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大开发”的代价.docVIP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西部大开发”的代价

“西部大开发”的代价 如今很多中国人正在为“西部大开发”神魂颠倒,似乎终于等来了可以实现“腾飞”梦的时机。其实西部开发不是今天才开始,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新疆人简称其为“兵团”)就是五、六十年代开发新疆的典型。 上一次西部开发 那次开发也可以被冠以“大”字,所谓“力度”不亚于今天。资金投入以今天概念衡量可能不算多,但那时社会的最大资源是人力,从这种资源衡量,投入是相当巨大的。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最初由十几万解放军官兵就地转业组成,随后由政府组织内地劳动力迁入而不断扩大。1956年仅河南一省就有5万青年被送到兵团。从1957年到1966年,兵团职工人数由万人增长到万人。其中国家有组织地大批调入的有:1959-1960年,安徽、江苏、湖北三省的青壮劳动力近10万人;1963-1966年,上海、天津、北京、武汉、浙江、江苏的青年学生12万人;还有复员士兵和转业军官8万人;饥荒时期“自流”入疆的21万人;职工子女9万人;以及12万名交由兵团“劳动改造”的犯人,刑满后大部分留在兵团。到1966年,兵团的职工加上家属,人口总数已达到万人。 这一百多万的移民是什么概念呢?当今举世闻名的三峡工程移民数量是114万,大部分是就地安置,需要的资金在1000亿元以上,占三峡工程经费总数近一半。移民新疆比三峡移民路途远得多,当年的交通比现在又差得多,相对而言,付出的代价不会比今天小。包括一些现在难以想象的问题,如为了给最初留在新疆成为生产建设兵团的十几万军人成家,曾组织大批内地妇女进疆。仅1954年一年,山东就在“建国立家”名义下送进兵团6531名妇女。那些妇女的故事是什么,后来的命运如何,足以让人遐想。但仅从当时政府对西部的“投入”来衡量,“力度”由此可见。 再从所谓“政策倾斜”的角度看,虽然政府对兵团从人力物力上进行了大量投入,但是并不要求回报。在兵团建成并且已经可以自给之后,政府每年仍然给兵团拨款而不要求兵团上缴利润。每年拨款的节余和兵团自己的赢利都留给兵团扩大再生产。从1958年到1966年,政府给兵团拨款亿元,兵团自己赢利亿元。以当时的货币价值算,兵团得到的近20亿元超过现在的200亿元。政策的“倾斜”程度未必今天能够达到。 那一次开发,经济成果十分突出。这样一些数字可以说明:今日兵团总人口240万,职工90万6千人,现有耕地、果园102万公顷,这占今日新疆百分之三十的耕地和果园,完全是兵团在沙漠戈壁上开垦出来的;1997年,兵团生产出整个新疆粮食产量的%、棉花产量的%、油料产量的28%、甜菜产量的43%;同年工农业总产值达到220多亿元;年出口7000多万美元;兵团有2800多个工业企业,拥有两万多辆汽车。它还在原本一无所有的戈壁滩上建起了一系列新兴城市,其中一些已进入新疆最重要的城市之列。 绿洲与水 那次西部开发集中体现在出现大片“绿洲”——即沙漠地区适于农业和人类居住之地。1949年,新疆的绿洲只有万平方公里,今天则达到万平方公里。增加的绿洲全是人造的,其中相当一部分出自兵团。兵团人爱夸耀自己“头顶蓝天,脚踏荒原,用一双手在大漠戈壁上开辟出绿洲”。不错,勤劳的手确实起了很大作用,但是比手更重要的是另一个条件——水。 新疆的大部分地区严重干旱,只是一些源远流长的大河两岸那些念珠状、条带状的绿洲内可以从事农业。不过天然绿洲一般早为土著居民占据,且人口密度相当高,不可能再有外来人插足之地,所以兵团要想开发新疆,只能靠自己从无到有造出新的绿洲。 造绿洲首先要做的是开河挖渠,把水引到适合开垦的地区,那里才能成为耕地和人的定居点。在渠道引水的过程中,一般仅沿途渗漏就得损失一半水量。引了水并不能马上种庄稼,还要改良土质。新疆的土地多为盐碱地,农作物无法生长,因此首先要去掉土壤中的盐碱。兵团用的方法称为“淹灌洗盐”,即把土地用水反复浸泡,使土壤含水量饱和后下渗,将耕种层中的盐碱带到土壤深层。这种方法的用水量可想而知,每亩地仅洗盐用水就得数千立方米。土质改好后进行种植,所有农作物生长需要的水只能靠灌溉。那时的灌溉实行所谓“大水漫灌”,即靠毛细渠道把水引进农田每一条田垄。这种灌溉方式每亩耗水至少也得上千立方米。 这样一种大量耗水的引水、洗盐和灌溉方式,造成耕作区地下水位上升,在一定时间以后,又会把洗盐时压到土壤深层的盐碱顶托上来,使其随地面蒸发回升到土壤表层,造成“次生盐渍化”。这种时间有时短到2-3年,被开垦的土地就无法再用,不得不弃耕搬迁。于是又重新找地方开渠引水、淹灌洗盐、大水灌溉,开始一个新的轮回。仅50年代,兵团由于次生盐渍化而弃耕的土地面积就累计近200万亩。那些弃耕土地开垦前本是有植被的,开垦过程把植被铲除一光,弃耕后就只能变成沙漠。不过那时的兵团人并不在乎,地有的是,水有的是,只要有勤劳的手,似乎就可以无穷无尽地开垦,至于沙漠化

文档评论(0)

daoqqzhuan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