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闲置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圣伊维尔教堂.docVIP

  1. 1、本文档共1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圣伊维尔教堂.doc

圣伊维尔教堂   哈尔滨与上海、广州、北京不一样,在上世纪之初至五十年代,是一座有许多教堂的城市,被称为教堂城市。这是因为修建中东铁路,俄罗斯人在这里留下的。当然现在教堂少了许多,在“文革”前或“文革”后被拆除了,圣尼古拉教堂消失了。那个时候哈尔滨的天际线很美,在霞光满天的早晨,耸立在高冈之上的圣尼古拉教堂钟声响了,于是全城众多教堂也此起彼伏发出撼动天空的悠远的钟声。   圣索菲亚教堂是幸运的,它在文革中残存下来。在上世纪九十年代,这座城市的人们将围裹它的四周建筑物拆掉,它终见天日展露其雄伟、壮丽的身姿。圣索菲亚教堂是远东地区最大的教堂,与君士坦丁堡的那座同名教堂一样,享誉全世界。   曾经的哈尔滨的象征――圣尼古拉教堂不存在了,圣索菲亚教堂成为这座城市的标志。站在它的面前,你就到了哈尔滨。   在这座城市里,有一座与圣索菲亚教堂齐名并称“姊妹花”的教堂,这就是圣依维尔教堂,早在上世纪之初就出现在这里的地平线上了。如今它在哪里呢?许多人并不清楚,或者在“文革”中被拆掉了吧?其实它并没有消失,还存在着,但已经不被人们所注意乃至遗忘了。现在人们争睹圣索菲亚教堂风采的时候,而圣伊维尔教堂现仍然隐藏在住宅楼、破棚厦和垃圾包围之中,残破衰败不堪,难觅往日的倩影。   以拍摄哈尔滨建筑而著称的老摄影家韩昭宽,在五十年代曾经拍摄老哈尔滨火车站的照片。在这张老照片上,老火车站后左面的那座有多个葱头顶的建筑,就是圣依维尔教堂。画面上远空低云萦绕,可以看见五个葱头,错落有致,优美和谐,顶部挺拔昂扬,直冲云天,气势磅礴。右边是它的“姊妹”圣索菲亚教堂,有着独立大葱头。它看上去比索菲亚教堂气派。这是一座肃穆雄伟的艺术建筑。   但是在今天,圣依维尔教堂与圣索菲亚教堂命运不同,处于周围居民楼群的包围之中,破败不堪,苟延残喘,不见天日。它似乎是位风烛残年的老人,尽管如此,饱经风霜的它还在倔强地挺立着,向天空伸着无形的葱头般的拳头,诉说它的故事。   圣依维尔教堂,也许还有着它的故事,甚至是它的秘密,也未可知。人们应该知道,它是这座城市的历史!   圣伊维尔教堂修建,得到沙皇皇后   费奥多罗芙娜的庇护   圣伊维尔教堂,也称圣母伊维尔教堂、依维隆圣母教堂,圣伊维尔卡亚教堂,位于哈尔滨道里区军官街(今工厂胡同)深处。当年是沙皇俄国外阿穆尔军区的一座军用教堂。它以其独特的建筑艺术魅力,所包含的丰富的历史内容,对于今天的人们以及以后的时代,都有着珍贵的历史价值,它记载着整个逝去的岁月,是沙俄镇压哈尔滨义和团运动的重要历史见证,也是日俄战争的重要历史见证,是一部极为难得的教科书。   圣伊维尔教堂是由驻哈尔滨俄国外阿穆尔军区官兵共同捐资修建,是为纪念在义和团运动和日俄战争中阵亡的俄军官兵亡灵祈祷专用之所。沙俄阵亡官兵的骨灰曾安放在教堂地下室,教堂墙壁上刻有阵亡者的名单。在教堂的墙外,埋葬着阵亡将军的灵柩,立有一圈十字架。   圣伊维尔教堂建于1907年5月27日,主持工程者是一个叫德尼索夫的俄国人,这位设计师在哈埠颇有名气,他曾经设计中东铁路俱乐部。1908年12月3日,俄国东正教符拉迪沃斯托克教区大主教叶甫谢维来哈,为伊维尔教堂祝圣。   圣伊维尔教堂在哈尔滨道里区工厂胡同7-4号。教堂呈希腊十字式格局,风格为雅罗斯拉夫式球型尖塔建筑,有三个祭坛、五个圆屋顶。教堂外观巍峨挺拔,面积为五百五十五点八平方米。南北宽二十二米,东西长二十六米,高二十七米,西侧为主入口,南北方向各有一个入口。正面上方有大型鼓座,鼓座上有一大四小五个葱头顶,四个小葱头顶以大的为中心,分布在十字形端点。主入口对面是圣坛,主入口上方有钟楼,伸出屋面,有一方台,方台上仍有鼓座,二层花瓣装饰,鼓座上又有一个葱头。教堂上的葱头式大小穹窿主次分明、错落有致、优美和谐。   教堂内部宽敞明亮、金碧辉煌,照明灯有多种颜色和造型。设主次三个祭坛。内圣所按德尼索夫技师的图案,由守备队中雕刻师施工,圣像在俄国切尔尼哥夫市制成。其他圣像在守备队副队长米哈依劳夫大尉及画家吉敏指导下,由四十名士兵画制;维也尔斯卡亚圣母像由主教乌拉得依米尔奉献;中央祭坛大圣像为画家尼西里也夫画的基督复活图。第二个祭坛墙壁挂着圣塞拉夫衣图及圣尼古拉画像。   1927年,在主教季米特里和基辅音乐学院自由艺术家芭拉诺娃波波娃的倡导下,在圣伊维尔教堂创办了哈尔滨音乐训练班,开设了钢琴、小提琴和声乐班,培养了一大批音乐人才。   当时伊维尔教堂还附设一个称为“六翼天使”的食堂和“亚斯立”公共护养儿童会。该会于1913年1月成立,有资料称设立在经纬街,这是不准确的。会长为别和司特鲁作夫。以日间护养贫苦儿童为目的。设管理员一人,教员二人,保姆四人。每天送往护养的儿童六十到一百二十人,春季与夏天还要多些。经费靠会员会

文档评论(0)

ganpeid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