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恢复性生长案例分析.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4 施肥水平 2.5 种植方法 马铃薯播种前,选用甲霜灵.锰锌(喷洒500倍甲霜灵.锰锌)喷洒马铃薯表面,进行种薯消毒处理,待药剂晾干后再进行播种。马铃薯播种采用沟播,沟深15~18 cm,开沟后将消过毒的马铃薯块茎放入沟内,然后依次将有机肥、化肥施入到沟内(离马铃薯5~10 cm),最后盖土。 玉米:采用育苗移栽,首先育苗,将土,草碳,有机肥和蛭石按2:2:1:2均匀混合制成育苗基质,将基质均匀至于育苗盘内,再将玉米包衣种子播入,播种深度2~3cm,期间浇水。玉米移栽采用沟播,沟深15~18 cm,开沟后将育好的苗放入沟内,然后依次将有机肥、化肥施入到沟内(离玉米苗5~10 cm),最后盖土。 2.6 观察记载 (6)、土壤含水量:间作处理每个小区随机选择具有代表性的6个点,玉米行下取3点,马铃薯行下取3点,单作处理3个点,用英国制造DELTD-TDEVICES-HH1水分测定仪每15天测定一次测定0~7.6cm和0-20cm两个土层土壤含水量。 (7)、空气温度、空气湿度及光照强度:随机于玉米和马铃薯行下选择具有用代表性的点,用HOBBO测定空气温度、空气湿度及光照强度,持续观测3~5天。 (8)、光能利用指标(Li-6400XT便携式光合测定仪):每小区及玉米马铃薯不同的边行选择具有代表性的叶片测定3株。每株选择3个叶片(玉米拔节期测定第6片展开叶,以后测定穗位叶),用Li-6400XT便携式光合测定仪分别对上、中、下三个部位的叶片的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光合有效辐射、蒸腾速率、环境CO2浓度、玉米和马铃薯的光强曲线进行测定, 各作物按生长前、中、后期测定3次。 (8)收获测产 马铃薯:每个小区的每个边行随机选取8株代表性植株,挂牌,将茎叶及薯块分别称重后带回实验室,用于烘干,计算鲜干重比、地上地下生物产量比;另外每个边行及小区各取12株混合称重,地上地下部分分开,计算各边行及小区理论鲜重产量和小区理论产量,结合鲜干重比,可得到各小区理论干物质产量;剩余植株以小区为单位混收称重。 玉米:每个小区及边行随机选取6株代表性植株,挂牌,将茎叶和玉米穗称重后带回实验室,用于烘干,计算鲜干重比;另外每个边行及小区各取12株混合称重,茎秆和穗分开称重,计算各边行及小区理论鲜重产量和小区理论产量,结合鲜干重比,可得到各小区理论干物质产量;剩余植株以小区为单位,将茎干和穗分开混收称重,测定边行及小区实际产量。 (9)室内测产 将田间获取5个玉米样本和8个马铃薯样本烘干,烘箱温度80度,持续哄72小时。玉米:烘干后使用天平分别对玉米穗干重、茎叶干重、 籽粒干重进行称量,使用软尺及钢卷尺测量玉米穗穗粗、穗长、秃顶长。马铃薯:使用天平分别称量马铃薯茎叶干重和薯块干重。 3、结果与分析 3.1 生育指标 4、结论与讨论 本试验结果表明:玉米马铃薯间套作,玉米具有恢复性生长的特点。 Company Logo LOGO * 指导教师:安曈昕 副教授 平地玉米马铃薯间作玉米恢复性生的长观察和研究 班级:2011级农学(专升本) 学生:龚杰 王凌志 学号:2011610252 时间:2014年12月10日 1、目的与意义 2、材料与方法 3、结果与分析 4、结论与讨论 致 谢 汇报提纲 1、目的与意义 目的:进行马铃薯玉米间套作实验,实现达到马铃薯和玉米产量增加的目的 意义:马铃薯、玉米均是经济粮食作物,提高其产量,增加其经济效益,有益于改善农户经济收入现状,实现增收的目的。 2、材料与方法 2.1 试验地概况 试验地位于云南省昆明市北郊云南农业大学教学试验农场果树认知中心,试验地共有9个小区,小区面积3m×15m(45m2)。 2.2 供试品种 玉米(Zea mays L):云瑞-88 马铃薯(Solanum tuberosum L):会-2 2.3 试验设计 试验设3个处理,3次重复,随机区组设计,共9个小区: A: 玉米马铃薯4:4间作 B:马铃薯单作 C: 玉米单作 表1:小区作物种植规格表 处理 作物 密度 (株/亩) 行距(cm) 株距 (cm) 小区行数 (行) 每行株数 (株) 总株数 (株) 幅宽 (m) 宽行 窄行 4:4间作 玉米 3669 220 50 20 11 15 165 3.7 马铃薯 2201 250 40 35 11 9 99 单作 玉米 3669 75 25 14 12 165 1.5 马铃薯 3601 55 35 18 9 162 1.1 注:试验小区内植株种植严格按照小区种植规格表进行。 玉米:4:4间作和单作玉米保持密度不变。间作玉米密度为36

文档评论(0)

ccx55855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