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13散文家谈散下诗词1-3复习黎珍
夹河镇初级中学导学案 九年级上册语文《 散文家谈散文》
主备:黎 珍 审核:九年级语文组时间学生姓名:
导学目标:
1、感受白鹭的美,体会作者在这个形象中寄托的思想感情。
2、了解散文欣赏的一般常识白鹭是很美的,美得像一首诗。学习本课,我们先阅读郭老的《白鹭》,然后品味、感悟、欣赏,再逐步理解他在文章中的独特感受和独到认识,在此基础上,我们可以把自己的感悟与晓雪的感悟进行比较,在交流中取长补短。文学常识郭沫若(1892—1978),原名郭开贞,号尚武,笔名郭沫若。四川乐山人。中国现代杰出的作家、诗人、剧作家、历史学家、考古学家、古文字学家、著名的社会活动家。郭沫若是中国新诗的奠基人之一。主要作品有:诗集《女神》、《新华颂》、《百花齐放》、《潮汐集》等,历史剧《蔡文姬》、《武则天》和《屈原》等。给加点字注音,并把词语默写一遍。
冷峻? 隽永 绮丽? 恬淡? 睿智? 磅礴? 含蓄? 铿锵? 鸿鹄? 寥廓 蓑毛? 嗜好? 清澄鼐2. 字词积累
冷峻(jùn):沉着而严肃。注意“峻”勿写为“竣”。
婉约:委婉含蓄。古人诗词的一种风格。
隽永:意味深长。绮(qǐ)丽:鲜艳美丽。
睿智:英明有远见。铿锵(kēng qiāng):形容有节奏而响亮的声音。
寥廓:高远空旷。这里指广阔的宇宙。
嵌(qiàn):把东西卡在缝隙里。
嗜(shì)好:特殊的爱好。
朗读白鹭,感受白鹭之美。白鹭“ ”的特点。
二(2-3)通过比较写白鹭“ ” 的特点。
三(4-8)通过几幅画面表现白鹭 。
四(9-10)通过对“有人”的意见的否定,进一步突出白鹭的“优美”。
(二)、谈谈你对这篇散文的独特感受和独到认识。生生、师生交流。
(三)作者本人对白鹭的美有怎样独到的认识和感悟?研读晓雪的评论找出文中对散文《白鹭》评价的内容赏读第4节,考虑一下晓雪是从哪几个角度评价的?在文中做好批注。
《关于散文〈白鹭〉》在谈到作者喜欢各种风格的散文时,列举了一些作家为例,并扼要地指出他们在艺术风格上的突出特色。作者这样做的目的是什么?明确写作评论的要点:
?? ???????????????????? ???????????????????????????????????????????”,结尾说“白鹭实在是一首诗,一首韵在骨子里的散文诗”,结尾的实在不能删,因为它是对上文描写的一个总结,既突出了作者的认识和感觉,表现了作者 ;又呼应了开头,使文章首尾圆合,浑然一体。“韵在骨子里”指 。结尾句的比喻与开头句不一样,是因为开头的比喻旨在点出作者的发现,引出下文;结尾的两句比喻是 。
六、总结反思:
补充阅读: 不完满才是人生季羡林
?每个人都想争取一个完满的人生。然而,自古及今,海内海外,一个百分之百完满的人生是没有的。所以我说:不完满才是人生。
关于这一点,古今的民间谚语,文人诗句,说到的很多很多。最常见的比如苏东坡的词:“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南宋方岳诗句:“不如意事常八九,可与人言无二三。”这都是我们常引用的,脍炙人口的。类似的例子还能够举出成百上千来。
这种说法适用于一切人,旧社会的皇帝老爷子也包括在里面。他们君临天下,“率士之滨,莫非王土”,可以为所欲为,杀人灭族,小事一桩。按理说,他们不应该有什么不如意的事。然而,实际上,王位继承,宫廷斗争,比民间残酷万倍。他们威仪俨然地坐在宝座上,如坐针毡。虽然捏造了“龙御上宾”这种神话,他们自己也并不相信。他们想方设法以求得长生不老,最怕“一旦魂断,宫车晚出”。连英主如汉武帝、唐太宗之辈也不能“免俗”。汉武帝造承露金盘,妄想饮仙露以长生;唐太宗服印度婆罗门的灵药,期望借此以不死。结果,事与愿违,仍然是“龙御上宾”,呜呼哀哉了。
这些皇帝手下的大臣们,权力极大,骄纵恣肆,贪赃枉法,无所不至。在这一类人中,好的大概极少,否则包公和海瑞等决不会流芳千古,久垂宇宙了。可这些人到了皇帝跟前,只是一个奴才,常言道:伴君如伴虎,可见他们的日子并不好过。据说明朝的大臣上朝时在笏板上夹带一点鹤顶红,一旦皇恩浩荡,钦赐极刑,连忙用舌头舔一点鹤顶红,立即涅槃,落得一个全尸。可见这一批人的日子也并不好过,谈不到什么完满的人生。
至于我辈平头老百姓,日子就更难过了。建国前后,不能说没有区别,可是一直到今天仍然是“不如意事常八九”。早晨在早市上被小贩“宰”了一刀;在公共汽车上被扒手割了包,踩了人一下,或者被人踩了一下,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