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论中国证市场发展症结及其对策
届工商管理专业毕业生论文(设计)
课题名称:论中国证券市场发展症结及其对策
学生姓名:
指导教师:
网络教育学院
20年1月
论中国证券市场发展症结及其对策
论文摘要:
在过去的十几年间,我国证券市场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今天已发展成为我国经济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然而目前的证券市场各种结构性矛盾十分严重,证券市场沉陷低迷境地,市场的有效性正在丧失,投资者的信心低沉,中介机构全行业亏损现象渐趋严重。年初《国务院关于推进资本市场改革开放和稳定发展的若干意见》(下称“国九条”)出台第一次从党中央、国务院战略决策的高度,提出了以扩大直接融资、完善现代市场体系、更大程度地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为目标,建设透明高效、结构合理、机制健全、功能完善、运行安全的资本市场的要求,以及为达到这个要求所必须实行的制度变革和政策调整。但“国九条” 原则性意见不能尽快转化为实实在在可操作的政策时,民众对市场重回失望之中。几年来国民经济处于高速发展状态,而股市却处于熊市之中。
要分析目前证券市场的困境,可以罗列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这里有体制问题,也有市场问题,有系统性问题,也有非系统性问题,有些问题的解决已超出证券市场的范围。笔者认为,在当前的环境下,要打破传统的思维习惯和打破传统的思想禁区,为证券市场各种矛盾的解决创造一个积极的环境,而创新与发展则是营造积极环境的主要手段。
目录:
引言
中国证券市场症结具体分析
证券市场整体诚信状况堪忧
股权分置问题久拖不决。
证券市场最重要的功能-资金配置功能丧失
法律法规不健全
市场结构性问题明显。
如何解决中国证券市场的症结
(一) 积极治理股权分置缺陷
(二) 尽快明确股市应有定位
(三) 切实加强上市公司治理整顿
加强以法治市,重塑证券市场诚信
鼓励创新
正文:
引言:
中国证券市场是改革开放的产物,如果从上海证券交易所成立算起,已有十二年的历史。正确认识中国证券市场的地位与作用,是证券市场得以稳定健康发展的前提。在过去的十几年间,我国证券市场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今天已发展成为我国经济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中国股市总市值超过GDP的50%。上市公司1400 多家,个人投资者7000多万户。在国内经济强劲增长的形势下,股市的发展则出现种种背离。交易量从历史最高时沪深两市一天的交易金额超过1000亿元跌到目前的不足100亿元;投资者数量从沪深两市开户时曾达到过的7000万锐减到现在的市场交易户数不足百分之一;“国九条”出台已大半年,在经历短暂的涨升之后,证券市场重新沉陷低迷境地,股市融资功能已严重受挫。二级市场投资者普遍亏损严重。有报告显示,在过去的十年间,二级市场投资者预期亏损达到近9000多亿元。中国证监会作为市场供应方、需求方、监管方的共同管理者,其公信力正在遭遇前所未有的挑战。
中国证券市场目前可以说是重病缠身,其发展症结主要在于:
证券市场整体诚信状况堪忧
股票、债券、基金等证券品种均属信用工具,证券市场本质上是信用市场。然而中国证券市场这个信用市场的整体信用状况却令人堪忧。这成了中国证券市场的最基本症结。
首先,上市公司的整体信用状况令人沮丧。进入上交所网站,该网站的首页上有一个“上市公司诚信记录”的栏目,点击进入,自2001年以来上证所对75家失信违规比较严重的上市公司及其董事的公开谴责赫然在目。上市公司董事、监事、董事会秘书被上交所公开谴责达475人。
每一个中国证券市场的亲历者一定不会忘记,从“琼民源”到“东方锅炉”、“红光实业”、“大庆联谊”、“康赛集团”、“PT水仙”、“亿安科技”、“郑百文”到 “银广夏”,这一个个肆无忌惮的造假骗局。
不少上市公司搞虚假包装和欺诈,欺骗股民。上市的为了圈钱,不是为了给股民以丰厚的投资回报。上市公司隐瞒和不及时公布重大信息的情况十分普遍。
信息披露不准确、不完整。例如,有的公司对应披露的事项如担保、诉讼、委托理财等不予披露,许多公司对关联交易的信息披露很不充分。上市公司在信息披露时往往采取淡化处理的措施,只求在形式上满足相关要求,并未完全透明地将应当公布的信息公之于众。
信息披露不及时。这在上市公司中是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有些公司在重大事件发生后,不是不披露有关情况,而是不及时披露,等到该信息在市场上已成为半公开化时才披露,造成了对那些未能及时获得信息的投资者的不公平。更有甚者,故意延迟披露有关信息,为一些内部人员进行内幕交易创造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