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3种群的数量波动及调节资料.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 * * * ①条件: 资源无限、空间无限、不受其它生物制约 起始增长很慢,但随着种群基数的加大,增长越来越快。 1、“J”型 ②特点: 时间 种群数量 ③数学模型: Nt=N0×λt 增长率 λ-1 若λ1 增长速率 某岛屿引入外来物种野兔,研究人员调查了30年间野兔种群数量的变化,并据此绘制了 值变化曲线(右图)。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 A.第1年至第5年间野兔种群数量保持相对稳定? B.第5年起野兔种群数量开始下降? C.第15年至第20年间野兔种群数量呈“J”型增长? D.第20年至第30年间野兔种群数量增长率为0 D 2、“S”形 ①条件: ②特点: ③数学模型: 资源有限,空间有限,受到其它生物制约。 起始呈加速增长,K/2时增长最快,此后便开始减数增长,到K值便停止增长或在K值上下波动。 增长速率 t2 灭鼠 捕鱼 放牧 增长率 探究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动态变化 1、提出问题:(用问句) 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的数量是怎样随时间变化的? 开始在资源和空间无限多的环境中,酵母菌呈J型增长 ,随着时间的推移环境中资源和空间逐渐变得有限,代谢废物的积累,酵母菌呈S型增长. 2、作出假设: (用陈述句) 一、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动态变化-抽样检测法 1.实验目的:了解在 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动态变化规律。 2.实验方法:学习用 进行酵母菌细胞计数的操作方法,学习 的使用方法,找出酵母菌细胞数量变化与其 之间的关系。 封闭环境 血细胞计数板 浑浊度 比浊计 计数 3、实验步骤: 培养液配制 灭菌 接种 培养 培养条件,28℃,连续培养7天 防止杂菌干扰,造成试验数据错误 随机取样,多次计数,取平均值 大方格 中方格 小方格 计数室 平台上有九个大方格的方格网,中间大方格为计数室 计数室放大 血球计数板是一种专门用于计算较大单细胞微生物的一种仪器。一个特制的可在显微镜下观察的玻片 对人体内红、白细胞,及细菌、真菌、酵母等微生物的计数 每大方格面积为2mm×2mm, 厚度为0.1mm ,则每大方格体积为0.4mm3 1毫升=1cm3=1000mm3 每毫升体积内的细胞数=每大方格内的细胞数×﹍﹍﹍ 2500 计数具体步骤? a.适当稀释,计数总数以300左右为宜(1mL酵母菌培养液+9mL无菌水) b.取洁净的血细胞计数板一块,在计数区上盖上一块盖玻片。倒转试管数次用滴管吸取少许菌液滴入血细胞计数板。 c.观察及计数。静置片刻后显微观察 计数顺序:左上→右上→右下→左下。 g.冲洗血细胞计数板,洗净后自行晾干 第1天 第2天 第6天 第7天 前后的自身对照 1/2 注意事项 每天计数酵母菌数量的时间要固定。 结果的记录最好用记录表格 菌数 时间 (天) 次数 起始 1 2 3 4 5 6 7 1 2 3 … … … … … … … … … 平均 探究实验设计时要遵循的原则: 科学性原则、可行性原则、对照原则、 单一变量原则和平行重复原则。 一定体积培养液中微生物种群数量变化规律属于封闭环境中种群的数量变化,不同于开放环境中的两曲线模型,它因后期无外源物质和能源的补充,其数量变化“S”形曲线多了一个衰亡期。 影响酵母种群增长的因素可能是什么? 可以是外界的环境因素,如温度、PH值、溶氧量等,也可以是酵母菌自身内在因素,如菌种的差异、接种时间、接种量的多少等。 调整期 对数期 稳定期 衰亡期 出生率死亡率 出生率≈死亡率 出生率死亡率 由于出生率和死亡率的变动和环境条件的改变所引起的种群个体数量随时间的变化。 一、种群数量的波动性 * 环境容纳量是种群数量的平均值,实际的种群数量在这个平均值的上下波动。 K 非周期性波动 周期性波动 ——大多数 (如一些生物随气候变化而表现) (如一些生物因食物关系而表现) 两波峰之间相隔的时间不相等 两波峰之间相隔的时间相等 ——高纬度环境 欧洲灰鹭在1928年—1977年的变化 时间 数量 寒冬 寒冬 连续暖冬 温度 东亚飞蝗在我国上千年的数量变化 水分 旅鼠种群数量变化 时间 种群数量 雪兔 猞猁 雪兔和猞猁的数量变化 1860 1870 1、外源性调节因素——非生物因素 二、种群数量的调节---相对稳定性 ——生物种间因素 2、内源性

文档评论(0)

335415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