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古代中国经济专题检测
古代中国经济专题检测
一、选择题(在每小题所列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每小题2分,共60分)
1.夏商周三代是中华文明的勃兴期,下列文物图片中最能够反映这一时期文明的成就的是
2.下列引文均出自中国古代典籍,其中反映井田制实质的是
A.“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 B.“普天之下,莫非王土”
C.“富者田连阡陌,贫者亡立锥之地” D.“相地而衰征”
3.春秋时期,鲁国实行初税亩的目的是
A.增加国家赋税收入 B.确立贵族土地私有制
C.增加地主租税收入 D.确立国家土地所有制
4.下面图1到图2的变化可以直接用来说明
A.我国古代农业经营方式的变化 B.我国古代农业耕作方式的变化
C.我国古代经济结构的变化 D.我国古代手工业技术的进步
5.下列各项中,以法律形式正式确立土地私有制的是
A.管仲改革 B.商鞅变法 C.初税亩 D.西周井田制
6.剪纸是我国的民间艺术,观察下列剪纸,它们形象地反映了
A.男耕女织的自然经济 B.高度发达的商品经济
C.领先世界的手工技术 D.古代社会的和谐融洽
7.农耕文明的发展离不开水利设施的兴建。某水利工程建成后,后人称赞说:“水旱从人,不知饥馑,时无荒年,谓之天府。”此水利工程是
A.漕渠 B.白渠 C.都江堰 D.大运河
8.汉乐府《孔雀东南飞》中焦仲卿妻:“十三能织素,鸡鸣入机织,夜夜不得息。”她身上的打扮是“妾有绣腰襦,葳蕤自生光”。她床上的装饰是“红罗复斗帐,四角垂香囊;箱帘六七十,绿碧青丝绳”。这些描述主要反映了
A.妇女日夜劳作,说明中国古代的男尊女卑思想严重
B.身为小吏的焦仲卿家中陈设豪华,说明汉代吏治腐败
C.汉代丝织业生产的普及和发达程度
D.家庭手工业在汉代手工业生产中占据主导地位
9.北魏“均田制”的主要作用是
A.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农民的土地要求 B.保证农民生产的时间
C.放松了对农民的人身控制 D.减轻了农民的赋役负担
10.我国灌钢法的发明是在
A.战国时期 B.秦汉时期 C.魏晋南北朝时期 D.隋唐时期
11.西欧粮食收获量与播种量之比,据罗马时代《克路美拉农书》记载为4~5倍,据13世纪英国《亨利农书》记载为3倍。而从《齐民要术》看,我国6世纪粟的收获量为播种量的24~200倍,麦类则为44~200倍。据《补农书》记载,明末清初浙江嘉兴、湖州地区水稻最高产量可达4~5石,合今每亩9l0~1125斤,比20世纪末美国加州的产量还高。这主要因为中国古代
A.科学技术领先世界 B.农业精耕细作技术发达
C.粮食的单位面积产量居世界领先地位 D.铁犁牛耕技术发达
12.对右图生产工具的表述正确的是
①首先出现在江东地区 ②使犁人土可深可浅
③是古代农具改革的重大突破 ④是农业技术史上动力
的革命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④
13.我国原始瓷器的出现和形成南青北白两大系统分别是在
A.夏商和两汉 B.商代和唐朝 C.春秋和隋唐 D.隋唐和宋代---
14.据《唐六典》记载,“凡市以日午击鼓三百声,而众以会;日入前七刻,击钲三百声,而众以散。”这则材料说明当时
A.市的地区范围有限定 B.市的买卖时间有限定
C.市的经营规模有限定 D.市的交易品种有限定
15.唐人张籍在《贾客乐》中写道:“年年逐利西复东,姓名不在县籍中。农夫税多长辛苦,弃业宁为贩宝翁。”该诗反映的现象是
A.商人在唐朝社会地位高 B.农民赋税沉重,被迫弃农经商
C.商人好逸恶劳,弃农经商 D.商人赋税沉重,被迫弃商经农
16.景德镇是我国著名“瓷都”,其闻名天下始于
A.唐朝 B.宋朝 c.元朝 D.明朝
17.王安石变法的下列富国之法中,有利于农业生产发展的是
①青苗法 ②农田水利法 ③免役法 ④方田均税法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
18.北宋时出现纸币“交子”,说明了
A.北宋造纸业发达 B.北宋印刷技术先进
C.当时金属货币数量不足 D.北宋商业的高度发展
19.《宋史·食货志》载:“南渡后,水田之利,富于中原,故水利大兴。”当时流行的谚语说:“苏湖熟,天下足。”据材料,下面有关宋朝经济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南方耕地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中等职业教育示范学校建设项目建设实施方案.docx
- 牛头刨床课程设计.doc VIP
- 第三届“先行者”心理科普知识竞答练习测试题附答案.doc
- 英语高一英语阅读理解试题有答案和解析及解析.docx VIP
- 第一次工地例会建设单位的发言稿.docx VIP
- TDT 1070.4-2022 矿山生态修复技术规范 第4部分:建材矿山.pdf VIP
- 《企业内部控制》教学课件最终版 7.筹资活动课件新 7.4第七章企业筹资活动控制方法及措施.ppt VIP
- 高中地理高三一轮复习 自然地理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 大单元学历案 教学设计附双减作业设计(基于新课标教学评一体化).docx VIP
- 【高考真题】2024年新课标全国Ⅱ卷高考语文真题试卷(含答案).pdf VIP
- 技术交底(全套).doc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