壓合工艺培训资料.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壓合工艺培训资料

压合工艺培训资料 工艺流程简介 棕化→预排→排板→压合→拆板→打靶→锣边→磨边→FQC→包装出货 棕化:目的就是粗CU面,增加与树脂接触的表面积,加强二者之间的附着力(Adhesion);增加铜面对流动树脂之润湿性,使树脂能流入各死 角而在硬化后有更强的黏结力,以增强PP与CU间的结合力。棕化的好坏直接影响爆板。 预排: 四层板:直接将PP按压板指示要求排在板上即可。 六层板以上:须定位熔合、铆合固定各层芯板.. 开PP:一般经板料开料尺寸大0.2” 需注意的问题:横直料、排斜、清洁、用错PP等 排板:将所需外层铜箔与已预排好的板叠合在一起,以待压合。 压合:通过半固化片在高温下进一步熔融固化,将多张芯板粘合在一起而成为多层压合板。 拆板:将已压合之板拆开。 打靶(打管位孔):将管位孔靶标用X-RAY或CCD打出。作用:重要的工艺孔,用于锣边、外层钻孔、成型等定位。 锣边、磨边:锣出MI所要求外形尺寸,并将板边披峰磨光滑,以防后工序刮伤D/F、A/W。 物料介绍 压合所有物料所用成本占整个内层(D/F→压合)成本的80%,因此所用物料是非常重要的,我们必须对这些物料物性有所了解 板料构成:板料由介电层(树脂Resin、玻璃纤维 Glass fiber)及高纯度的导体(铜箔copper foil)所构成的复合材料 A:树脂(Resin) 目前使用于线路板的树脂特别多:如酚醛树脂(phenolic)、环氧树脂(epoxy)、聚压酰胺树脂、聚四氟乙烯、B一三氮树脂等皆为热固型树脂 环氧树脂 B:玻璃纤维 玻璃纤维(Fiber glass))a:压延铜箔 是将铜块经多次辗轧制作而成,其所辗轧的宽度受技术限制很难达到标准尺寸基板要求,很容易在辗制过程中报废。因表面粗糙度不够,所以与树脂之结合能力不好,而且制造过程中所受应力需要做热处理之回火韧化(Heat Treatment orAnnealing)b:电镀铜箔法(ELectrodeposited Method) 最常用于基板上的铜箔就是电解铜箔,利用各种废弃的电线电缆溶解成硫酸铜溶液,在特殊深入地下的大型镀槽中,阴阳极距非常短,以非常高的速度冲动镀液,以600ASF之高电流密度将拄状结晶的铜层镀在表面非常光滑又惊钝化的不锈钢大桶状的转轮上,因钝化处理过不锈钢轮对铜层附着力不好,故镀层可以从自转轮上撕下,如此所得到的连续铜箔。可通过控制转轮速度、电流密度而得到不同厚度的铜箔,贴在转轮之光滑表面称为光面(Durmside),另一面对电解液之粗糙结晶表面称毛面或粗面。 目前我司常用的有:标准粗化铜箔(STD)、低峰值铜箔(VLP)、高温高延铜箔(HTE)、高TG铜箔(HTG) 二:名词解释 我司常用的基本上都是FR4,可以分为normal Tg, HTg, Halogen Free 主要参数: Tg (Glass Transition):玻璃转化温度。 随着温度的升高,非晶体聚合物依次出现三种力学状态即玻璃态→高弹态→粘流态,通常把玻璃态与高弹态之间的转变称为玻璃化转变,对应的温度即为玻璃转化温度 CET(Coefficient of Thermal Expansion):热膨胀系数。 一般情况下,Before Tg:50-70ppm/℃,after Tg: 250-300ppm/℃ CTI(Comparative Tracking Index):相对漏电起痕指数. 漏电起痕是指固体绝缘材料表面在电场和电解液联合作用下,逐渐形成电路导通的过程。在实验过程中,固体绝缘材料表面经受50滴电解液(一般为0.1%氯化铵溶液)而没有漏电痕现象发生的最大电压值,以伏(V)表示,该值必须是25的倍数。CTI是绝缘材料的一个安全性指标,板料CTI越高,只能说明这种板材在高电压、潮湿、污秽的环境下使用越安全。 CTI分四个等级:Ⅰ CTI>600、Ⅱ 600>CTI>400、Ⅲ 400>CTI>175、 Ⅲ 175>CTI>100 ER(DK, Dielectric Constant; Permittivity):介电常数。介电层越薄、树脂含量越低,介电常数越低。DK在正式规范中改称ER,DK指每单位体积绝缘物质在每一单位之电位梯度下所能储蓄的静电能量的多寡,容电率较大时表示讯号中的传输能量已有不少被蓄容在板材中,如此将造成讯号完整性品质不佳与传播速率的减慢。一般为4.2-4.8,实际上我司阻抗板是按3.75或3.9设计的。 DF(Dissipation Factor, Loss tangent):介质损耗。一般≤0.025,Low DF适于高频电路,DF越低,信号失真越小。 Td (TGA-5%):裂解温度。一般300-350℃

文档评论(0)

xznh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