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中砷的植物修复研究进展.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水中砷的植物修复研究进展.doc

水中砷的植物修复研究进展   摘要:砷是自然界普遍存在的一种元素,因其具有毒性和“三致”效应已成为环境优先污染物之一。在查阅国内外大量文献资料的基础上,系统地阐述了水中砷的存在形式、毒性以及植物修复的概念、主要类型及其应用。从砷的超富集植物、水生植物和其他植物3个方面总结了不同植物对水体中砷的修复效率、影响因素及存在的缺陷。最后提出了水体中砷植物修复的主要研究方向,包括具有砷累积效应的水生植物的筛选、水中其他离子与植物生长和植物修复的相互作用以及与其他修复技术结合使用、砷超富集植物后处置与资源化利用等。   关键词:砷;植物修复;超富集植物;水生植物   中图分类号:X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39-8114(2013)18-4308-05   砷是自然界普遍存在的一种元素,在地壳中的丰富度列第20位、人体中含量第12位的元素,具有致癌、致畸和致突变作用[1]。如果人类长时间暴露在含砷的环境中,会诱发肝癌、皮肤癌等,还会导致胎儿畸形。自然过程和人为活动如石油加工、采矿和冶炼、燃煤发电以及木材防腐剂、动物饲料添加剂、杀虫剂、除草剂、半导体等的使用和含砷废水的排放均可导致水体或土壤中的砷富集[2,3],中国近年来屡次有砷污染和砷中毒事件的发生。砷中毒也是一个世界性环境问题,在亚洲的印度、孟加拉国、越南、泰国,南美的阿根挺、智利、巴西、墨西哥、乌拉圭,欧洲的德国、希腊、西班牙、英国,以及北美的加拿大和美国均有砷中毒案例报道[4-9]。中国的原生高砷地下水砷污染影响范围广、砷暴露人群多。受其影响的主要省区包括内蒙古、山西、新疆、宁夏、吉林、安徽、青海等地[10,11]。   为此,国内外学者就如何去除水体中的砷进行了大量研究。目前处理工业废水和饮用水中砷的方法有活性炭、活性铝吸附法,混凝、沉淀法,离子交换法,生物法等。这些方法虽然都可将水中的砷降至标准以下,但是往往费用高、操作复杂,同时还会产生二次污染。植物修复技术是土壤和水环境重金属污染修复的新兴技术之一,以其环境友好、不产生二次污染的特点受到了广大学者的青睐。本文将从水中砷的存在形态及毒性、植物修复技术的类型与修复机理、水中砷的植物修复效果及影响因素等方面进行阐述,并提出今后研究的方向。   1 砷在水中的存在形态及毒性   砷属于类金属,以-3、0、+3、+5价存在。天然水中的砷可以H3AsO3、H2AsO3-、H3AsO4、H2AsO4-、HAsO42-、AsO43-等形态存在,在适中的Eh值和pH呈中性的水中,砷主要以H3AsO3为主,但在中性或弱酸性富氧水体环境中则以H2AsO4-、HAsO42-为主。一般情况下,地表水中主要以As(Ⅴ)存在,而厌氧环境的地下水中As(Ⅲ)占优[12]。此外,还以一甲基砷(MMA)、二甲基砷(DMA)等有机形式存在。这些不同形态的砷化合物通过化学和生物的氧化还原及生物的甲基化、去甲基化反应,发生相互转化[13]。   砷的毒性由它的化合价和存在形式决定。无机砷的毒性大小顺序为砷化氢、氧化亚砷(As2O3)、亚砷酸(HAsO2)、砷酸(H3AsO4)、砷的化合物、单质砷[14]。研究表明,在水中As(Ⅲ)的溶解性是As(Ⅴ)的4~10倍[15,16],As(Ⅲ)毒性是As(Ⅴ)的100倍,是MMA(Ⅴ)和DMA(Ⅴ)的70倍。但有机砷三甲基胂类如MMA(Ⅲ)和DMA(Ⅲ)比无机砷的毒性更大[17,18]。   2 植物修复概述   广义上的植物修复技术(Phytoremediation) 是指利用植物提取、吸收、分解、转化或固定土壤、沉积物、污泥或地表、地下水中有毒有害污染物技术的总称。狭义的植物修复是指以植物忍耐和超量积累某种或某些化学元素的理论为基础,利用植物及共存微生物体系清除环境中污染物的一门环境污染治理技术[19]。植物修复技术可分为植物萃取技术(Phytoextraction)、植物挥发技术(Phytovolatilization)、植物过滤技术(Rhizofiltration和Phytofiltration)、植物降解技术(Phytodegradiation)和植物固定技术(Phytostabilization)[20,21]。与其他环境修复技术相比,植物修复以太阳能为驱动,并在原位去除污染物,从而大大降低修复成本,还具有美化环境的功能[22,23]。   国内外学者对水中(地表水、地下水、工业废水)的重金属、氮磷营养物质、氟等污染物的植物修复进行了大量的研究[24-30]。涉及的植物有水生植物、超富集植物、高大乔木。水生植物是将重金属离子吸收进入体内,在体内进行某种化学合成作用,使得重金属离子无法以游离态存在,最终降低了对外界环境的污染程度,在环境污染的湿地处理技术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31]。

文档评论(0)

fa159yd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