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2014中国古代文学史(一)简答题汇总.docVIP

2006-2014中国古代文学史(一)简答题汇总.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06-2014中国古代文学史(一)简答题汇总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40.简述司马相如《长门赋》的艺术特点 答:《长门赋》的艺术水平很高。首先,它把陈皇后的遭际与自己的悲凉,巧妙融合在一起,抓住两者最相似又最典型感人的身世境遇,共抒悲郁孤愤之情。其次,抒情手法纯熟。先以简短语句总抒困境和感受,继之以情景交融的婉曲抒发。写宫室、庭院、幄帷、玩好之华丽、精美、富赡,正反衬出人的困顿孤凄;写钟声宏巨单调,猿吟啸而鹤悲鸣,又加深了悲凉感。而“忽寝寐而梦想兮,魄若君之在傍。惕悟觉而无见兮,魂连送若有亡”,把人的神情恍惚、希望又绝望的内心感受,在梦、觉变幻中挖掘极深众鸡鸣而愁予兮,起视月之精光。……望中庭之蔼蔼兮,若季秋之降霜”,这有情之景的描写,融以梦、觉之恍惚凄苦,深刻抒发了“夜曼曼其若岁兮,怀郁郁其不可再更”的无以复加的痛愤。《长门賦》在情景交融的情感抒发方面,艺术表现已相当圆熟。 简述《古诗十九首》的主要情感内涵 答:离情别绪、人生的失意和无常之感,是《古诗十九首》基本的情思内涵。《古诗十九首》所表达的情感,是人生共有的体验和感受。因而能够超越时空的界限,无时无处不引起人们普遍的共鸣。 《古诗十九首》的离情别绪,表现为思乡和怀人。长久漂泊他乡,又无所成就,游子的思乡深情令他们寝寐难安。 《古诗十九首》还从思妇的角度,抒发她们的闺思和愁怨,展示她们婉曲复杂的心态。这些作品,可能大多并非真正出于思妇之手,而是游子文士琢磨思妇的心态创作的。 《古诗十九首》另一个重要主题,是表现游子士人对生存状态的感受及其人生的某些观念。 《古诗十九首》的作者们并不是玩物丧志。 简述《木兰诗》的艺术特点 答:木兰的形象,既反映了北方女性的刚健特点,又是中国劳动妇女善良勤劳淳朴勇敢的象征,至今仍然有积极的影响。《木兰诗》是北朝民歌中的奇葩。它篇幅较长却又繁简得当,语言浅畅明快,顶真修辞运用巧妙,比喻恰切生动,铺排有致,且善于用对话表现人物性格,风格刚健清新,在艺术上取得了极大成功,与《西洲曲》一起被视为南北朝诗歌中的双璧。 简述岑参边塞诗好奇的特点 答:岑参也是个热衷于进取功名的诗人,有着强烈的入世精神。在以写边塞题材著称的盛唐诗人里,作品充分体现了岑参长于写感觉印象的艺术才能和好奇的个性,他将西北荒漠的奇异风光与风物人情,用慷慨豪迈的语调和奇特的艺术手法,生动地表现出来,别具一种奇伟壮丽之美。 雪夜风吼、飞沙走石,这些边疆大漠中令人望而生畏的恶劣气候环境,在诗人印象中却成了衬托英雄气概的壮观景色,是一种值得欣赏的奇伟美景。除意奇语奇之外,全诗句句用韵,三句一转,节奏急促,声调激越,也体现出一种音乐的奇美。 在立功边塞的慷慨豪情的支配下,诗人印象中的军旅生活、边塞风物、异域风情,全都变得神奇瑰丽起来。诗人对此热情地加以歌颂,突破了以往征戍诗写边地苦寒和士卒劳苦的传统格局,极大地丰富、拓宽了边塞诗的描写题材和内容范围。《天山雪歌送萧治归京》极写雪景奇寒,末尾突现青松之枝,虽绝域送别而有奇俊激越之情,不仅意奇、语奇,还兼有调奇之美 五、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4分,共28分) 44.举例说明《左传》的辞令艺术 答:春秋时期战乱频仍,诸侯国之间纵横捭阖的外交活动也十分频繁,理富文美的外交辞令就成为《左传》最耀眼的部分之一。 展喜不是义正词严地批评齐孝公的入侵,而是引经据典,说明齐、鲁两国自建国起,就有互不侵害的盟约。齐先帝桓公还坚守盟约,所以鲁国不相信齐孝公会侵犯自己。这番话,礼节倶备,绵里藏针,令齐孝公无言以对,未曾交战先输一招,他只好撤兵。他如僖公四年《齐伐楚盟于召陵》中楚使者与管仲的对话、屈完对齐桓公问,僖公三十年《烛之武退秦师》中烛之武说秦穆公,成公三年《知窑对楚王问》,成公十三年《吕相绝秦》的绝秦书等,都是理由充足,言辞婉转伶倒的辞令。 试以具体作品为例,论述杜甫诗歌的写实手法 答:杜诗的诗史性质,决定了写实的写作手法。以时事入诗,直面社会现实,确实是杜诗很突出的特点。杜甫继承了《诗经》、《离骚》重兴寄的爱国忧民精神,又发展了两汉乐府民歌“写时事”的优良传统,创立了“即事名篇,无复依傍”的新乐府。 杜甫的乐府古体诗,除了效法汉魏古乐府取题的用意以“行”诗写时事外,还能自立新题,独创格调。 此诗作于杜甫困居长安期间,讽刺唐玄宗穷兵黩武而不顾百姓死活,不用《从军行》—类的乐府旧题,而是自创新题直接针砭时弊。在写法上,开头蓽写送别惨状,是纪事;自“行人但云”以下为征夫的诉苦,为纪言,采用客观的纪实描写手法,叙述者完全站在同情人民疾苦的立场上。 杜诗的写实,既叙事件经过,又用力于细部描写。这些细部描写,或人或物或心情,精心刻画,从细微处见出真实,展开画面,把人引入某种氛围、某种境界。《北征》叙从凤翔行在往郝州省家的一路所见,他写的都是不起眼的平常细事,但正是这些

文档评论(0)

didala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