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物理試卷评估分析报告.doc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考物理試卷评估分析报告

PAGE PAGE 5 中考物理试卷分析 一、试题评价: (一)、试卷概况 1、考试内容和形式: 题量 总分 时间 (分钟) 内容分值 力 电 声 光 热 24 100 80 33 30 6 11 20 2、题型及难度 题 型 主、客观题分值比例 易中难题值比例 单选 多选 填空 作图 实验 计算 综合能力 题量 7 2 7 1 3 2 2 7:3 2:5:3 分值 21 6 21 7 19 13 13 注: “主、客观题的分值比例”一栏中的客观题仅指各试卷中的选择题分值。 3、总体印象 我省的中考试卷向全日制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靠拢进行命题,坚持面向全体学生,突出了课程的“知识与技能、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的要求,体现了对全体学生的科学素养的考查;试题注意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注意将物理知识及其研究方法与社会实践及其应用结合起来,体现了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课程理念;突出了物理学科的特点,加强了对学生实验能力的考查,有利于发挥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注意对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的考查,既考查了学生的综合科学素质,又体现了课堂教学提倡学习方式多样化的课程要求;试题加大了课程改革的力度,通过设置具有开放性、实践性的问题,突出了对学生学习方法和能力的考查,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可持续发展。 (二)、主要特点 1、面向全体学生,突出基本科学素质的考查。 初中物理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过程和方法等是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科学素质的前提和基础,试卷注意对物理学科主干知识和核心内容的考查。内容覆盖面较广,涵盖了声的发生和传播,噪声的防止、光的直线传播、光的反射、光的折射;浮力、压强、简单机械、功和功率、运动机械能、流体的阻力等;还有物态变化、热机;家庭电路、电功和电功率、欧姆定律、焦耳定律电磁现象等核心内容。基础题突出考查学生对基本概念和基本规律的理解与运用,避免了知识的简单再现和记忆,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对物理教学工作具有良好的导向作用。 2、强化了实验考查,凸显对科学探究能力的要求。 物理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为了强化实验教学,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各市普遍加大了对实验考查的力度,考查的范围从课内延伸到课外、从书内拓展到书外,题目的分布从专项题型扩大到所有题型,考查的内容从对实验原理的理解、实验过程的呈现过渡到学生的自主探究,注重考查学生对科学探究活动的分析和归纳,强调学生对探究过程的体验和感悟,突出了学生的自主发展,体现了对探究式学习方法的课程要求,体现了对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要求。 第20题了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的实验”的情景,题目从实验的原理、方法、对故障的分析处理等几个方面来考过程、考方法,能力要求较高。第24题探究影响流体阻力大小的因素,让考生在探究过程中懂得控制变量的科学研究方法,并且要学会将物理知识与生活实际相结合。 3、关注学科的教育功能,体现了积极的价值取向。 物理教育的科学性应体现为工具性和人文性的和谐统一,今年的试题更加注重物理教育的人文价值的开发,不少试题通过适当渗透与物理有关的能源、环保等重要社会问题和科学技术成果,构建了一个充分展示学生科学素养的舞台,让学生一方面了解物理学在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另一方面突出了人与自然的关系,加强了学生的环保意识和能源危机感,唤起了学生对社会的关注,增强了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价值观,体现了积极的价值取向。 第11题涉及了风能发电,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体现了地区的区域优势,体现了我国对开发新能源的取得成果,也体现了物理与社会的紧密联系。第23题是有关生活垃圾的处理,突出环保意识。在考查物理知识的同时将物理与社会生活紧密地联系起来,用实例教育学生,从根本上深化认识。 4.注重物理问题与学生生活实际的联系。 在2006年中考物理试卷中,注重物理问题与学生生活实际的联系的试题就有:第1、3、4、10、11、12、17、22、23题等。体现了“从生活走进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理念。 (三)、几点改进意见 2006年全省各市课改实验区的中考试题突出了对学生基本科学素质的考查,体现了新课程的基本要求,总体来说是良好的,但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1、图表过多,信息量过大,给学生完成题目增加困难。 如,全卷24题,其中有18题共42个图表,有图表的题目占全卷题目的75%。在短时间内要求学生阅读这么多的信息,困难不少。 2.计算题过多,计算量过大。 全卷共有7题涉及到计算,分值达29分,这是历年中考里分值比例最重的一次,它也与新课标的理念不相符。 3、少数探究性试题的取材不当,情境生硬,人为编造明显。 试题中探究性试题的题材绝大多数都较为贴近学生的生活,能够满足其好奇心,激发其探究的兴趣;可以培养学生的基本技能、

文档评论(0)

yxnz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