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朝阳区2014—2015学年度七年级第二学期期末检测及精编.docVIP

北京市朝阳区2014—2015学年度七年级第二学期期末检测及精编.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北京市朝阳区2014—2015学年度七年级第二学期期末检测 语 文 试 卷 2015.7 (考试时间120分钟,满分100分) 亲爱的同学,当你打开这张试卷时,请你相信自己。当你带着独立思考和阅读经历走近一个个人物,走进一个个故事,你会获得独特的心灵体验和充盈的精神滋养。 一、主题阅读。(共20分) 1.湖北秭归屈原祠的门楣上有下面这样一幅匾额,表达了对屈原的高度赞扬。请写出它的大意。(2分) 答: 。 2. 根据提示,在横线上默写出有关诗句。(6分) 《木兰诗》是我国南北朝时期北方的一首长篇叙事民歌,记述了木兰女扮男装、代父从军的故事,充满传奇色彩。“ , ” 夸张地描写了木兰身跨战马飞越关口高山,万里迢迢奔赴战场的雄姿;“ , ”通过战地生活的画面再现了木兰征战生涯 之艰苦卓绝。下二句以“ , ”衬托战事 频繁,木兰得以生还实在不易。 3. 阅读闻一多的短诗,回答问题。(4分) 心头有一幅旌旆 / 没有风时自然摇摆; 我这幅抖颤的心旌 / 上面有五样的色彩。 这心腹里海棠叶形 / 是中华版图底缩本; 谁能偷去伊的版图? / 谁能偷得去我的心? ________________ 注:〔旌旆(jīnɡpèi)〕旗帜。 〔海棠叶形〕第二次鸦片战争前我国疆域辽阔,像一片海棠叶。 〔伊〕她。 (1)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2分) 答: (2)诗人“心头有一幅旌旆 / 没有风时自然摇摆”。这句诗有什么含义?(2分) 1 4.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5分) 【一】顾随的《驼庵诗话》里曾写道:“曹公是英雄中的诗人,老杜是诗人中 的英雄。”读到顾随的这句评语时,我就想,颜鲁公呢?颜鲁公既是英雄中的书法家, 又是书法家中的英雄。……无论是他的楷书,还是他的行草书,无不是才气纵横, 见解超脱,情感浓挚,骨气饱满。而且,它们都是他人格的涌现。 (雨兰《书格里的人格》) 【二】纵览其书,无论楷、行,无不筋健端庄、雄浑遒劲、气势磅礴,豪放逸 宕而不逾规矩,点画凝重而不见板滞;蓬勃着正气、浩气、阳刚之气,酣畅淋漓, 劲挺豁达,奇伟秀拔,美轮美奂;一如其人之英雄气概、斗士豪情、清官风骨。 (权海帆《颜体中的文化人格》) (1)材料【一】中“曹公”指的是,“老杜” 指的是“颜鲁公” 指的是 (3分) (2)美学家朱光潜曾经说:“书法往往表现出人格”。颜鲁公的书法展示了他 (2分) 5. 阅读《我国中小学生偶像崇拜调查报告》(2013年,节选),回答问题。(3分) 【一】各年级中小学生崇拜各类杰出人物的比例(%) 【二】在各类杰出人物中,小学生对英雄的崇拜比例高于初中和高中。以 雷锋为例,在小学 生的偶像排行榜中雷锋居第6位,在初中居17位,在高中居25位。高中生对政治军事人物的崇拜比例最高,初中生次之,小学生最低。以毛泽东为例,在高中生偶像排行榜中,毛泽东居第9位,在初中降至第18位,在小学降至第21位。 (1)仔细阅读材料【一】中的图,选出下列表述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1分) A. 中小学生崇拜企业家的比例,随学段增长呈上升趋势。 B. 中小学生崇拜英雄的比例,高一年级学生最低。 C. 崇拜科学家的比例,初中最低,小学和高中大致持平。 D. 随年龄增长,中小学生对政治军事人物的崇拜比例也逐渐下降。 2 (2)从材料【二】中的对比,你可以得出什么结论?(2分) 答: 二、经典阅读。(共17分) (一)名著阅读。(5分) 6.连环画中的“我”是 (人名)。(1分) 7.根据连环画的情节,补全图5的配文。(2分) 答: 8.从连环画中可以了解到“我”的童年生活中经历了怎样的苦难?(2分) 答: (二)文言文阅读。(共12分) 【甲】普①颇以年长,数陵②侮瑜。瑜折节③容下,终不与校。普后自敬服而亲重之,乃告人曰:“与周公瑾交,若饮醇醪④,不觉自醉。” 【乙】瑜少精意于音乐,虽三爵⑤之后,其有阙误⑥,瑜必知之,知之必顾,故时人谣曰:“曲有误,周郎顾。” (均选自《三国志》) ________________ 3 注:①【普】程普,东吴名将。 ②【陵】欺侮。 ③【折节】降低身份。 ④【醇醪】味道浓厚的酒。 ⑤【爵】古代的一种酒器。 ⑥【阙误】欠缺与错误。 9.下面是“校(jiào)”的四个解释。“终不与校”中的“校”意思是( )(2分) A.栅栏 B.抗拒 C.较量,比较 D.计算,计较 10.结合上下文解释加点的字。(2分) 故时人谣曰:“曲有误,周郎顾。” .. (1)谣: (2)顾: 11. 两段文字都讲述了“瑜”的故事,从中我们可以感受到他的风采。结合有关内容,谈一谈你的感受。(3 分) 答: 12.请结合两段文字或你的阅读经验,补全下面这则《英雄谱》。(5分) 三、现代文阅读。(共23分) (一)探海蛟龙(节选) 陈 新 2012年6月27日5

文档评论(0)

ccx55855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