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工课设 倪玉芳.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武汉大学水利水电学院《水工建筑物》课程设计指导老师 冯晓波 李典庆姓名:倪玉芳学号:2011301580247班级:2011级港航二班目 录1.工程概况11.1地理位置11.2兴建缘由11.3水文气象情况11.4工程地质22.工程布置及主要建筑物42.1设计依据42.2工程等级和标准42.3工程总布置42.3.1堤线布置42.3.2堤型选择52.3.3设计计算52.3.4方案比选163.附图161.工程概况1.1地理位置宜宾市南溪区牛巷口至坎上房子(简称“坎上房子段”)长江防洪堤工程,位于宜宾市南溪区,拟新建护岸工程长度为2.733km。宜宾市南溪区位于四川省南部,素有“万里长江第一县”之称,2011年经国务院批准成为宜宾百万人口大市的一个新区,幅员面积704 km2,总人口42万。1.2兴建缘由由于历史原因和南溪城区所处的特殊地理位置,历史上洪涝灾害十分频繁。1950~2005年的56年有20年发生洪涝灾害,平均每两、三年就要遭受长江洪水或县内暴雨洪水不同程度的侵害,为抵御洪水灾害,南溪县人民政府于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开始,进行了一系列防洪护岸工程建设。城区河段右岸为陡岸,岸顶地面高程均在290m 以上,无历史洪涝灾害。故此次牛巷口至坎上房子段长江防洪堤工程将与已有三期工程平顺衔接,均布置在左岸,共同形成完整的南溪城区防洪体系。1.3水文气象情况据南溪县气象站1981~2005年气象观测资料统计,多年平均气温18.1℃,极端最高气温39℃,极端最低气温-1.5℃。多年平均降水量为974.8mm,多年平均蒸发量为920.2mm,多年平均风速1.7m/s,多年平均年最大风速14.0m/s。根据历史洪水调查资料及对李庄站、横江(二)站、屏山(二)站、高场(五)站水文资料的插补与延长,分析计算得到相关设计洪水成果。拟建防洪工程处(建设范围中部)设计洪水成果,见表1.3-1。表1.3-1 拟建工程处设计洪水水位表河名洪水频率2%5%10%代表断面工程名称流量(m3/s)水位(m)流量(m3/s)水位(m)流量(m3/s)水位(m)长江坎上房子7251000266.2245600265.07上游起1351000265.6845600264.57下游起点水流的局部冲刷流速取2.5m/s;水流平均流速取3.5 m/s。1.4工程地质拟建工程区岩性组成由下至上分别为第四系松散堆积层主要为河流冲积层、残坡积层、崩坡积层及人工堆积层,出露基岩为侏罗系上统遂宁组及中统沙溪庙组地层,现由新到老分述如下。(1) 第四系(Q4)1)人工堆积层(Q4ml)主要表现为杂填土及耕植土:耕植土成分主要是粉质粘土、粉土杂含泥岩,含较多的植物根系,厚0.5m左右;杂填土主要有粉质粘土、砂岩碎块石、卵石、建筑垃圾、生活垃圾及少量工业弃渣,厚0.50~5.00m。各工点均有零星分布,主要位于城市附近。其结构松散、凌乱。2)河流冲积层工程区河流冲积层主要为漫滩堆积层(Q4al)及阶地堆积层(Q4al),各工点堤防位置均有分布,其中:漫滩堆积层(Q4al)主要位于近河岸地段,岩性主要为砂卵石,粉细砂(液化),局部地段为粉土或粉质粘土、淤泥质粘土,一般厚3.0~5.0m,最厚达20.00m。阶地堆积层(Q4al)主要分布于阶地平台之上,岩性主要为含卵石粉土,局部见砂卵石层(挺好)分布,一般厚10~15m,局部达25m以上。地表现多为人工构筑物所覆盖。3)残坡积层(Q4el+dl)岩性主要为褐黄色、棕红色粉质粘土夹少量砂、泥岩碎块石强风化,可塑-硬塑状,主要分布于山体斜坡地段,厚度较薄,一般厚1.0~4.0m,本次在“翠屏区天池片区防洪工程”起点附近700m范围内以及“宜宾县横江镇防洪工程”局部有揭露,其余几个工段均未揭露。(2)基岩(J)工程区出露地层除第四系松散堆积层外,主要出露侏罗系中统沙溪庙组(J2S)地层,本层为紫红色泥岩、粉砂质泥岩间夹粉砂岩,泥岩、粉砂质泥岩呈紫红色,泥质结构,块状构造,由泥质、钙质、铁质组成,钙质多呈团块状,细脉状产出。粉砂岩呈暗紫色,主要成份为长石、石英、含少量云母及粘土矿物,细至中粒结构,呈薄层状产出。各工段均有分布,且分布于场地底部,以强风化~中风化为主,强风化厚度一般1.5~1.9m,中风化厚度较大,本次揭露最大为15.6m。根据地勘报告的成果,地质各层及土石混合料物理力学参数及开挖边坡坡率分述如下:(1)人工堆积层:天然容重取17.0 ~ 19.5kN/m3,饱和重度17.8 ~20.5kN/m3,天然综合摩擦角为11° ~ 19.5°,饱和综合摩擦角为8° ~16.5°。(2)砂卵石:天然重度为18.5~21.0kN/m3,饱和重度为19.5~21.5kN/m3,天然C=0、φ=28~33°,饱

文档评论(0)

过各自的生活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