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三、凯恩斯主义 * * LOGO 寒冷的北风呼啸着,一个身穿着单衣的小女孩蜷缩在屋子角落里。 “妈妈,天气这么冷,你为什么不生起火炉呢?”小女孩在瑟瑟发抖。 妈妈叹了口气,说:“因为我们家里没有煤,你爸爸失业了,我们没有钱买煤。” “妈妈,爸爸为什么会失业呢?” “因为煤太多了。” 这是发生在20世纪三十年代初,一个美国煤矿工人家的场景。 B.复习巩固 1.世界市场的形成过程及影响 基训P36 第三单元 各国经济体制的创新和调整 第14课 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建立 第17课 苏联的经济改革 第15课 大萧条与罗斯福新政 第16课 战后资本主义经济的调整 A.课标体系 C.合作探究 D.随堂练习 E.课堂小结 第15课 大萧条与罗斯福新政 B.复习巩固 A.课标体系 1.了解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爆发的原因、特点和影响,认识罗斯福新政的背景。 2.列举罗斯福新政的主要内容,认识罗斯福新政的特点,探讨其在资本主义自我调节机制形成中的作用。 他是唯一一位连任四届的美国总统(1933-1945);他是唯一一位坐在轮椅上的美国总统;他被人们喻为“狮子”和“狐狸;他是继华盛顿、林肯之后最受美国和世界公众欢迎的美国总统. (1882-1945) 1.假设你是一个国家的首脑,面临突如其来的经济危机,你该如何来应对呢? 2.有人说,20世纪出现了两大改革家,一个挽救了现代资本主义,一个挽救了现代社会主义。他们是谁?你同意上面的观点吗?为什么?他们身上有哪些共同的地方? C.合作探究 3.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可以从罗斯福新政中得到哪些启示? C.合作探究 一、大萧条——30年代经济危机 1.分析1929-1933年经济危机的原因、特点、表现、影响? 2.分析国际社会应如何应对经济危机? 二、罗斯福新政 3.归纳罗斯福新政的背景、内容? 4.分析罗斯福新政“新”在何处? 5.分析罗斯福新政的成功原因、给我们带来哪些启示? 三、凯恩斯主义 6.归纳凯恩斯主义的背景、内容、影响? 一、1929-1933年的世界性经济危机 1.标志: 2.原因: 3.特点: 4.表现: 5.影响: 6.应对措施 7.启示: 经济危机爆发的标志 1929年10月24日 美国纽约证券交易所股市的崩溃。史称“黑色星期四” 1.1920~1929年,美国工业生产增长55%,企业利润增长62%,而工人的工资增长2%,农业工人的工资还不到非农业工人的40%,国家财富的3/5由只占人口总数的2%的人拥有。 2. 1928年8月底,美国股票市场的平均价格相当于5年前的四倍。一名护士用病人给的小费赚了3万美元;载满小道消息《投机艺术》杂志每本仅售3美元。 。 先阅读下列材料,概括本次危机爆发的原因: 1.消费水平不及生产水平,供过于求 2.美国贫富差距大; 3.股票投机活动过度, 根本原因: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即生产资料私人所有制和社会化大生产之间的矛盾。 主要原因:供需矛盾突出(生产和市场的矛盾)。广大劳动人民相对贫困,消费能力低于生产能力,资本家盲目生产。 直接原因:股票投机活动猖獗,掩盖了矛盾。 资本主义各国采取的自由放任政策恶性发展的产物。 经济危机的根本原因 1.那天,一股不可遏制的抛售风暴席卷了整个股市,股票行情显示器的操作速度甚至赶不上股票狂跌的速度。从1929年9月至1933年1月,30种股票价格平均每股下降了5/6 2.从美国开始爆发的这场经济危机迅速波及到了所有资本主义国家,并波及了许多殖民地半殖民地和不发达国家,影响了几乎所有的经济部门 3.这次经济危机,从1929年爆发一直持续到1933年,持续了四年的时间 4.经济危机期间,美国经济一片萧条。各部门无一幸免。人们流离失所,生产不断下降,失业人数倍增,苦难之声不绝于耳。 1.来势猛 2.范围广 3.时间长 4.程度深 1929-1933年经济危机的特点: 企业破产 银行倒闭 农产品价格下跌 失业剧增 1929-1933年经济危机的表现: 表现 材料一 1929—1932年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工业生产下降情况 36.1% 32.0% 52.2% 55.5% 法国 英国 德国 美国 材料二 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为摆脱危机,纷纷采取以邻为壑、转嫁危机的办法。他们提高关税,阻止外国商品进入本国市场;实行货币贬值,让本国商品打入别国市场,导致世界经济进一步混乱,国际关系日趋恶化。 愤怒的工人砸碎工厂的玻璃 纳粹独裁希特勒在发表演讲 1.经济上,对世界经济造成了极为严重的破坏,出现经济大萧条,世界贸易额锐减。 2.政治上,造成社会大动荡和法西斯主义的泛滥,使资产阶级民主制度摇摇欲坠。 3.国际关系上,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为了摆脱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