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BS架構的企业办公自动化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oc

基于BS架構的企业办公自动化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oc

  1. 1、本文档共10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基于BS架構的企业办公自动化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密级: 工程硕士专业学位论文(设计) 题 目 基于B/S架构的企业办公自动化系统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作 者 完成日期 20 年 月 日 培养单位 四 川 大 学 指导教师 指导教师 工程领域 软 件 工 程 授予学位日期 20 年 月 日 基于B/S架构的企业办公自动化系统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软件工程 领域 研究生 指导老师 伴随着计算机科学技术与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与普及,由此为企业在信息办公处理方面提供了可靠的硬件基础与软件的环境。在现代商业竞争日趋激列的环境下,企业为了提高自身的办公效率、降低办公成本、提高企业自身对信息的可控性,企业对自身的办公环境以及流程进行新的分析及整合,利用网络技术,解决由于地理位置及距离造成的信息传递不便的难题,因此目标为企业构造一个信息化的企业办公平台,实现企业办公的自动化。 企业办公自动化系统采用了Browser/Server体系结构进行设计,开发技术使用了目前较流行的ASP.NET技术,编程语言使用C#。在设计过程中,前台的开发工具使用微软公司的Microsoft Visual Studio 2008,后台数据库采用Microsoft SQL Server 2005。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是按照软件工程的面向结构的设计方法,在设计的过程中,经过了系统需求分析、总体设计、详细设计与实现、系统测试等过程,详细的分析了系统中的各个功能模块的具体需求,设计了企业办公自动化系统的整体功能结构,通过SQL Server完成了数据库的结构分析与设计,最后对系统的各个具体的模块进行界面设计、编码设计及系统测试,完成了整个系统的开发。 企业办公自动化系统使用用户主要由两部分组成,企业管理员与普通员工用户。管理员主要负责整个办公系统的基础信息维护及管理操作,具体包括对企业部门信息的维护、企业员工信息的维护、员工权限的维护、公司简介的维护、公司新闻的维护、公司会议信息的维护、员工论坛的维护、办公用品信息的维护及企业车辆信息的维护等;普通用户主要完成个人通讯录的管理、个人日程的管理、企业邮件的收发管理、公司新闻的浏览、会议信息的查看、办公用品的查看及车辆信息的查看等操作。企业办公自动化系统的实现为企业办公提供了一个新的平台,节省了企业的管理成本与时间精力,使企业更快更高的发展。 关键词:网络;管理系统;数据库;体系结构 The design and implementation of the enterprise office automation system based on B/S structure Graduate Student: Adviser:   Along with computer science and network technology rapid development and popularization, which provides businesses with a reliable hardware and software infrastructure in the information office processing environment. In the modern business environment is becoming increasingly excited columns, enterprises in order to improve their work efficiency, reduce office costs and enhance their own information on controllability, corporate office environment as well as for their own processes and the integration of the new analysis, the use of network technology to solve due to the location and distance information inconvenience

文档评论(0)

fglgf11gf21gI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