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宋加洛 泰国瓷器磁州风.doc
宋加洛 泰国瓷器磁州风
泰国,一个文化色彩独特而浓郁的国度,出自那里的充满泰国风韵的各类工艺美术品总会吸引世界各地游人的驻足。但是,在看过古老的泰国素可泰王朝时期烧制的宋加洛瓷器后,你却一定会诧异于一种熟悉的味道,而这似曾相识的感觉其实源自中国。
凡论及磁州窑的影响,总会联想到泰国的宋加洛瓷器。笔者曾三次造访泰国,参观访问了泰国国家博物馆、曼谷大学东南亚陶瓷博物馆、宋加洛博物馆和清迈博物馆,并实地考察了卡隆(Kalong)、汕甘烹(Sankempaeng)以及宋加洛(Sangkhalok)附近的西萨查那莱(Si Satchanalai)和素可泰(Sukhothai)等古窑址。通过研究窑址资料和博物馆藏品,结合历史文献资料和考古成果,初步形成了对宋加洛瓷器造型、装饰技法以及其对磁州窑风格继承和发展等方面的认识。
初识宋加洛
关于宋加洛窑的概念,以往的认识比较模糊,似有通称泰国出产中国风格的古陶瓷之意。但经过实地考察后,笔者发现无论从地域还是历史渊源来看,这种认识都不免粗略。
有确切记载的泰国历史始于素可泰王朝(1238年至1350年),公元13世纪以后,由于柬埔寨吴哥王国的衰落以及中国大理地方政权的内部纷争,泰国地区诸邦得以割地称雄。这样,泰国北部便出现了3个以泰族为主体的国家――兰那王国(又名八百媳妇国,地望在今清迈Chiangmai――笔者注)、帕耀王国(地望在今帕耀Phayao,1338年被兰那王国吞并――笔者注)和素可泰王国(中国史书所称的“暹国”,地望在今素可泰Sukhothai――笔者注)。
据谭其骧先生《中国历史地图》标示:南宋绍兴十二年(1142年)中泰基本接壤,南宋嘉定元年(1208年)兰那在中国的版图内,“反映十二世纪中叶至十三世纪时的情况”的大理图页上显示兰那和清莱均在中国版图内,元至顺元年(1330年)清莱、清迈均在中国版图内,直至明宣德八年(1433年)泰国疆域向北扩展,北方地区依然有小部分在明朝疆域内。
据上所述,笔者倾向于将泰国主要的宋加洛附近和清迈附近的古代窑址群区别认识。由于宋加洛附近的素可泰与西萨查那莱窑业产品的时代基本相同、面貌接近、地缘相连,以笔者拙见,将其通称为宋加洛窑,既是约定俗成的也是比较切合实际的。
天赐好窑场
宋加洛位于泰国中部地区,是素可泰府下辖的行政区之一,在YOM河岸边上,地势西北高东南低,西部是山脉森林。宋加洛南偏东方向距曼谷约400公里,西北距泰国第二大城市、同是窑业中心区的清迈约190公里,地处泰国素可泰王朝的都城素可泰和副都西萨查莱之间,西北距西萨查那莱约37公里,南偏西距素可泰约30公里。
宋加洛位于第四纪形成的高阶梯平原和低台地,土地由长期海水冲刷的淤泥以及山上冲积的粘土组成,最后形成了肥沃的土地,这里的人们主要从事农业(大米和其他农作物)、果木和林业种植,而河流、山林等自然条件也构成了陶瓷烧造的基础。
“13世纪前期取代凋敝的高棉王朝,以泰国中部之素可泰为中心,出现了泰族最初的国家――素可泰王朝。这个政治变动在陶瓷领域也带来了重大变革。素可泰的首都Sukhothai与副都Si Satchanalai周边各自出现古窑址群,持续进行活泼的生产活动。Sukhothai窑除了一般的盘、大碗之外,也生产神兽类造型的建筑装饰。由于胎质粗糙,因此有施釉前以白土做化妆土的特征,并用铁绘以粗放的笔触绘制鱼、花草纹等图案(即磁州窑风格的白釉黑彩器物)。另一方面,Si Satchanalai地区中,古都(即副都)北侧有两个主要窑场,南侧(边)的Pa Yan窑主要制作建筑装饰用的神兽像与装饰物,而北侧(边)的Ko Noi窑生产的是盘、大碗、瓶、壶、盒子、水注等日用陶瓷器。釉药则用绿色釉或青瓷釉、白浊釉、褐釉,胎土和Sukhothai窑相比下较为致密,不施化妆土就直接烧造(但笔者在考察中发现了使用化妆土的情况)。铁釉制品(即磁州窑风格的白釉黑彩器物)多施鱼纹、花草纹,白浊釉褐彩(即笔者后文提及的线刻填彩)制品则以刻花、线刻、表现卷草纹为多。而当地生产青瓷(龙泉窑风格)这点也相当重要,许多作品都施加巧妙的刻花技法,于器表上装饰卷草纹、莲瓣纹。此地是生产泰国最高品质陶瓷制品的窑。”
(尾崎直人:泰国陶瓷概要,谢明良主编:《海上丝路―看见东南亚 古陶瓷?陶瓷村?现代陶艺Ⅱ》页31-32,台北县立莺歌陶瓷博物馆,民98.10)
西萨查那莱
西萨查那莱窑址群即Ko Noi窑和Pa Yan窑,均在西萨查那莱古城的北面,主要分布在自北向南流向的YOM河西岸。
Ko Noi窑
窑址位于西萨查那莱历史公园内,参考坐标:北纬17°2833,东经99°4519,高程76米。窑址保护较好,可见大量的窑具散落在窑炉周边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