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八年级物理声音复习课江苏科技版
初二物理声音复习课江苏科技版
【本讲教育信息】
一. 教学内容:
声音复习课
二、教学重点、难点:
1. 了解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2. 声音的三个特性及影响因素;
3. 掌握超声波、次声波的特点及应用
4. 噪声的危害与控制
三、主要知识点分析
1. 声音的产生:
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振动停止了声音也就消失了。
2. 声音的传播
A. 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1)声音可以在固体、液体、气体中传播。
(2)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钟罩实验)
B. 声音的速度:声音每秒传播的距离。声音在15℃空气中的速度是340m/s,在水中的速度约为1500m/s,在钢铁中的速度约为5200m/s,我们可以近似地认为固体中的速度比液体中的速度大,而液体中的速度比气体中的大。
C. 声音的传播形式是以声波的形式向四周传播的。(声波是一种疏密相间的波)。
D. 声波具有能量:这种能量我们称之为声能。
3. 声音的特性:
A. 响度:人耳所能感觉到的声音的大小,与声源振动的幅度有关,声源振动的幅度越大,响度越大,还与距声源的远近、传声的介质、声音是否集中等有关。
B. 音调:声音的高低,与声源振动的频率有关,声源振动的频率越高,声音的音调就越高。频率的单位是Hz,1Hz表示声源每秒振动1次,20Hz表示声源每秒振动20次。
C. 音色(品):声音的特征,是由声音的波形决定的。
这三个特征可以看成由振动的不同因素所决定,
4. 乐音和噪声
A. (1)振动有规律、有音调者为音,即有韵有律为音,无规律、无音调者为声,即无韵无律称为声。因此,从物理的角度来看,声源有规律振动产生的叫乐音,而声源无规律振动产生的叫噪声。
(2)从人的感受来看,人们喜欢听的声音叫乐音,而不喜欢听的声音叫噪声。
(3)从环保的角度来看,对人们造成身心伤害的声音叫做噪声,对人们健康有益的声音叫乐音。具体地说,如果响度足够大,会对人们造成伤害的声音即是噪声。因此,我们必需关注响度的大小,教材上给出了一些声源的响度值及这样的响度对人会造成的伤害。
B. 噪声的控制 噪声污染是当今世界的五大污染之一,即大气污染、水污染、固体废物污染(包括白色污染)、噪声污染、电磁污染(包括辐射和微波)
(1)控制声源(改变、减少、停止声源的振动)
(2)阻断传播(隔声、吸声、消声)
(3)在人耳处减弱。
5. 超声波和次声波
A. 人耳的听觉范围:20Hz~20000Hz
B. 超声波:(1)定义:频率高于20000Hz的声音。
(2)特点:方向性好、在水中传播距离远、易于获得较为集中的声能。
(3)应用:声呐、B超、测速、测距、清洗、焊接
C. 次声波:(1)定义:频率低于20Hz的声音。
(2)特点:传播得远、易绕过障碍物、无孔不入
(3)危害:一定强度的次声波,对人会造成严重的危害,使人产生恐惧、恶心、神经错乱等症状,甚至五脏破裂;强度大的次声波还会对机器设备、建筑物等造成破坏。
(4)应用:预报台风、地震的依据;监测核爆炸。
【典型例题】
例1. 如图所示,敲击右边的音叉,左边完全相同的音叉也会发音,并且把泡沫塑料球弹起,这个实验说明了_________。如果在月亮上做这个实验,我们将看到小球_______,我们_________(能|不能)听到右边音叉发声音。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分析: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有声音肯定有物体在振动;传播声音需要介质。从实验现象可知,右边的音叉被敲响,右边音叉叉股的振动引起了左边音叉叉股的振动,即空气能传声,所以左边的音叉也会发声,因此泡沫小球被弹起。而在月亮上做这个实验时,由于月亮上没有空气,故不会传播声音,故不会引起右边的音叉的振动,小球不会被弹起,我们也听不到声音。
答案:空气中能传播声音(声音具有能量) 不会被弹起 不能
月球上没有空气,不能传播声音。
说明:本题考查的是声音的产生和传播。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如果物体在振动则就会产生声音,但是,如果没有传播声音的介质则我们就不能听到声音。
例2. 在一只玻璃杯中先后放入不同量的水,用细棒轻轻敲击,会听到不同的频率的声音,与此类似,当医生给病人检查腹腔内是否有积水时,常常会用手轻轻敲击患者的腹部,细细听其发出的声音,此为“叩诊”,医生判断患者的腹腔内是否有积水的主要根据是( )
A. 声音的音调 B. 声音是否悦耳动听 C. 声音的快慢 D. 声音的音色
分析:声音的三个要素是指声音的响度、音调、音色。瓶子(保温瓶、杯子等)中装水时,敲打或者吹,改变的是声音的音调,不过敲打时,振动的部分是瓶子和水,水越多振动部分越多,则音调越低,而吹时,振动的部分是水上方的空气,水越多空气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琵琶行》1.doc
- 《琵琶行》2.doc
- 《琵琶行》6.doc
- 《电势差》示范教案.doc
- 《电容器和电容》同步测试.doc
- 《电势差》学案.doc
- 《电源和电流》同步测试.doc
- 《电源和电流》学案.doc
- 《电荷及其守恒定律》示范教案.doc
- 《电源和电流》示范教案.doc
- Unit1 Letters in our life(同步练) 教科版2025英语三年级上册.docx
- Unit2 English and Chinese(同步练) 教科版2025英语三年级上册.docx
- Unit 8 It's Time to Exercise! (单元测试)教科版2025英语三年级上册.docx
- Unit 7 Be a Good Listener(单元测试)教科版2025英语三年级上册.docx
- Unit 8 It’s time to exercise (基础知识过关练) (同步练)教科版2025英语三年级上册.docx
- Unit 5—Unit 6阶段提优卷(单元测试)2025教科版英语三年级上册.docx
- Unit 6 I can draw (基础知识过关练) (同步练)教科版2025英语三年级上册.docx
- Unit 6 I Can Draw(单元测试)教科版2025英语三年级上册.docx
- Unit 7 Be a good listener (基础知识过关练) (同步练)教科版2025英语三年级上册.docx
- 校长培训总结心得(例文14篇).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