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第二讲概要.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第二讲 马克思主义认识论 课前思考讨论 1、“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功夫老始成。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2、 “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 3、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4、“三日不读书,语言无味,面目可憎。” 知识、能力、素质的源泉—实践 “学海无崖苦作舟,书山有路勤为经。” “梅花香自苦寒来,宝剑峰从磨砺出。” “临池学书,池水尽黑。”——王羲之 王羲之——(321年-379年)晋朝人。《兰亭序集》是其文学和书法的代表作,擅长书法,后世尊称为“诗圣”,“天下行书第一”。 《兰亭序集》与王羲之个性品格 第一,王羲之承续魏晋风骨,崇尚自然、爱好山水: “此地崇山峻岭、茂林修竹。”、“清泉激湍、映带左右”;“天朗气清,惠风畅。” “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足以畅叙幽情”。 第二,王羲崇尚自然,胸怀旷达,自由无束的性格养育了其正直刚毅的品格。 他从不为名、为权、为利所困,向往“与天地并存、与万物为一”,超然物外,物我相融,物我两忘的的自由人生境界,方有神乎其技、神来之笔的《兰亭》。 (2)实践是认识发展动力。 其一,实践的发展不断提出新的认识课题,提供新的经验,提高人的认识能力,从而推动认识的发展。 其二,实践的发展提供新的认识工具和技术手段,从而推动认识的发展。 名人名言 “社会一旦有技术上的需要,这种需要就会比十所大学更能把科学推向前进。” ——恩格斯 (4)实践是认识的目的 “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 ——马克思 2、认识对实践具有指导作用 认识对实践的指导作用有两重性: 一方面,正确的认识可以指导实践走向成功; 另一方面,错误的认识会导致实践失败。 “不学诗,无以言”;“不学礼,无以立” ------“过庭语” 辨析题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1)正确。 (2)此命题正确体现了实践与认识的关系。实践决定认识,认识对实践具有指导作用。正确的认识可以指导实践走向成功;错误的认识会导致实践失败。读万卷书,从书中吸取知识,转化能力,凝聚智慧,使人站得高,看得远,走向成功。反之,寸步难行或走向失败。 二、认识发展的基本规律 (一)从实践到认识 1、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 (1)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 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相互渗透 感性认识中渗透着理性认识,表现为: (1)主体的价值观、目的和要求影响着感知活动的方向 (2)主体已有的理性知识影响着感性认识的深度与水平 (3)感性认识的结果要用理性形式表述 理性认识中渗透着感性因素,表现为: (1)理性认识必须以感性材料为对象 (2)理性认识要以感性形式为物质外壳来表现 注意:经验论和唯理论及其片面性 选择题: 2005年,中美两国在美国举行了一次优秀高中生联谊交流活动。活动期间出了这样一道选择题。 在下列选项里,只选一个答案: A、财富。 B、地位。 C、权力。 D、诚信。 E、正义。 F、真理。 选择自己的答案,并简要说明理由。 坚持真理 1、“世界上最怕的二字,就是认真;共产党最讲认真。”——毛泽东语录。 2、坚持真理,修正错误。 ——毛泽东语录。 3、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 ——陶行知语录。 4、“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 —亚理士多德。 坚持真理,诚实守信。 诚信是立人之本。 孔子“人而无信,不知其可”、“民无信不立。” “尾生之信(约)” 诚信是为政之本。 子贡问政。子曰:“足食,足兵,民信之矣”,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三者何先?”曰“去兵。”“去食,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去兵,去食”。 商鞅:“立木取信” 诚信是经商之道。 儒商的温文尔雅诚信经商,例如红顶商人胡雪岩对待顾客遵循“真不二价”、“戒欺”的原则。 源远流长历经三百四十多年的同仁堂,源远流长、享誉世界、经久不衰,因为同仁堂世代相传“同修仁德、济世养生”之古训。遵循“炮制虽繁必不敢省人工,品味虽贵必不敢减物力”的原则,恪守“修合无人见,诚心有天知”道德良心品质。(信誉不倒,靠得就是诚信二字,)。 创建1864年的全聚德沉淀了“全而无缺,聚而不散,仁德至上”的企业文化和精神。“一炉百年火,铸成全聚德;天下第一楼,竖在人心中。”市场经济发展不时单纯的经济运动,而是一个整体文明演进的过程,诚信是这个文明的内核。富兰克林说过:“时间就是金钱

文档评论(0)

*****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