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六章 中国古代的哲学流派与 一、中国哲学的历史 二、儒家学说 三、道家学说 四、法家学说 一、中国哲学的历史: 先秦子学:儒家、道家、墨家、名家、法家 两汉经学: 今文经学、古文经学、谶纬 魏晋玄学:贵无论、崇有论、独化论 隋唐佛学:天台宗、华严宗、唯识宗、禅宗 宋明理学:理学、气学、心学 清代朴学 .11中国哲学史的历史 谢无量《中国哲学史》 胡适《中国哲学史大纲》 冯友兰《中国哲学史》 张岱年《中国哲学大纲》 任继愈《中国哲学史》 1. 谢无量(1884--1964),曾任孙中山秘书。 《中国哲学史》 第一部中国人写的《中国哲学史》 Have A Break! 2. 胡适(1891.12.17—1962.2.24), 《中国哲学史大纲》 第一部用现代方法写的《中国哲学史》 蔡元培认为胡书有四个特点: 证明的方法 扼要的手段 平等的眼光 系统的研究 3.冯友兰(1895-1990)《中国哲学史》 第一部用现代方法写的完整的《中国哲学史》 窃查此书,取材谨严,持论精确,允宜列入清华丛书,以贡献于学界。 ——陈寅恪 4. 张岱年(1909-2004)《中国哲学大纲》 第一部以问题为主题的《中国哲学史》 5. 任继愈《中国哲学史》 建国后第一部用马克思主义分析的中国哲学史 二、儒家学说 1、先秦的儒家学说 2、汉代新儒学 3、宋明理学 1、先秦的儒家学说 (1)孔子及其学说 “天命观” “获罪于天,无所祷也” “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小人不知天命而不畏也。” “仁”的思想 1.克己复礼为仁 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颜渊曰:“请问其目。”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颜渊》) 孔子在这里首先说明仁的基本性质和内容,这就是约束自己的行为使其符合于礼的规范,一旦能做到这一点,天下的人都会公认他做到了仁。其次说明仁的一个特点,这就是求仁完全是自觉的,是由自己决定的,并不依靠他人。最后进一步说明求仁的具体条目,也就是仁的另一个特点,这就是要达到仁必须在视、听、言、动各方面全面地符合礼,这也就是说,仁是一种全面的道德行为。 2.孝、悌 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学而》) 子曰: “君子笃于亲,则民兴于仁。”(《泰伯》) 孔子所说的仁,不是外在的、强制性的,而是有其心理基础的,这个基础就是孝。 3.为仁之方 子曰:“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述而》) 子曰:“有能一日用其力于仁矣乎?我未见力不足者。”(《里仁》) 子曰:“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雍也》) 为仁之方包括两个方面:从积极方面说,自己有某种要求需要满足,也要推想他人也有这种要求需要满足,这也就是所谓“忠”。如果再从消极方面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颜渊》),即我不愿他人如何对待我,我也就不要这样对待他人,这就是所谓“恕”。忠恕的综合是为仁之方,也是仁的本身,所以曾参说:“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 “礼”的思想 “礼”源于原始宗教祭祀,含有“敬”的意思。 “礼”,即“周礼”。所谓“周礼”,就是西周统治者制定的一整套经济、政治制度和道德规范、礼节仪式等。其中心内容就是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等级制、分封制和世袭制。这套制度,在孔子看来是最完美的。 “郁郁乎文哉,吾从周”(《八佾》)。 要掌握周礼的思想实质 “礼云,礼云,玉帛云乎哉?”(《阳货》) 孔子对周礼的补充和发展表现在强调道德教化。 “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为政》) 周礼的世袭宗法等级制度完全是“亲亲”的,孔子主张在维持周礼亲亲的原则下,在一定程度内实行“贤贤”作为补充。 孔子为了复兴周礼,对周礼的再一个补充和发展就是提出“仁”作为礼的内容。 “人而不仁如礼何”(《八佾》) 四.中庸 1.中与庸 子曰:“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久矣。(《雍也》) 2.过与不及 子贡问:“师与商也孰贤?”子曰:“师也过,商也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中国各地小吃及做法概要.ppt
- 中国各种纪念币目录概要.doc
- 中国工商银行个人购房借款担保合同概要.doc
- 中国工商银行金融支持湖北城镇化建设措施研究(前两章)概要.doc
- 中国工商银行账户原油业务知识问答概要.doc
- 中国工商银行招聘考试全新试题概要.doc
- 中国公告采购平台六库数据介绍概要.ppt
- 知识的产生式系统表示方法概要.ppt
- 知识的力量概要.ppt
- 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测试概要.doc
- Global_Decentralized_Payment_and_Clearing_Network_Construction_Plantruction_Plantruction_Plan参考资料说明.pdf
- Belt and Road Supply Chain Finance Blockchain Solution参考资料说明.pdf
- 附件6、征求意见稿_四甲基氢氧化铵五水合物.pdf
- 附件4.征求意见稿-基于干法工艺锂离子电池用铝塑复合膜.pdf
- 易错06 特殊四边形的性质与判定(七大易错分析+举一反三+易错题通关)(原卷版).pdf
- 易错06 特殊四边形的性质与判定(七大易错分析+举一反三+易错题通关)(解析版).pdf
- 竞选生活委员发言稿(合集15篇).doc
- 社区重阳节讲话稿.doc
- 订婚父母讲话稿.doc
- 纪律委员竞选的演讲稿(范文15篇).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