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某煤业有限公司矿井矿井兼并重组整合项目初步设计.doc

 山西某煤业有限公司矿井矿井兼并重组整合项目初步设计.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山西某煤业有限公司矿井矿井兼并重组整合项目初步设计

前 言 根据山西省煤矿企业兼并重组整合工作领导组办公室文件“XX重组办发[2009]20号”《关于XX市XX市城区、XX县煤矿企业兼并重组整合方案的批复》,同意山西XX无烟煤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兼并重组山西XXXXXX煤业有限公司、山西XXXX煤业有限公司和山西XXXX煤业有限公司(已关闭)整合为山西XX集团XX煤业有限公司。兼并重组整合前原山西XXXXXX煤业有限公司是由原XX市城区XX五门联办煤矿改制而成,位于矿区中部,始建于1983年,于1984年投产,批准井田面积1.1164km2,批准开采煤层为3号煤层,生产能力为9万t/a;原山西XXXX煤业有限公司井田面积0.3321Km2, 批准开采3号煤层,于1983年建井,1985年投产,生产能力9万t/a,现已关闭;原山西XXXX煤业有限公司井田面积0.9734Km2,批准开采3号煤层,于1984年建井,1985年投产,生产能力9万t/a。 2009年11月19日,山西省国土资源厅为该公司颁发了新的采矿许可证,证号XX,批准该公司开采3#—15#煤层,井田面积为7.4176km2,开采深度标高775m~640m,生产规模60万t/a。 为尽快使矿井投入正常生产,产生经济效益,保证矿井持续健康发展,解决当地劳动就业问题,依据省煤炭工业厅【2010】1596号文对矿井兼并重组整合地质报告的批复,井田内的3号煤层达到勘探程度,并按省煤炭厅XX办基发【2009】83号文的精神,应矿方委托,我院编制《山西XX集团XX煤业有限公司矿井兼并重组整合项目初步设计》。 一、编制设计的依据 1、《山西XX集团XX煤业有限公司矿井矿井兼并重组整合项目初步设计》的设计委托书。 2、山西省国土资源厅2009年11月颁发的采矿许可证(证号:XX)。 3、山西省煤矿企业兼并重组整合工作领导组办公室XX重组办发【2009】20号“关于XX市城区、XX县煤矿企业兼并重组整合方案的批复”。 4、XX市煤田地质勘探队编制的《山西XX集团XX煤业有限公司兼并重组整合矿井地质报告》。 5、山西省煤炭工程项目咨询评审中心XX咨评地字【2010】613号“关于《山西XX集团XX煤业有限公司兼并重组整合矿井地质报告》的评审意见书》。 6、山西省煤炭工业厅XX规发【2010】1596号“关于山西XX集团XX煤业有限公司兼并重组整合矿井地质报告的批复”。 7、山西省工商行政管理局(晋)名称变核内【2009】001280号的企业名称变更核准通知书。 8、。 9、830.77元。 五、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1、通过地质报告分析确定井田地质构造简单,但是在3号煤层建设开采过程中,应加强矿井地质工作,注意探测隐伏的地质构造,确保安全。 2、在建设生产过程中,应及时补充3号煤层瓦斯资料,以指导矿井建设生产。同时要加强煤层瓦斯监测及通风管理工作,以防瓦斯灾害。 3、井田内3号煤层开采年代已久,井下废弃巷道、采(古)空区、小窑破坏区有不同程度的积水,需加强探放水工作。 4、井田3号、9号和15号煤层均存在奥灰岩溶水带压开采区,生产中应加强对隐伏构造的探测,并研究构造的导水性。 5、及时掌握井下开采时遇到的地质构造,应借助各种技术力量查明井田内构造情况,以保证生产的顺利进行; 6、井田南部原XX煤业公司9号、15号煤层控制程度较低,建议下一步生产过程进行补充勘探,提高勘查控制程度。 7、本报告煤层资源量估算标高为775m~570m,与采矿证标高775m~640m,有所差异。 8、矿井地质报告提供的矿井3号煤层涌水量预测,采用原山西XXXXXX煤业有限公司相关数据作为参照。要求矿方加强水文地质工作,收集整理分析矿井水文资料,预测矿井涌水量数据,以指导矿井建设生产。 在3号煤层建设开采过程中,应贯彻执行“预测预报、有掘必探、有采必探、先探后掘、先治后采”的探放水方针。 9、矿井建设开采3号煤层中,由于断层的存在,应加强对顶板的管理。 10、矿方应尽快与供电部门矿井兼并重组整合后的供电。 11、 第一章 井田概况及地质特征 第一节 井田概况 一、交通位置 山西XX集团XX煤业有限公司位于XX市西北5km的XX村附近。距XX集团约20km。行政区划隶属XXXX乡管辖。其地理位置为: 东经:112°45'29〞—112°47'14〞 北纬:35°29'57〞—35°32'41〞 井田距XX市环路西约2km, 有简易公路与之相连,距太焦线XX北站10km,距晋焦高速公路约20km,XX市环城高速公路从井田东部经过。井田与周边村镇及工矿企业均有乡村公路相通,交通较为便利。 详见图1-1-1。 二、地形、地貌及河流 1、地形地貌 井田地处太行山脉南段,沁水盆地的南缘,地貌上属侵蚀山地,地形起伏不大,以低山丘陵为主。区内沟谷发育,黄土大面

文档评论(0)

xch562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