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单片DMD的裸眼体显示系统研究.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基于单片DMD的裸眼体显示系统研究

基于单片DMD的裸眼立体显示系统研究 【摘要】:视觉是人类获取信息的主要途径,显示则是提供人们视觉素材的主要手段。人类将现代电子学和光学材料的发展成果运用于显示系统,可追溯到1896年阴极射线管CRT的发明,短短110多年,电子显示技术经历了从黑白到彩色,从模拟到数字,从小尺度到大屏幕,从箱体到平板的重要发展阶段。使显示图像细节的分辨率不断提高,显示临场感不断增强,显示图像带给人们的视觉享受日趋科学化、审美化。2007年在美国拉斯维加斯消费电子展上最大的电视机尺寸达108英寸,最高的物理分辨率达2560*1440,最薄的电子纸显示器不足1英寸。目前显示技术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是三维尺度的立体显示。这种显示机制更加逼近客观真实,它的实现有赖于人类对自身视觉感官功能的更深刻剖析和理解,也依赖于对更新的图像处理技术的探索、运用。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单片DMD构造自由立体显示系统的新方法,构建了一个新的基于单片DMD的自由立体显示系统。论文的主要研究工作和创新成果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1、对DLP投影显示系统进行了基于光学器件物理特性和信号处理方法的独立设计;2、提出并实现了基于双目视差原理和单片DMD结构的自由(裸视的)立体显示系统;3、在视差图像的光路控制系统中,提出了一种“利于视差图像融合的帧分离方法及其装置”,不但可实现图像的2D/3D显示,而且可调节立体图像的景深。4、在光学驱动电路的设计中,采用了特殊的反射驱动设计。降低了光功率和显示分辨率的损失,较之常规的液晶光栅驱动方法,效率成倍提高。5、对3D数字视频图像在DLP系统上实现的理论和变换算法进行了研究。经系统仿真、测试,本文所设计和实现的基于单片DMD的自由立体显示系统达到了初步的演示效果。论文最后分析了系统存在的缺陷,讨论了进一步研究的方向。【关键词】:自由立体显示数字微镜器件(DMD)数字光处理(DLP)双眼视差 【学位授予单位】:华东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8 【分类号】:TN873 【目录】:论文摘要6-7ABSTRACT7-9目录9-13插图索引13-16表格索引16-17第一章绪论17-471.1引言17-181.2数字化显示技术发展史18-311.2.1LCD显示技术发展简介19-211.2.2PDP显示技术发展简介21-241.2.3DLP显示技术发展简介24-311.3立体显示技术的发展31-381.3.1立体显示技术发展历史31-341.3.2立体显示技术的分类34-371.3.3基于立体显示技术实现的立体显示器37-381.4基于DMD的自由立体显示技术38-391.5立体显示技术的应用前景概述39-431.5.1立体显示技术的应用39-421.5.2立体显示技术的展望42-431.6本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43-441.7.论文的组织结构44-451.8论文研究的意义45-47第二章投影显示系统原理47-712.1投影显示系统的原理47-512.1.1CRT三枪投影技术472.1.2LCD投影技术47-482.1.3DLP投影技术48-512.2色度学表达与处理51-592.2.1色彩学原理51-542.2.2颜色的数学表示542.2.3色度相加原理54-552.2.4色度转换552.2.5CIE标准色度学系统55-562.2.6色差公式56-572.2.7视频色彩57-592.2.8电视系统中色彩的分解、传递和重现592.3傅里叶光学分析方法59-612.3.1点光源的广义傅立叶变换602.3.2透镜的傅立叶变换特性602.3.3成像系统的傅立叶分析60-612.4系统核心光学器件及特性分析61-702.4.1影响DLP投影显示的几个重要光学参量61-622.4.2系统光学的元件效率62-632.4.3光学滤波器632.4.4积分器63-642.4.5极性器件642.4.6投射透镜642.4.7屏幕64-652.4.8UHP灯65-662.4.9色轮66-692.4.10导光棒692.4.11全反射棱镜69-702.4.12光阑702.5本章小结70-71第三章立体视觉原理71-913.1人眼立体视觉的重要因素71-753.1.1双眼视野71-723.1.2双眼视差72-743.1.3单眼作用743.1.4运动视差74-753.2人眼立体视觉机制75-773.3立体视觉的深度线索77-793.4稳定立体感空间知觉功能79-803.5双目立体视觉几何模型80-823.6利用视差信息的裸眼立体显示技术82-883.6.1视差照明方法82-843.6.2视差障栅方法84-863.6.3微透镜投射方法86-873.6.4数字微镜面投射方法87-883.7利用纵深信息的立体显示器——DFD方式883.8利用波面信息的立体显示器——全息

文档评论(0)

exianwhan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