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闲置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大学之光,未来之光.docVIP

  1.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大学之光,未来之光.doc

大学之光,未来之光   上帝说要有光,于是就有了光。   在蒙昧的原始年代,光也许是一堆火。有了这堆火,人类始祖尝到了熟食的美味,体会到了温暖。身体温暖了,在语言、思维方式上也柔软起来,文明自此而生。   在漫长的封建年代里,礼仪是光。这成为统治一个王朝、维护一个王朝的巨大根基。“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封建伦理禁锢着一切妄想活跃起来的思想,当这样的统治根基不稳、倒塌之时,周公、孔子无不痛心彻骨,呼吁重建这一切。不可改变的秦法以其巨大的威力征服了战国七雄,礼仪仁信智被踩在脚下,一个强大的版图形成,更需要一个更强大的思想来凝聚人心。   董仲舒博士来了。公元前140年,他在长安设太学院,是我国最早的一座高等院校。在这位儒学大师眼里,设置太学的重要意义在于养士育才和推广教化,即“渐民以仁,摩民以义,节民以礼”从而达到“教化行而习俗美”的理想境界。二者本是相辅相成的,贤才的典范作用促进习俗的改善,而教化的推广又为贤才的培养提供了广泛的社会基础。关于太学的管理,他主张“兴太学,置明师,以养天下之士,数考问以尽其材,则英俊宜可得矣。”董仲舒提出的这些主张在汉代太学中被充分采纳,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也得此牢固的确立。   大学之精神在明明德,在止于至善。后来出现的各种先贤所创办的书院或是讲习传道过程中,培养、启发了许多贤能之士,他们以自己的才能与际遇,在儒家理想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几个阶梯上尽力作为,是推动社会前进的不可忽视的重要力量。然而曾几何时,封建的专制制度压住了这教育之光。大学教育成为加官晋爵的砝码,学而优则仕堕落成为饱读圣贤之书却只读死书看不到真理之光,成为制度和政治的附庸。大学也需要光!   斗转星移,两千多年的时光转逝而过。西安,承载着凝重的历史,这里有过世界之都的辉煌,也曾饿殍遍地,民不聊生;文明之果曾经东渡,也曾南下,文明遭到毁坏时,它也不曾逃离。如今的西安是幸运的,历史的额外眷顾和独特的地理位置使得大学文化成为这座城市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当我试着要给这道风景线找一个历史的、文化的领头雁时,毫不犹豫地选择西安交通大学。   西安交通大学在西安扎根六十年了。她于1956年从上海迁至西安,其前身是上海南洋公学。在她举家迁入西安之时,西安已建成西北大学、西北工业大学、陕西师范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等知名大学,每一所大学也都有自己独特的历史文化。为何后来者居上?   这要从其前身南洋公学不同于西安诸所高校的办学理念开始说起。当时的旧中国刚刚大败于中日甲午海战,满目疮痍,民族灾难与危机迅速加重,而教育上延续了一千多年的科举制度仍然苟延残喘,戕害进步思想。新学萌芽零零散散又极端柔弱,难成气候。中国人没有任何现代教育,外国教会学校却乘虚而入,直接威胁到中国的教育主权和文化品质。创新学、兴民族、续文明已经刻不容缓。1896年,清朝洋务派官僚盛宣怀奏请清政府在上海创立南洋公学,以“自强储才”为宗旨,开中国近代教育之端。   在设立之初,南洋学院就设立了特班以及铁路班、政治班、商务班以应继续,为设立高水准的大学创造条件。在学校的课程中学生不但要求读中国传统教育的四书五经,还设立了译书院、东文学堂以引进西方文化典籍。在“自尊、勤奋、简朴”的学风和“爱国救民”的文化精神的指引下,培养出了众多驰名中外的革命家、政治家和社会活动家。在唐文治校长独特的“以德为先,科学尚实”办学理念下,南洋公学开始大胆使用美国哈佛、麻省理工的英文原版教材。可以看出,交大前身在创立之初就担负起“敢为天下先”的社会责任,因而今天的交大将敢以勤奋争第一。因为“欲成学问,当为第一等学问;欲成事业,当为第一等事业;欲成人才,当为第一等人才”(唐文治校长语)。在交大110多年的风雨中,交大培养出200多位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院士,曾研制或承担任务的第一台发电机、无线电台、内燃机、中文打字机以及国产第一艘万吨轮船、第一枚运载火箭。神舟飞船正是这以勤奋争第一之精神的体现。   由此可见,大学胜于精神。昔日敢以交通大学命名,是时代需要用交通实体如铁路、公路、桥梁等为工具,让中华民族走向现代化。今日之交通大学的发展定位则是“扎根西部,服务国家,世界一流”,顺应着时代的发展,又与六十年前交大西迁的精神内核完全吻合。新一代的交大人从老一辈的交大人那里继承了舍小家、为大家的家国责任,也继承了他们舍我其谁、谁与争锋永争第一的精神。而在当代,要把人心凝聚起来,靠什么?靠的是睿智的自我定位与合理的发展愿景。现在的交大将学校发展愿景定位为:实现“大师名流荟萃,莘莘学子向往,栋梁之材辈出,国际影响显著。”这既是百年交大几代人的美好梦想,也是交大教师、学生的共同的价值追求,是交大人团结奋斗的最大公约数,这样的发展愿景在他们的共同努力下一定会实现!   今年是交大建校120周年暨西迁6

文档评论(0)

ganpeid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