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八面河油田挤堵工艺素材.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浅谈八面河油田挤堵工艺技术 AK47 目 录 一、前言 二、八面河油田挤堵工艺发展简况 三、八面河油田挤堵现状 四、影响堵效的原因分析 五、挤堵施工现场注意事项 六、几点建议 一、前言 八面河油田是一个被多断层切割的断块油藏,断层多,地应力关系复杂,埋藏深度浅,地层胶结疏松,出砂严重,同时,进攻性措施导致油水井套管大量损坏,且呈日趋严重之势。挤注水泥浆封堵是目前主要修套手段。八面河油田开发至今,目前已形成了相对完善的、比较适应八面河油田实际的一系列挤堵工艺技术,该项工艺在本油田已成为拿油上产的主要措施之一,仅次于防砂、补孔,年作业量高达100井次以上,为八面河油田生产任务的完成起到很大作用。 二、八面河油田挤堵工艺发展简况 三、八面河油田挤堵现状 六、几点建议 1、进一步完善堵剂类型,开发新品种。 2、进一步加强与地质、工艺的结合 3、充分利用先进的现代化科学技术手段,完善挤堵工艺措施 4、急需培训一批业务骨干,现场组织指挥人员,以满足生产需要。 * * 不同区块井层优选堵剂,优化工艺,采取添加适当添加剂,引进了不同堵剂,如轻质砂、树脂等品种堵剂, 负压严重,使用干灰颗粒堵剂 套管有缩径变形井,不留塞挤堵工艺, 多次挤堵无效的井替换地层介质 常规挤堵用比重为1.85的普通水泥浆3~5方;高压低渗透区采用比重为1.65超细水泥浆3方;多漏点的井分段挤堵,负压井吸水量大,采用混合挤堵;负压严重的,或长裂缝井,采取高比重超大剂量封堵, 配制比重为1.85灰浆2-5方,下光油管将其推挤至目的位置,关井即可 挤堵状况 年突破80口,120次。 年50-60口,70次左右。 年30-40口。 年20口左右 工作量 堵剂+添加剂 地层复杂化,负压井、套管有异常井较多 2005年至今 四阶段 各种堵剂 地层复杂化,负压井、套管有异常井较多 2003~2004年 三阶段 超细水泥 层位较深,岩石压实程度密,渗透率较低,地层吸水量少,施工压力高 96-2002年 二阶段 常规75#高抗G级油井水泥 地层亏空不严重,挤堵层位负压轻微,漏点单一,套管损坏程度小 96年前 一阶段 堵剂 地层情况 时间 阶段 72.4 87/575=15.1% 63/87 2006.9 70.6 128/778=16.5% 25/52 80/128 2005 72.4 76/746=10.2% 9/11 55/76 2004 70.8 65/657=9.9% 11/16 46/65 2003 71.4 49/621=7.9% 12/15 35/49 2002 67.6 34/680=5% 23/34 2001 合格率 占当年措施工作量 增长量 挤堵井次 年份 挤堵次数 占措施工作量% 1、挤堵工作量大 2、风险大,现场指挥人员少 3、工艺技术设备落后,安全环保问题多 现状 4、灰浆使用量不易控制:浪费和不够 5、挤堵过程中常常挤坏套管 6、堵剂品种单一 7、挤堵工艺设计结合不够 8、挤堵有效期短,合格率低,一直在70%摆动 如果合格率80%,年作业井次将减少20多井次,将节约几十万作业成本 四、影响堵效的原因分析 1、堵剂的选择 “堵剂”和“目的层”二者所处的环境介质 堵剂对地层矿化度、温度、PH值的适应范围 区块、邻井的动态对其影响 M1井多次挤堵不成功,地层水矿化度、PH值究竟影响不影响堵剂性能? 2、堵剂用量的确定 通常:依据公式Q=hπr2¢(漏点h取10米,漏点上下界各取5米)得出理论用量,再配合现场测试吸水量的大小适量增减。 低渗透区,封堵半径一般为0.3~0.5米;高渗透区,封堵半径一般为0.5~0.8米。 h r 漏点 (1)负压吸水、压力高低与灰浆用量的大小不存在必然的关系。因为堵剂的密度较大,流动性不同于水。 例1:J5-X286井挤堵前负压严重,双泵冲砂,刚将比重为1.65超细水泥浆3方送到层位,压力从0直线上升至20.0 MPa,减去留井灰浆量,实际进入地层不足1方,封堵半径不足0.3米,结果一次合格。 例2:M14-7-20井试挤时压力9.0 MPa,将比重为1.85的普通灰浆15方挤入地层的过程中,泵压在13.0MPa平稳推进。因此在设计时易产生误区,压力高,少配浆,结果量不足而一次挤不住。 (2)、r的大小仍然是靠经验。事实证明并不是越大越有效 J5-21井一次性挤入1.85灰浆50方(60吨) M1井前后5次挤入量高达140方。 M1-16-X9前后5次挤入普通灰浆50方 挤堵都失败 超大剂量挤堵并不可取。因此,封堵半径的合理性还需寻求科学的确定方法。 3、地层本身对堵效的影响 (1)、砂3中以下的层位,挤堵合格率较高 (2)、

文档评论(0)

w3388825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