超细晶粒钢重点分析.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超细晶粒钢制备技术 1、名词解释: 超细晶粒钢(Ultrafine—Grained Steel,简称UFG钢,目标粒径约1um)作为21世纪的代表性先进高性能金属结构材料,其强化思路具有鲜明的特点,即通过晶粒的超细化同时实现强韧化,完全不同于传统的以合金元素添加及热处理为主要手法的强化思路。其优点在于:能同时实现强韧化;可尽量少用合金元素降低碳当量、改善焊接性,并利于循环利用以降低对环境的损害。 超细晶粒钢与同等强度的传统钢相比,其化学成分的主要特点是碳含量低,这有利于提高其焊接性,因此其强化手段不是通过增加碳含量和合金元素含量,而是通过晶粒细化、相变强化、析出强化等相结合的方法来达到提高强韧化的目的。晶粒细化(包括变形细化和相变细化)是唯一能够同时提高钢强度和韧性的方法。 超细晶粒钢与同等强度的传统钢相比,其化学成分的主要特点是碳含量低,这有利于提高其焊接性,因此其强化手段不是通过增加碳含量和合金元素含量,而是通过晶粒细化、相变强化、析出强化等相结合的方法来达到提高强韧化的目的。晶粒细化(包括变形细化和相变细化)是唯一能够同时提高钢强度和韧性的方法,因而成为超细晶粒钢最佳的强化机制。利用第二相粒子析出的沉淀强化是超细晶粒钢采用的另一种强化机制,高温时在奥氏体内形成的粒子虽然对控制晶粒长大有效,但不会造成强化,强化粒子是低温时在奥氏体或铁素体内形成的,位错与亚结构强化也是一种有效的强化方式。 分类: 传统钢中,晶粒尺寸在100μm以下就称为细晶粒钢,即传统细晶粒钢。随着冶金技术和生产工艺的不断进步,细晶的尺寸不断缩小,甚至达到了微米、亚微米。本文提到的超细晶粒钢不包括传统细晶钢。 按超细晶粒钢发展进程和其尺寸大小,可分为以下几类: TMCP钢 控轧后立即加速冷却所制造的钢,称为TMCP(Thermo-Mechanical Control Process)钢。利用TMCP工艺在实验室中,晶粒尺寸可达到几个微米,但在实际工业生产中,所得钢的晶粒尺寸小于50μm,最小可达10μm。这种钢满足了石油和天然气工业的需求,这种钢的高强高韧和低的碳当量为其提供了优良的焊接适应性。 新一代钢铁材料 综合低合金高强钢不断进步的成功经验,充分利用合金化作用和生产工艺技术进步相结合的优势,发展新一代钢铁材料产品并进行其基础理论研究。目前正处于研制阶段的新一代钢铁材料的主要特征:在充分考虑经济性的条件下,钢材具有高洁净度、超细晶粒、高均匀度的特征,强度比常用钢材提高一倍,钢材使用寿命增加一倍。高洁净度,指S、P、O、N、H元素的总含量小于80×10-6,这样不但可提高钢材原有的性能,有时还可赋予钢新的性能;超细组织,晶粒尺寸在0.1~10μm之间,细化晶粒是唯一能提高强度而不降低韧性甚至提高韧性的方法;高均匀度指的是成分、组织和性能很均匀,波动范围很小。在钢的化学成分—工艺—组织—性能的关系中,强调了组织的主导地位,即其超细微观组织表现出优异的综合性能。 3、超细钢制备的工艺特征及冶金机制: (1)超细晶粒钢制备工艺的特征:超细晶粒钢制备工艺研发的报道很多.如拉拔加工、HPT(High Pressure Torsion)、ECAP(Equal Channel Angular Pressing)、ARB (Accumulative Roll—Bonding)、MM (Mechanical Milling)等,其中低温大变形量轧制是易于工业化的新型加工热处理工艺,故在此主要将其与TMCP工艺进行对比。欲突破5um 的界限获得以1um为目标的超细钢,须挖掘TMCP的极限潜力。为此,新日铁钢铁研究所的簌原行人等指出下述2点是需要的:①有效提高相变与再结晶的驱动力,使形核密度飞跃性地增加;②彻底抑制成核后晶粒的长大。筱原行人、粟饭原等进一步将新型TMCP按加工温度细分为3种类型:I、Ⅱ、Ⅲ型,如表1所示。 ??? 表1 用大变形量加工热处理实现超细化方法的分类 加工温度 加工温度区间 细化对象组织 铁素体 奥氏体 γ区间 相变 再结晶 TMCP 再结晶 动态再结晶 I型 α+γ区间 Ⅱ型 逆相变 Ⅱ型 α区间 超强加工;MM,ARB,EACP 其中I型为在准稳定区域(略高于Ar3)的大变形量加工(通常TMCP的加工温度在8OO℃以上);Ⅱ型为在复相组织区的大变形量加工;Ⅲ型为大变形量加工后的逆相变(将原始组织为马氏体的材料在紧靠相变点以下的温度进行大变形量加工,利用加工发热诱发的自发性逆相变M—A获得超细奥氏体,并最终获得超细马氏体)。I型与Ⅱ型的加工温度虽有时相同,但热循环不同。I型是加热至奥氏体区再快冷至加工温度,在加热及冷却过程中均发生了相变

文档评论(0)

ddf55855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