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开《世界上古古史》教案.doc

  1. 1、本文档共4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南开《世界上古古史》教案

南开大学精品课程《世界上古中古史》 电子教案的复制格式 课程简介 教学大纲 电子教案 参考文献 思 考 题 网络课件 示范录像 哈全安 教授 陈志强 教授 马世力 教授 视频授课 师资队伍 哈全安 陈志强 马世力 王以欣 叶 民 申报材料 申 报 书 自评报告 分项依据 申报附件 第① ② ③ ④ ⑤ ⑥ ⑦ ⑧ ⑨ ⑩章 《世界上古中古史》教案 相关要求: 一、 保证出勤。 二、 预习为先,课前思考。 三、 教科书的参考性和非权威性。人的作品无疑存在局限和缺陷,不可尽信,应博采众家之长,兼容并蓄,经过独立思考而形成独到见解,避免简单照搬他人的结论。 四、 教学互动。课堂不应是一潭死水,亦不应是一言堂。学生要积极动脑和思考问题,教师则注意启发和引导学生的思路。不善于动脑思考和提出问题的学生不是合格的学生,回避和害怕学生提问的教师不是称职的教师。学生应当在学术方面向教师发难,对于授课内容提出质疑或反对意见。难倒教师的学生是优秀的学生,可以考虑在期末成绩中适当加分。 五、 本学期结束之前,每人完成论文习作一篇,题目自选,字数约3—5千,要求格式规范,有自己的看法、相应的史料支持和论证过程。不求完美,只求培养科研能力和训练写作能力。 六、 学习目的——大学四年,学分和文凭只是形式,应注意内在方面,包括能力、水平和人格素养的全面提高,方可成为有益于社会的人。 七、 授课原则——避免重复教科书和罗列史实,遵循从个别到一般和从具体到抽象的原则,强调形而下与形而上的有机结合,启发学生对于历史现象进行深层次的思考。 第一章 世界历史引论 (返回) 问题: 什么是历史? 什么是历史学? 历史学是不是科学? 一、历史:往事。 二、历史学:往事的追溯。 认识过程的哲学原则——两种认识及其相互关系: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形而下层面的认识与形而上层面的认识。 上述哲学原则的历史学运用——貌似零乱的历史现象即史料与史实,属形而下层面的感性认识。内在的联系与客观的规律,属形而上层面的理性认识。 换言之,遵循从个别到一般和从具体到抽象的思路,在对于史料和史实加以分析归纳和演绎推理的基础上,实现认识的升华。史料的考证和史实的罗列只是形而下和感性层面的初步认识。 举例:吉萨的金字塔与底比斯的神庙构成古代埃及历史的缩影——从古王国时期法老的统治到新王国时期僧侣势力的膨胀。 紫禁城构成中国封建社会历史的缩影——皇帝至高无上的地位以及统治者与民众之间的隔绝状态。 传统民居的四合院——贵贱尊卑的社会现象与封闭倾向。 “911”飞机与纽约世贸大厦撞击的画面——矛盾的对抗与文明的冲突。 三、世界历史的宏观框架和演进趋势: 1、石器——青铜器——铁器。 2、攫取性经济——生产性经济;传统农业——现代工业;个体小生产——社会化大生产。 3、原始公有制——私有制——社会主义公有制。 4、自然经济——商品经济。 5、分散的历史和相对孤立的文明——全球化的进程。 6、游牧群体与定居社会的冲突——发达地区与现代化边缘世界的对抗。 7、野蛮时代——文明时代,传统社会——现代化的进程。 8、原始社会——奴隶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社会主义社会。 一言以蔽之,所谓的世界历史,其实质是人类走向解放的漫长道路,即人类告别野蛮时代走向文明继而摆脱传统社会的依附状态走向自由的过程。生产的进步和财富的积累亦或从贫困走向富庶,构成历史演进的深层次背景。 余言: 历史学作为社会科学的分支,旨在从特定的角度探讨和揭示人类社会的运轨迹迹。学习历史和研究历史的目的,在于认识社会和服务社会。 第二章 原始社会:人类历史的开端 (返回) 第一节 人类的起源: 一、人类关于自身起源的认识过程:从神话宗教到科学探讨 1、 神话宗教的解释: 女娲氏和普罗米修斯的传说——泥土造人。 犹太教、基督教和伊斯兰教的神学——上帝造人。 唯心主义、物质的非永恒性和无中生有的原则;区别于现代克隆技术的唯物主义、物质的永恒性和从有到有的原则。两者不可同日而语。 2、 科学探讨: 思想的解放与近代

文档评论(0)

pab547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