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08-2009福建省三次大型考试分析
2008-2009福建省三次大型考试 一质检 二个文本:小说、传记 《画家和职业经理人》和《家有“胡同” ——忆陈垣先生》 依据《考试说明》 注意导向性 注意文本阅读的指向 预测性 效果良好 《画家和职业经理人》 12.下列对小说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两项是 ( ) ( ) (5分) A.十年浩劫中,安佑之因为画画而被迫离开妻子并永远地失去了她,为了避免儿子重蹈他的覆辙.他不惜采用各种手段来阻止安生学画。 B.“你的父亲说,不能让你得奖”一句话让读者明白:为了打消儿子学画的念头,父亲要儿子获奖却又利用自己的影响不让他获奖。 C.事业有成的儿子在得知当年的真相后,为了报复父亲,毅然放弃了自己的职位,重新拿起画笔,继续圆上儿时的梦想。 D.小说在故事情节的发展中安排了大量的对话、心理等描写,成功地塑造了父亲、安生这两个悲剧性的人物形象,深刻地体现了批判性的主题。 E.从作品中可以看出,对父亲的批判并不完全是作者本意,实际上作者对父亲也有同情的一面,十年浩劫父亲是个受害者,对儿子学画的于涉也是出于父爱。 13.安生的父亲对美术老师说:“你以为你有资格调教我的儿子吗?”这里的“资格”指的是什么?(4分) 14.作者极力渲染安生的绘画天赋和对绘画的热爱有什么作用?请结合作品进行探究。(6分) 《家有“胡同” ——忆陈垣先生》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两项是( )( )(5分) A.本文由“胡同”在家里说起,再引出回忆的对象.开篇出人意料,激发下读者的阅读兴趣,又为下文的叙评做了很好的铺垫。 B.文章第二段对陈垣的简要介绍,说明了陈垣学术生涯的漫长以及在图书馆管理方面的丰富经历,在全文起到总领作用。 C.文中引用李希泌的话介绍了陈垣家中的“胡同”的具体设置,说明了陈垣家中藏书的丰富以及他能很好地管理与使用。 D.文章用较大篇幅引用赵光贤的话,内容上突出了陈垣的博学与治学的严谨,形式上体现了回忆录这种文体对真实性的要求。 E.本文在详细叙写“胡同”、简要评价人物的基础上,点明文章的主旨——拥有大量的藏书对于学术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 13.文中说“这是一种先由外而内,再由内而外的抵达”,应该如何实现这一“抵达”?请谈谈你的理解。(4分) 答: 14.文章标题为“家有‘胡同”’,但后两段并未提及“胡同”。请对后两段的作用进行探究。{6分) 二质检 继续按照《考试说明》命题 注意导向性,试题更趋成熟 注意文本阅读的指向 散文和传记 《壮悔堂前独徘徊》和《一代报人张季鸾》(节选) 壮悔堂前独徘徊 12.下列对作品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A.侯方域将书斋改名为“壮悔堂”,既表达了他对香君之死的愧疚之情,又显示了明末清初一代文人“出乡应试”复杂的心路历程。 B.第二段花了不少笔墨写侯方域和李香君的泥塑像,既是对他们忠贞不渝爱情的赞美,也是为了衬托侯方域卑微的人格。 C.作者认为,一个生活在社会底层的弱女子李香君在大是大非面前能保持民族气节,“愧煞须眉男子”,不能不令人心生敬佩之情。 D.本文以怀古为切入点,谈古论今,纵横开阖,内蕴丰富,且句式灵活多变,语言典雅流畅,文章气韵生动,可读性强。 E.本文两次涉及孔尚任的《桃花扇》,把历史人物和文学形象叠合在一起,拓展了文章的内容,突出了思古感怀的主旨,使文章更加真实可信。 13.仔细品味第一段画线句“素面朝天的千年古城,像一幅褪了色的画卷,演绎着哀婉凄美的爱情故事,见证了那远逝的风雨飘摇的时代”,指出这一句话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并简析其表达效果。(4分) 14.本文记游,却有大量的议论,请结合文本探究作者的创作意图。(6分) 一代报人张季鸾(节选) 12.下列对作品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A.留学日本期间,张季鸾利用业余时间主编《夏声》杂志,可以说这为他的报人生涯奠定了基础。 B.作为一代报人,张季鸾在中国首开拍发新闻专电的先例,体现了他对时事的关注和对新闻的敏感。 C.作者运用了引用、对比等手法,通过人物对比来突出张季鸾的不凡,表达了对张季鸾的崇敬。 D.文章写张季鸾的两度从政、两番入狱,突出了办报环境的恶劣,意在揭露当时政治与社会的黑暗。 E.本文叙议结合,作者通过丰富的史实展现了张季鸾的曲折人生,在此基础上对张季鸾作出了自己的评价。 13.文章写了沈卫、胡政之等人,对叙写张季鸾起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4分)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07-2009年高考英语试题单项选择题分类汇编.doc
- 2007-2009高三英语高考试题--(北京卷)分析及复习策略.doc
- 2007.2008山东聊城普通高中招生统一考试中考地理试题(含答案).doc
- 2007—2008学年重庆市铜梁县七年级历史上期末试题.doc
- 2007—2008学年度山东省聊城市郑家镇中学七年级语文下学期期末模拟试卷.doc
- 2007年上海市初中毕业统一学业考试度试题及答案.doc
- 2007年中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名著阅读.doc
- 2007年中考沈阳市初中数学毕业生学业考试试题及答案.doc
- 2007年云南省中考数学试卷及答案.doc
- 2007年乐山市高中阶段教育学校招生考试及答案.doc
- 2008-2009高一化学下学期期末综合训练人教版必修2.doc
- 200812九年级科学答题卷.doc
- 2008~2009学年广东省中加柏仁学校八年级数学下期末考试卷.doc
- 2008_2009学年江苏省盐城市明达初级中学中学七年级生物下册期末复习题.doc
- 200812九年级科学试题卷.doc
- 2008_2009 学年度安徽省巢湖市庐江县七年级数学第二学期期末考试试题.doc
- 2008~2009学年广东省石门中学(狮山校区)度高二化学第二学期期中考试试题.doc
- 2008~2009年七年级历史第二学期期末素质测评.doc
- 2008~2009学年度北京市平谷区九年级物理第二学期第一次统一练习试卷.doc
- 2008~2009年广东省汕头市金平区九校七年级数学第一学期联考试题.doc
最近下载
- 部队个人防护器材优质教案.doc VIP
- 2025年基于石油企业的价格管理新模式.pdf VIP
- 新教科版(2025版)六年级上册科学全册教案+单元测试卷 .pdf VIP
- 2024-2025新人教版初中数学七年级上册(全册)优秀ppt课件.pptx VIP
- 2025年陕西省综合评标评审专家库考试在线题库及答案.docx VIP
- 《T/CSPSTC 78-2021顶管法管道工程技术规程》.pdf
- 2025年甘肃省公路交通建设集团康略高速公路收费运营人员招聘71人笔试备考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 VIP
- 第一单元(核心素养目标教案)-统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docx VIP
- 中考作文指导:中考作文审题课件.pptx
- 2023新能源风电生产指标体系.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