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现代科技发展与辩证自然观.ppt

  1. 1、本文档共3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四章 现代科学及其对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丰富与发展 1、主要线索 十九世纪:牛顿经典力学仍然占据主导地位。 开尔文勋爵(1900.4.17):在已经基本建成的科学大厦中,后辈物理学家只能做一些零碎的修补工作。 世纪之交:物理学革命 二十世纪:牛顿经典力学受到全面冲击。 主要线索 相对论→宏观高速 量子论→微观世界 追求统一性:强力、弱力、电磁力、引力的统一 探索复杂性:系统科学、非线性科学 2、世纪之交的物理学革命 1895年,伦琴发现X射线 (1901)。 1896年,贝刻勒尔等发现放射性(1903)。 1897年,汤姆逊发现电子。动摇了传统的原子观念(1906)。 两朵乌云: “以太漂移”实验的否定结果; “黑体辐射”理论解释的困难。 物理学革命:相对论 1905年爱因斯坦《论动体的电动力学》提出狭义相对论; 1907年爱因斯坦给出著名公式: E=mc2; 1916年爱因斯坦《广义相对论的基础》建立完整的广义相对论理论。 1919年广义相对论理论被验证。 物理学革命:量子论 1900年普朗克提出量子假说; 1905年爱因斯坦提出光量子假说; 1913年玻尔提出量子论原子模型; 1923年德布罗意提出物质波假说; 1925年海森堡提出和矩阵力学; 1926年薛定谔提出波动力学,并证明矩阵力学与波动力学等价; 1927年海森堡提出“测不准原理”,玻尔提出“互补原理”。 1927年第五届国际索尔维物理学大会 3、重要分支学科 (1)粒子物理学 物质的“可分性”:有限或无限 相互作用的统一性:“物理学理论的终极” (2)现代宇宙学 爱因斯坦:1917年开创现代宇宙学;建立静态宇宙模型。“ 一生中犯的最大错误”。 动态宇宙模型:大爆炸宇宙理论;60年代得到观测支持。 宇宙:我们的宇宙,有限和无限 (3)生物学(生命科学) 50年代发现DNA的双螺旋结构 60年代遗传密码破译,人工合成蛋白质 70年代生命起源新理论,人工合成核酸 80年代生物工程 90年代克隆技术,人体基因组工程 伦理学问题,法律问题,道德问题等 (4)计算机科学技术 40年代出现计算机 50年代晶体管计算机 60年代集成电路计算机 70年代大规模集成电路计算机,人工智能知识工程,ARPANet,计算机网络 80年代神经网络计算机再兴,因特网 信息时代:赛博空间(Cyberspace),新型人际关系、人机关系,新的伦理、道德问题。 (5)系统科学、非线性科学 40年代:系统工程,一般系统论,控制论,信息论等 60-70年代:耗散结构理论,超循环理论,协同学 80-90年代:混沌理论,分形理论 当代探索复杂性科学前沿 引发出一系列重要哲学观念的变革。 (6)生态和环境 50年代现代生态学 60年代环境问题 70年代全球问题,联合国《人类环境宣言》 80年代地球系统科学,可持续发展 90年代联合国《21世纪议程》,《中国21世纪议程》 科技、经济、自然和社会的协调发展 (7)高新技术群 计算机技术; 生物技术; 新材料技术; 新能源技术; 海洋技术; 空间技术。 4、现代科学的总体特点 追求简单性 → 探索复杂性; 关注本体和认识问题 → 联系道德、伦理与法律问题; 研究无机界 → 研究生命、智能; 兴趣驱动的小科学 → 任务驱动的大科学; “认识导向”的科学 → “认识导向”和“应用导向”并重的科学; 准确理解现代科学,需要批判机械自然观,建构辩证自然观。 §4.2 现代科学的哲学意义 1、现代科学的发展需要哲学 爱因斯坦:物理学的当前困难,迫使物理学家比其前辈更深入地掌握哲学问题。 爱因斯坦:认识论要是不同科学接触,就会成为空架子。科学要是没有认识论——只要这真是可以想象的——就是原始的和混乱的。 库恩:在公认的危机时期,科学家们必须转向哲学分析,作为解开他们的领域中的谜的工具。 2、现代科学促进哲学的进步 (1)相对论与时空观: 牛顿绝对时空观:时间、空间、物质之间的绝对分割; 狭义相对论时空观:四维时空,时间与空间不可分割; 广义相对论时空观:时间、空间与物质之间不可分割。 (2)量子论: 机械决定论与统计决定论; 对主体与客体之间关系的新认识; 爱因斯坦与玻尔(哥本哈根学派)长达30年的哲学争论。 (3)系统科学: 系统科学发展的两个阶段:“静态”与“动态” 60-70年代: 耗散结构理论、协同学 80-90年代: 混沌学、分形学 耗散结构理论、协同学 耗散结构理论(普里高津):第一,系统开放;第二,系统远离平衡态;第三,非线性相互作用;第四,涨落导致有序。 协同学(哈肯):能否找到某种能够支配存在于各类系统中的自组织现象的一般原理,这种一般原理与系统组成部分的性质无关? 混沌学、

文档评论(0)

2232文档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