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OSN3500技术说明
目 录
1 网络应用 1-1
2 功 能 2-1
2.1 容量 2-2
2.1.1 交叉容量 2-2
2.1.2 槽位接入容量 2-2
2.1.3 业务接入容量 2-4
2.2 接口 2-5
2.2.1 业务接口 2-5
2.2.2 管理和辅助接口 2-6
2.3 内置WDM技术 2-7
2.4 遥泵放大器系统 2-8
2.5 扩展子架 2-8
2.6 单板REG功能 2-10
2.7 保护 2-11
2.7.1 设备级保护 2-11
2.7.2 网络级保护 2-12
2.8 TCM 2-12
2.9 E13功能 2-12
2.10 网络管理信息互通 2-13
3 设备硬件 3-1
3.1 机柜 3-2
3.2 子架结构 3-3
3.2.1 槽位分布 3-4
3.3 单板 3-6
3.3.1 单板类型 3-6
3.3.2 单板与槽位的对应关系 3-8
3.3.3 SDH业务处理板 3-16
3.3.4 PDH业务处理板 3-17
3.3.5 DDN业务处理板 3-18
3.3.6 数据业务处理板 3-18
3.3.7 交叉、控制与通信、辅助接口等单板 3-21
4 软件结构 4-1
4.1 概述 4-2
4.2 智能软件 4-2
4.3 主机软件 4-3
4.4 单板软件 4-4
4.5 网管系统 4-4
5 数据特性 5-1
5.1 以太网特性 5-2
5.1.1 功能 5-2
5.1.2 应用 5-7
5.1.3 保护 5-11
5.2 RPR特性 5-14
5.2.1 功能 5-14
5.2.2 应用 5-18
5.2.3 保护 5-20
5.3 ATM特性 5-24
5.3.1 功能 5-24
5.3.2 应用 5-26
5.3.3 保护 5-28
5.4 SAN特性 5-29
5.5 DDN特性 5-30
5.5.1 功能 5-30
5.5.2 应用 5-31
6 智能特性 6-1
6.1 拓扑自动发现 6-2
6.1.1 控制链路自动发现 6-2
6.1.2 TE链路自动发现 6-2
6.2 端到端业务配置 6-3
6.3 Mesh组网保护和恢复 6-4
6.4 智能时钟跟踪 6-5
6.4.1 基准时钟源 6-5
6.4.2 接口模式 6-6
6.4.3 中继源 6-6
6.5 差异化服务 6-6
6.5.1 钻石级业务 6-8
6.5.2 金级业务 6-11
6.5.3 银级业务 6-12
6.5.4 铜级业务 6-14
6.5.5 铁级业务 6-14
6.5.6 隧道业务 6-15
6.6 业务关联 6-16
6.6.1 优化功能 6-17
6.6.2 网络流量均衡 6-17
6.7 风险共享SRLG 6-18
6.8 ASON与LCAS融合 6-18
6.8.1 LCAS 6-18
6.8.2 智能电路组 6-19
6.9 业务转换 6-19
6.9.1 传统业务与智能业务之间相互转换 6-19
6.9.2 智能业务之间相互转换 6-20
6.10 全网业务返回到原始路由 6-20
6.11 协议加密 6-20
7 保护 7-1
7.1 设备级保护 7-2
7.1.1 单板的TPS保护 7-2
7.1.2 交叉、时钟功能单元的1+1热备份 7-3
7.1.3 系统控制与通信单元1+1热备份 7-3
7.1.4 N1EMS4板1+1保护 7-4
7.1.5 N1EGS4板1+1保护 7-4
7.1.6 ATM单板的1+1保护 7-5
7.1.7 电源单元1+1热备份 7-5
7.1.8 波长转换单元的保护 7-6
7.1.9 智能风扇 7-6
7.2 网络级保护 7-7
7.2.1 基本组网形式 7-7
7.2.2 线性复用段保护 7-8
7.2.3 复用段保护环 7-9
7.2.4 SDH子网连接保护 7-10
7.2.5 共享光纤虚拟路径保护 7-15
7.2.6 复用段共享光路保护 7-15
7.2.7 环网间互通业务的保护 7-16
8 时钟 8-1
8.1 时钟源 8-2
8.1.1 外部时钟源 8-2
8.1.2 线路时钟源 8-2
8.1.3 支路时钟源 8-2
8.1.4 内部时钟源 8-2
8.2 时钟工作模式 8-3
8.2.1 锁定模式 8-3
8.2.2 保持模式 8-3
8.2.3 自由振荡模式 8-3
8.3 时钟输出 8-3
8.4 时钟保护 8-4
8.4.1 不启用SSM的时钟配置 8-4
8.4.2 启用标准SSM的时钟配置 8-4
8.4.3 启用 扩展SSM的时钟配置 8-5
9 运行、维护与管理 9-1
9.1 设备的运行和维护 9-2
9.2 设备管理 9-2
10 技术指标 10-1
10.1 接口类型 10-2
10.2 光接口性能 10-2
10.2.1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