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冯雪峰对丁玲的支持 1931《水》 《关于新的小说的诞生——评丁玲的〈水〉》 1947《从〈梦珂〉到〈夜〉——〈丁玲文集〉后记》 1952年《 〈太阳照在桑干河上〉在我们文学发展上的意义》 丁玲对雪峰的怀念 “我最纪念的是也频,而最怀念的是雪峰。” 1976年雪峰去世后,写《悼雪峰》 作家的一生,最可贵的是有人对他的创作表示关心和热情,特别是在经受着冷淡、排斥、压制的命运时。 雪峰是最了解我的朋友之一,是我文章最好的读者和老师,他是永远支持我创作的。 我们的友谊是难得的,是永远难忘的。 3.丁玲一生中的另两个男人 1931-1936:欲说还休的隐痛——冯达 1942-1986:患难与共的伴侣——陈明 1942年 丁38 陈25 ?四、艺术特征 最主要的艺术特色是大胆、细腻的心理描写。运用内心独白等抒情技巧,大胆真率而又细致入微地揭示出莎菲内心深处心理与生理、理智与情感等各方面的矛盾。 日记体小说:日记内部单元的交替、不连贯性,省略掉不必要的情节交代、强化心理活动等等。 秀美的语言和委婉细腻的笔致中渗透着浓郁的情感,创造了散文诗般的意境。 四、思考题 1.结合作品,分析小说是如何描述莎菲形象的意义及其自我成长的? 2.联系自身的阅读背景,思考“日记体”在五四时期小说中被广泛应用的原因。 左联五烈士 指柔石、胡也频、殷夫、李伟森、冯铿五位 左翼革命作家。1931年2月7日他们被国民党反动派同时杀害于上海龙华。其中以柔石的小说和殷夫的诗歌所产生的影响较为突出。 “左联”五烈士 左联五烈士:柔石、殷夫、 李求实、胡也频、冯铿。 丁玲《莎菲女士的日记》 一、作家简介 丁玲:原名蒋伟,字冰之,湖南临澧县人。现代著名作家,中国现代女性主义文学先驱。 (1904—1986 ) 早年丧父,母亲余曼贞刚毅开明,上过女子学堂,是中国第一代追求“独立人格”的女权主义者,对丁玲影响极大。丁玲的启蒙思想和女权意识可说渊源有自。 1923年,丁玲母女在湖南常德 挑战封建家规,率先剪发,最早就学男校。1921年,在母亲支持下拒绝包办婚姻离乡赴上海,考入共产党人陈独秀、李达等创办的平民女子学校。 1923年夏,经瞿秋白介绍进入共产党创办的上海大学中国文学系,曾参加争取妇女财产权的大规模示威游行 1924转至北京大学等校,与无政府女权主义组织密切接触,参加了1923年开始的玛格莉特·桑格节制生育和性解放运动。 1927年秋,处女作小说《梦珂》,写一个受到五四新思潮影响的女青年从封建家庭出走,闯入社会后历经种种不幸遭遇,最后陷入困境的故事,多少能够看到丁玲自己遭际的影子。 1928年,成名作《莎菲女士的日记》发表,引起文坛极大关注。 1930年加入左联,193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后被国民党逮捕监禁三年,1936年出狱后赴延安,一度身居高位,屡经宦海浮沉。 抗战时期的丁玲 毛泽东赠词《临江仙》 从1955年起,先后被划为“丁、陈(陈企霞)反党集团”、定为“右派”、流放北大荒、投入秦城监狱。1979年平反,重出文坛。 1927年与胡也频在北京 1975年与陈明,秦城监狱出狱后首次合影 丁玲作为现代女性文学的重要作家,其创作道路可视为现代女性文学成长的一个典型范例。 主要作品与创作分期 加入左联前:短篇小说集《在黑暗中》(1928)、《自杀日记》(1928)、《一个女人》(1930) 左联时期:中篇小说《韦护》(1930)、短篇小说《一九三〇年春在上海》、短篇小说集《水》(1931)、《夜会》(1933年),长篇小说《母亲》(1933) 延安时期的短篇小说集《我在霞村的时候》(1944)、《一颗未出膛的枪弹》(1946),长篇小说《太阳照在桑干河上》(1948)等。 二、《莎菲女士的日记》 最早发表于1928年2月号的《小说月报》,是丁玲继《梦珂》之后的第二篇小说,引起当时文坛极大震惊。作家获得更大声誉的同时,也因莎菲这一人物形象饱受争议。 1.思想内容: 整篇小说以日记体(共34篇)的形式,呈现了“五四”落潮后、一个知识女性孤寂与窒息的日常生活图景。 2.人物形象 恋爱中的“三角” 凌吉士与苇弟 凌吉士: 苇弟: 高贵、丰仪、骑士风度,卑劣灵魂 懦弱、无能、好哭泣、女性化 莎菲女士 病痛(肺)、敏感多疑、怪癖狷傲、寂寞苦闷、性的苦闷 1.具有独立的女性意识,在追求爱情中处于主动地位 2.敢于面对自我,赤裸地表露自己的内心。 意义:作为一个“清醒的痛苦者”,莎菲生动地折射出时代剪影:五四个性解放已随历史流逝,只剩下凄厉的哀伤和疲惫 人物与真、善、美 莎 菲:真 苇 弟:善 凌吉士:美 其次,丁玲笔下的莎菲已不仅是社会人,而是有着明确的自然背景与生理前提的女性生命个体。 在追求爱情的过程中,莎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