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p=585
文学教育还有没有办法补救
叶扬
上世纪80年代初,我在复旦外文系英文专业念本科的时候,有两位哈佛教授,曾来学校演讲。一位是比较文学系的哈里 ? 莱文,题目很吸引人,用了个“修辞性疑问句”:文学不是比较又是什么?他在演讲中旁征博引,循循善诱,对于我后来选择攻读比较文学,起了决定性的作用。另一位是英文系的美国文学专家丹尼尔 ? 艾伦,他介绍了美国文学研究的新动向,同样也是辩才无碍,引人入胜。
1983年春天,我开始在哈佛攻读研究生时,莱文和艾伦都已先后退休。哈佛东亚语言文化系有位退休的资深讲师方志彤,是我比较文学系的前辈学长。此人以《三国志》和陆机《文赋》的英译知名于西方汉学界,跟大诗人庞德也是好友。他自视甚高,平生于众多学人之中,只佩服两位:莱文和钱钟书,常说莱文是美国的钱,而钱就是中国的莱文。比较文学系一年之中有几次招待会,不知为什么,总是用的“雪利”酒,我以为在风味上最接近绍兴佳酿。我手里端着酒杯,跟莱文交谈过好几次,不过他右耳听力不好,听他说话时倒还不妨事,到了我答话时,必须要对着他的左耳大声嚷嚷,实在有些费力。
除了比较文学系所在的“博尔斯顿楼”之外,英文系(全称是英美文学及语言系)所在的“华伦楼”自然也是我常去的地方,后来海伦 ? 范德勒成了我的座师,在通过博士资格考试之后,她跟我的另一位座师宇文所安一起,指导我写论文,华伦楼去得就更为频繁了。不过我刚到哈佛的时候,谁也不认识,因为艾伦曾去复旦演讲过,就到英文系去自我介绍,约定跟他见面。艾伦那时刚退休,我到他的办公室去见他,他非常热情,后来我学习、以至生活中有了问题,常常向他请教。他虽然退休了,却忙于主编《美国文库》的工作,系里一直为他保留着办公室。他每天一大早就骑着自行车,从他地处康桥哈佛广场的寓所到华伦楼来“坐班”。他是我读研期间来往最多的师友之一。我的哈佛同窗、也是我的安徽大同乡赵一凡,是在美国文明史项目念的博士,艾伦是他的座师之一,对他也十分关照。
记得我有次去艾伦那里,问了他一个有关英国诗歌的问题,他招招手,把我带到他隔壁的办公室,给我引见另一位教授,就是大名鼎鼎、专治英国诗歌和文艺批评的沃尔特 ? 杰克逊 ? 贝特。不过那时贝特也已退休,身体好像也不太好,又不像艾伦退休后天天还去办公室,所以虽然见了面,后来还读了他好几部著作,却始终跟他不熟。1985年夏天,我跟一凡分别学完了指定的课程,获得了硕士学位,为了凑个热闹开开眼界,就一起参加了毕业典礼。当时哈佛庆祝毕业典礼的校报特刊上,发表了贝特的一篇文章,详细介绍了哈佛以英文系为主的文学教学的历史,我读后很喜欢,暑假的时候比较空闲,就随手把它译成了中文,放进了书桌的抽屉,后来完全忘了。
一晃二十五年过去,前些日子整理旧物时,居然又找到了这篇压在箱底的旧译,想到校园依旧,人事已非,而作者贝特去世,已经十有一载,未免有些感慨。重读此文,对于今天国内的文学教育,尤其是大学里的中文系和比较文学专业,倒有不少相关的联想,这就是此文的来历了。
有言在先,哈佛虽然声名显赫,但是其经验并非万灵仙丹,充其量,只具参考价值。林语堂的《有不为斋文集》里有一篇小品《哈佛味》,其中引用美国幽默作家罗杰斯的话,调侃哈佛的学生:“哈佛大学之教育并非四年,因为是四年在校,四年离校,共是八年;四年在校使他变成不讲理的人;离校之后,大约又须四年,使之又变成讲理的人,与未入大学时一样。”这里需要指出的是,历来把自己视作“哈佛人”的,主要是大学的本科生。哈佛的研究生来自五湖四海,往往并不自居其列。我向来把自己视作“复旦人”,对于哈佛,虽然前后待了六年半,却自觉还是校园里一个匆匆的过客,对她还是能有比较冷静的、客观的认识。
在我读研期间的80年代,哈佛的英文系,正像贝特的文中所调侃的那样,与当时理论重镇耶鲁相比,也许给人比较保守的感觉。座师范德勒向来注重传统的细读,后来成为哈佛历史上破天荒第一位女性的、也是当时英文系唯一的“大学讲座教授”。其他如从事古英语及中古英语研究的阿尔弗雷德、擅长文艺复兴时代英国文学及弥尔顿研究的列瓦尔斯基、专治美国诗歌发展史的柏金斯等人,在方法上都比较崇尚文本的细读或是历史文化背景的研究。
不过,到了我快要离开的80年代末叶,这个情况在英文系已经有所改变,从两性关系和通俗文化角度研究莎士比亚的玛乔丽 ? 伽柏开始崭露头角。跟宇文所安先后被哈佛从耶鲁挖角过来的芭芭拉 ? 约翰逊,原来在罗曼语文系执教,后来学校答应了她自己提出的要求,调入英文系。她是耶鲁理论家保尔 ? 德 ? 曼的弟子,也是首创解构理论的法国学者德里达的英译者,当时才三十来岁。我记忆中永恒的哈佛风景镜头之一,就是金发披肩、有电影明星长相的约翰逊,牵着她那条大狗,姗姗地在校园的绿荫中走过。
风水轮流转,二十年过去,今天哈佛的英文系,已经取代耶鲁成为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2025呼和浩特粮油收储有限公司招聘18名工作人员笔试备考题库及答案解析.docx VIP
- 一种含电极的智能指环、灌胶治具及其封装工艺.pdf VIP
- The Wonderful Wizard of Oz-绿野仙踪(带动画) 课件.pdf VIP
- 2025至2030中国老年照护行业市场发展分析及竞争格局与投资发展报告.docx
- 2010年考研英语真题及解析.pdf VIP
- 浙江省强基联盟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10月联考生物试卷.docx VIP
- 第一章 应急管理导论-2.ppt VIP
- 大连理工工程力学课件0.pdf VIP
- 大行距造林中杨树营养面积与大行距经济效益的研究.docx VIP
- 2025学宪法讲宪法知识竞赛题库及参考答案.ppt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