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生基础(操作手法、体位、标准切面、测量位置、及参考值)技巧.doc

超生基础(操作手法、体位、标准切面、测量位置、及参考值)技巧.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超声基础(操作手法、体位、标准切面、测量位置、及参考值) 第七节 妇科超声检查测量方法与正常值 一.子宫 需测量三条径线,子宫体纵径、横径及前后径。 1.子宫纵径(上下径)测量: (1)测量切面:子宫矢状切面。需清晰显示子宫底至宫颈内口、肌层与子宫内膜前后两层对称切面。 (2)测量位置:宫体:子宫底外缘至子宫颈内口之间距离.宫颈:宫颈内口至宫颈外口之间的距离。 (3)正常值:宫体5.0土1.0cm。宫颈2.5-3.0cm。 2.子宫体横径(左右径)测量: (1)测量切面:子宫冠状切面。需横切子宫,于宫体中部、图像呈椭圆形最大切面时(不能在呈三角形图像处)进行测量。 (2)测量位置:通过子宫体的最大左右径。 (3)正常值:4.3土0.73cm 3、子宫作前后径测量(也是测量子宫内膜前后两层外缘之间的距离): (1)测量切面:与子宫纵径测量平面相同。 (2)测量位置:与子宫纵经相垂直,测量最大前后距离。 (3)正常值:4.3士0.9Cm 二.卵巢 也需测量三条径线,纵径、横径及前后径。 1.测量切面:与子宫测量切面相同,进行纵径、横径及前后径的测量。当卵巢不易辨认时,可让患者斜卧位,通过充盈的膀胱作透声窗扫查对侧的卵巢,并进行测量。 2.测量位置:通过卵巢的最大径线。 3.正常值:由于卵巢大小与年龄等因素有关,常用体积公式:长×宽×厚/2,正常应小于6ml。成年妇的卵巢大小约 4cm×3cm×1cm。 4.观察并判断有无卵泡发育及是否成熟和排卵。 第八节??产科超检查测量方法与正常值 一.妊娠囊(GS) 胎囊一般在5~6周可见。 1.测量切面:在膀胶适度充盈下,取子宫纵切面测量妊娠囊最大纵径及前后径,在子宫横切面测量最大横径。 2.测量位置:各条径线均应测量其内径 二.双顶径(BPD)测量 1.测量切面:于胎头横切面图,使两侧颅骨板厚度回声一致时,需清晰 显示居中的脑中线、丘脑及第三脑室切面时进行测量。 2.测量位置:通过并垂直于脑中线,测量近侧颅骨板外缘至远侧颅骨板外缘内缘之间的最大距离,即胎头最大横径。 3.正常值:此径线适用于中期妊娠至足月妊娠,即12周至足月。双顶径在孕31周前平均每周增加3mm,孕31~36周平均增长1.5mm,孕36周后平均每周增长lmm。 三.胎儿脊柱 1.观察切面:沿胎头从颈椎开始纵行观察颈椎、胸椎、腰椎及骶椎。 2.观察内容:纵切面时,胎儿脊柱为两条平行排列整齐念珠状较亮光点至尾椎合拢。侧动探头可见三条光带,中间为椎体回声。中期妊娠时可显示脊柱全貌及生理孤度,晚期妊娠时需分段进行观察。横切面可见由两个椎弓一个椎体的骨化中心形成的呈倒三角形的三个强光点。 四.胎心 1.观察切面:目前多采用四心腔,左室长和大动脉短轴平面。 五.羊水量的测量 羊水量能反映胎儿在宫内的生长状态,早中期,胎儿漂浮在羊水中,孕晚期羊水在胎儿的四周。 1.测量切面:探头垂直于腹壁平行移动,测量羊水量大深度。 2.测量位置:一般测量时,多采用垂直测量羊水的最大深度;羊水量较少时应以脐为中心将孕妇腹部分为右上、右下、左上、左下四个象限,测量每个区域羊水最大深度(测量区域内不能包含胎体及四肢),取其平均值。 3.正常值:无必要精确计算羊水的量,检查时只是以多、中、少来估计。≥8cm为羊水过多,3~8cm为正常量,≤3cm为羊水过少。 六.胎盘 1.观察切面:将探头垂直于腹壁移动,妊娠早期时,可探及一附着于某一侧子宫内壁的半月形弥漫细小光点,直至妊娠足月时,回声逐渐增强,并于其间可探及散在或密集的线状、片状、环状强回声或无回声区。 2.观察内容及正常范围: (1)胎盘厚度:正常厚度为2~4cm,一般不超过5cm。 (2)胎盘位置:胎盘可位于子宫壁的任何一侧。 (3)胎盘成熟度:超声检查以绒毛膜、胎盘实质及基底层回声变化来判断胎盘的成熟度,胎盘成熟度常被分为四级。 级别:绒毛膜板??胎盘实质??基底层 0级:平直光滑线状回声??均匀分布的点状回声??无增强回声 Ⅰ级:稍有波浪样线状回声??散在分布的点状回声??无增强回声 Ⅱ级:明显波浪状,切迹伸入胎盘实质,未达基底层??散在不均匀点状强回声??线状强回声 Ⅲ级:显著切迹伸入胎盘实质,达基底层??环状强回声,散在无回声区??大而融合的强回声 第一节??肝脾超声检查测量方法与正常值 一、操作手法 1.体位 (1)平卧位:最常用。 (2)左侧卧位:是一个必要的补充体位。 (3)右侧卧位:显示左外叶特别有用。 (4)坐位或半卧位。 2.探头部位 可分为右肋下、剑突下、左肋下、右肋间四处 二.肝脏右叶最大斜径 1.测量标准切面:以肝右静脉和肝中静脉汇入下腔静脉的右肋缘下肝脏 斜切面为标准测量切面。 2.测量位置:测量点分别置于肝右叶前、后缘之肝包膜处,测量其最大垂直距离。 3.正常参考值(c

文档评论(0)

ccx55855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