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9清明节的由来概要
29 清明节的由来 自由朗读课文,边读边思考: ①清明节是怎样来的?②清明节是纪念谁的?纪念什么? 晋国公子重耳流亡原因? 1、饥饿难耐的重耳狼吞虎咽地吃完了,问: 形容吃东西又猛又急。 狼吞虎咽: 你这样待我,日后我怎样报答你呢? 割肉奉君尽丹心,但愿主公常清明。 品一品,体会带点字表达的感情。 我不求报答,但愿主公不要忘记我割肉的痛苦,多想些治国安邦的办法,做一位贤明的国君。 割肉奉君尽丹心,但愿主公常清明。 解释:割下我自己的肉是对君王的一片忠心,只希望君王日后执政要永远清正廉明,体现介子推一心为他人着想的好品质。 鞭策: 介子推的愿望实现了吗?你是从哪看出来的? 想一想,晋文公勤政清明,把国家治理得井井有条与介子推有什么联系?对百姓有什么影响?说说百姓后来为什么自发地过清明节。 (表达百姓希望有一个政治有法度、有条理,百姓安居乐业社会) 晋国公(重耳)是一位怎样的国君? 介子推是一位怎样的人? (重耳是一位知恩图报,勤政清明的国君) (介子推是一位不居功劳,不图富贵的人) 点明清明节是传统节日(1) 1.割肉煮汤,激励主公。 交代传说由来: ( 2 - 8 ) 3.纪念恩人,定清明节。 感人肺腑 催人泪下 习俗一:荡秋千 这是我国古代清明节习俗。秋千,意即揪着皮绳而迁移。它的历史很古老最早叫千秋,后为了避忌讳,改为秋千。古时的秋千多用树桠枝为架,再栓上彩带做成。后来逐步发展为用两根绳索加上踏板的秋千。打秋千不仅可以增进健康,而且可以培养勇敢精神,至今为人们特别是儿童所喜爱。 习俗二:蹴鞠(cù jū) 鞠是一种皮球,球皮用皮革做成,球内用毛塞紧。蹴鞠,就是用足去踢球。这是古代清明节时人们喜爱的一种游戏。相传是黄帝发明的 习俗三:春游 踏青 又叫春游。古时叫探春、寻春等。三月清明,春回大地,自然界到处呈现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正是郊游的大好时光。我国民间长期保持着清明踏青的习惯。 学习链接 关于清明的由来还有这样的说法:我们的祖先根据地球气候变化的规律,把一年分为二十四节气。清明是二十四节气中的一个,一般在每年的四月四日、五日或六日。这时候,天气已经渐渐转暖,楊柳返青,百草抽芽,空气清新,万物都显得格外洁净鲜明,所以叫清明。 想一想,填一填。 * 会认字: 臣 邦 昏 拼 音 君 熄 袖 葬 坟 鞭 策 会写字: 昏 臣 族 拼 音 偷 狼 割 咽 治 君 派 邦 荒 坟 熄 晋文公 重耳 感人肺腑:形容使人们内心深深感动。 句子:读了那篇感人肺腑的故事,我陷入了沉思之中。 每年的4月5日前后,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清明节。关于这个节日的由来,还有一个感人肺腑的传说呢。 晋国发生内乱,晋国公子重耳流亡到了国外。 因灾害或政治原因而逼迫离开家乡或祖国。 战争年代,很多仁人志士的抱负得不到施展,只能流亡在外。 流亡: 句子: “这是哪儿来的肉?” “你这样待我,日后我怎样报答你呢?” “我不求报答,但愿主公不要忘记我割肉的痛苦,多想些治国安邦的办法,做一位贤明的国君。” 3、介子推语重心长地说: 2、当重耳得知实情感动地流下眼泪说: 饲养员给动物园里的老虎喂食,老虎猛吃,真是狼吞虎咽。 句子: 句子: 治国安邦: 治理国家使国家安定。 党中央把解决好十几亿人口吃饭问题作为治国安邦的头等大事 。 (带点字词突出了介子推割肉的动机和希望,以及不居功劳不图富贵的精神。) 本课比喻督促。 座右铭: 本课指激励警戒自己的格言。 许多成功人士的事迹鞭策着我们努力学习。 他 把 韩愈 的 一 幅 诗 联 作为 座右铭 。 句子: 句子: 晋文公一直把介子推的血书带在身边,作为鞭策自己执政的座右铭。 2.拒绝做官,死于树下。 重 阳 节 中 秋 节 (农历)五月初五 端 午 节 扫墓 四月五日前后 清 明 节 元 宵 节 (农历)正月初一 春 节 习 俗 时 间 传统节日 贴春联,放鞭炮 (农历)正月十五 吃汤圆 赛龙舟 (农历)八月十五 赏月,吃月饼 (农历)九月九日 登高 *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