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项目1:含油废水处理工程设计 1、水体污染的原因分析 (1)水体污染的来源 (2)水体污染的类型 (3)水体污染的原因 (4)水体污染的危害 2、水质指标的确定 (1)物理性指标 (2) 化学性指标 4 、典型生活污水水质指标 COD : 150-400mg/l BOD5: 50-200mg/l SS : 100-200mg/l TN : 10-40mg/l TP : 3-10mg/l 温度: 10~25℃ (3)生物性指标 1、进水水质 2、排放标准 (1)水环境质量标准 (2)水污染物排放标准 3、技术规范 1、水污染防治的原则 2、水污染控制技术分类 3、污水处理程度 1、筛滤 (1)格栅 格栅的种类——以间距分类 平面栅条式格栅的计算 回转式格栅的计算 格栅的运行维护 及时清渣,保持格栅通畅。 调节栅前的流量调节阀门,保持过栅流量合适。定期检查渠道的沉砂情况,及时清砂。 经常查看格栅除污机运行情况。检查:有无异常声音、栅条是否变形,定时加油,及时调整、调换。 卫生与安全:污水中污染物分解产生臭味,注意通风,防止中毒;及时清走栅渣,经常清洗地面;禁止明渠地面漫流。 分析测量与记录:记录每天的栅渣量,计算格栅拦污效率,分析格栅是否正常运行。 (2)筛网 *若废水呈酸性或碱性时,筛网的设备应选用耐酸碱、耐腐蚀材料。 *运行过程中合理控制进水流量,做到进水均匀,减少进水口来料对筛面的冲击力,延长筛网使用寿命。 *通过试验确定筛网截留微粒大小。 *定期冲洗筛网,确保网孔通畅。 1、沉淀基本理论 (1)沉淀类型 (2)悬浮物在静水中的沉淀过程 2、沉砂池设计 (1)平流式沉砂池设计 (2)曝气沉砂池设计 (3)旋流沉砂池设计 1、理想沉淀池的沉淀原理 2、沉淀池设计 (1)平流式沉淀池设计 (2)辐流式沉淀池设计 (3)竖流式沉淀池设计 (4)斜管(板)沉淀池设计 (1)平流式隔油池设计 (2)斜板式隔油池设计 (3)简易隔油池设计 任务十:过滤池设计 任务十一:过滤设备选型 任务十二:含油污水处理工程设计 作业 某电镀废水处理站综合废水处理量Qmax为100m3/h,试求斜管沉淀池的各部分尺寸。 沉淀池设计 四种沉淀池在污水处理中的应用比较 * 任务八:隔油池设计 功能: 通过自然上浮法去除废水中的浮油 隔油 原理: 油比水轻 油在水中存在状态:浮油、分散油、乳化油、溶解油。 浮油:油珠粒径大于100μm,自然上浮去除。 分散油:油珠粒径10-100μm,自然上浮去除。 乳化油: 0.1-10μm,气浮去除。 溶解油:生化处理或化学氧化去除。 油的存在状态 基本概念 隔油处理基本概念: 粗粒化 coalescence of oil water:指利用油水两相对聚结材料亲和力的不同,使微细油珠在聚结材料表面集聚成为较大颗粒或油膜,从而达到油水分离的过程。 一级除油处理 primary treatment of oil wastewater:指采用隔油池进行油水分离的处理阶段。 二级除油处理 secondary treatment of oil wastewater:指采用气浮、粗粒化、板结、过滤等方法或组合工艺进行油水分离的处理阶段。 平流式隔油池 隔油池类型 简易隔油井 斜板式隔油池 原理:类似与平流式沉淀池,具有除油、除渣功能。 优点:结构简单、管理方便、除油效果好。 缺点:池体庞大、占地多。 平流式隔油池 平流式隔油池设计 《含油污水处理工程技术规范》(HJ580-2010)规定: 1、含油污水应该以基本无冲击状态进入隔油池进水配水间,进水配水间的前置构筑物出水水头应小于等于0.2m; 2、进水配水间应为垂直折流式,二室配置,二室隔墙下部 0.5m悬空;第一室下向流,第二室上向流;第二室与隔油段用配水墙间隔; 平流式隔油池设计 3、进水配水墙配水孔应设置于水面下0.5m,池底上 0.8m处。配水孔孔口流速应为 20-50mm/s; 4、含油污水在隔油段的计算水平流速应为2-5mm/s; 5、单格池宽应小于等于6m,隔油段长宽比应不小于4; 6、隔油段的有效水深应小于等于2m,池体超高应小于等于0.4m; 7、隔油段后应接出水间,出水间为单室配置。出水间与隔油段以出水配水墙间隔,以隔油段出水堰保持隔油段液面。隔油段之后接集水槽和出水管; 平流式隔油池设计 8、出水配水墙配水孔应设置于水面下0.8m,池底上 0.5m处。配水孔孔口流速应为 20-50 mm/s;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