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2年中考語文试题专题汇编古诗赏析
古诗赏析
秋风引
刘禹锡
何处秋风至?萧萧送雁群。
朝来入庭树,孤客最先闻。
6.此诗中,诗人流露出哪种情思?(2分)
A.送别之情 B.思归之心 C.喜悦之意 D.愤怒之思
7.“朝来入庭树,孤客最先闻”意境与下面哪一项相近?(2分)
A.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B.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C.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D.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6.B(2分)
7.A(2分)
田家
郑獬
田家汩汩流水浑①,一树高花明远村。
云意不知残照②好,却将微雨送黄昏。
【注释】①浑:这里是满的意思。②残照:夕阳。
15.前两句描绘了一幅流水汩汩、高花满树的景象,其中“ ”字尽现田园清朗的意境。(2分)
16.云本无知,诗人却怨云“不知”。这看似无理的抱怨,蕴含着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
15.(2分)明
16.(2分)蕴含着诗人对夕阳的喜爱(留恋、眷恋)之情。
(一)秋夜山居(4分)
唐·施肩吾
去雁声遥人语绝,谁家素机①织新雪。
秋山野客②醉醒时,百尺老松衔半月。
【注释】①素机:织布机。②野客:离乡在外的游客。
14.诗歌首句“ ▲ ”一词点明了时令属“秋”。(2分)
15.诗中“衔”字向来为人称道,请你说说它好在哪里。(2分)
14.(2分)去雁(仅答“雁”不给分)
15.(2分)示例:一个“衔”字把空中一轮明月被松梢遮掩的情形,描绘得活灵活现。(意对即可)
舟 行
〔明〕吴承恩
白鹭群翻隔浦①风,斜阳遥映树重重。
前村一片云将雨,闲倚船窗看挂龙②。
【注释】①浦:水边或河流入海的地方。
②挂龙:夏季由积云强烈发展而成的积雨云,顶部向上突起作峰状或塔状,
云底乌黑色,民间称为“挂龙”。
3. 首句中的“翻”字极富表现力,凸显了一幅怎样的画面?(2分)
4. 从“闲倚船窗看挂龙”中你看到怎样的诗人形象?(2分)
3.2分 “翻字写出了白鹭在水边迎风轻巧、敏捷地翻飞翱翔,描绘(凸显)了一幅充满生机的画面。
(评分说明:“白鹭”、“水边、“翻飞’’、“充满生机’’作为赋分点,缺一项扣1
分,扣完为止。) ‘
4.2分 诗人以闲适的心情,倚窗而立,欣赏大自然的美好和多变,心中充满对大自然的热爱。
(评分说明:“闲适的心情、“倚窗而立1分;情感1分。)
雨后池上
刘攽
一雨池塘水面平,淡磨明镜照檐楹。
东风忽起垂杨舞,更作荷心万点声。
【注】刘攽(bān),庆历六年进士,曾助司马光修((资治通鉴》。
7.诗的前两句运用了比喻修辞手法,有什么好处?(2分)
8.三四句描写了作者在雨后池上所见的具体景物有哪些?诗中所写景物勾勒的是哪个季
节的图画?(3分)
7 2 形象地写出了雨后后池水平静、明净(清澈)的状态(答山1点给1分)。
8 3 垂杨、荷叶,春季(答对1点给1分)。
(三)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第15、16题。(4分)
遥望
曾卓
当我年轻的时候
在生活的海洋中,偶尔抬头
遥望六十岁,像遥望
一个远在异国的港口
经历了狂风暴雨、惊涛骇浪
而今我到达了,有时回头
逢望我年轻时候,像遥望
迷失在烟雾的故乡
15.本诗题目为“遥望”,请你说说诗人遥望的具体内容。(2分)
16.诗中的“狂风暴雨、惊涛骇浪”象征着什么?诗人这样说,表达了他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
15、六十岁,年轻的时候(每点1分,共2分)
16、指的是人生路上的困难与挫折。表现了诗人对人生的艰辛感受和顽强奋斗精神。(每个问题1分,共2分)
23.欣赏下面一首古诗,回答问题(4分)
送灵澈上人
刘长卿
苍苍竹林寺,
杳杳钟声晚。
荷笠带夕阳,
青山独归远。
(选自《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七年级下)
(1)用自己的语言把这首诗前两句展现的画面描绘出来。
(2)这首诗中的“独”字写出了什么景象?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
23.(4分)(1)(2分)暮色苍茫中,青山深处,竹林寺掩映其中,袅袅钟声,从寺院飘出,
如千里跫音,若有若无。(2)(2分)“独”字写出了诗人伫立日送、友人独自远去的情景,表达了作者依依不舍之情,构成了一种闲淡的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