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算法合集之《浅谈类比思想》.docVIP

  1. 1、本文档共1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浅谈类比思想 长沙市长郡中学周戈林 【目录】 摘要 2 关键字 2 正文 2 引言 2 常见的类比模式 3 具体事物类比抽象模型 3 相似算法之间的类比 6 图形类比数式 8 总结 10 感谢 10 参考文献 10 附录 11 【摘要】 信息学是一门变幻莫测的艺术,它包含着海量的知识点。我们不能奢求掌握所有的知识,只能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尽可能的把不熟悉的问题转化为熟悉的问题。类比思想,就是一种非常优秀的转化方法。本文尝试诠释一些常用的类比模式。 【关键字】 类比思想 模型 算法 理性认识 【正文】 一、引言: 类比是最有创造力的一种思维方法。它关注两个对象在某些方面的相同或相似,从而推测它们在其它方面也可能存在相同或相似之处。举例来说,我们在小学一年级学到正确的握笔方法是笔杆放在拇指、食指和中指的三个指梢之间食指在前,拇指在左后,中指在右下,食指应较拇指低些,手指尖应距笔尖约3厘米。笔杆与作业本保持六十度的倾斜,掌心虚圆,指关节略弯曲。’具有性质P’(P与P’类似); 对象A’可能具有性质Q’(Q与Q’类似)。 拿握笔来说,铅笔(对象A)笔杆比较细(性质P),所以我们采用上述“笔杆三个指梢之间’)笔杆也比较细(性质P’),所以我们采用同样的方法握笔(性质Q’)。很幸运,这次类比是正确的,我们成功地学会了写字。 但有些时候就没那么幸运了,譬如说,当面对一支毛笔时,以上的握笔方法写出的字就会产生相当的幽默效果。为什么我们的握笔方法面对毛笔失败了呢?这是因为毛笔是软笔,并且笔杆粗细不同,因此类比失败了。正确的握毛笔方法是用拇指和食指捏住笔的上端,用中指和无名指活动笔的下端,小指随无名指自然活动’具有性质P’; 对象A’具有性质Q’和关系R’。 具体到握毛笔这个例子,铅笔(对象A)是笔(性质P),并且是硬笔(关系R),需要用三根手指托笔(性质Q)。而毛笔同样是笔(性质P’),但却是软笔(关系R’),只需要两根手指夹笔(性质Q’)。这种类比形式考虑到了性质之间的关系,因此准确性提高了。 总结一下对握笔的研究:第一次握笔类比关键在于铅笔和钢笔恰好都是硬笔,因此其成功具有偶然性,它是基于直观上的感性认识,称之为简单类比;第二次握笔类比注意到铅笔与毛笔的不同点,其成功带有某种必然性,它是基于逻辑上的理性认识,称之为科学类比。在信息学竞赛中需要的类比,往往是科学类比。 下文将试图论述一些常见的类比模式:具体事物类比抽象模型;相似算法之间的类比;图形类比数式。 二、常见的类比模式: 2.1具体事物类比抽象模型: 这是一种最常见的类比。现实事物不是严格的数学模型,在研究它们的过程中必须根据需要提炼相应的数学模型,否则便失去了建模的意义。在建模中要联想具体事物的固有属性和抽象模型的独有特点,才能恰如其分地建立模型和解决问题。 举例来说:研究地球的公转可以把地球看成质点,这是因为相对于公转半径来说地球半径极其微小,可以忽略。但是研究地球的自转时又不能忽略地球半径,这是因为地球半径比起质点来又远远大得多了。 从下面这个例子也可以看到,建模的角度不同,效果便截然不同。 例一:山顶问题 题目描述 奶牛成群、土地众多的FJ有一个地形狭长的农场,农场被分成了n块土地,n不超过1000。这些土地位于一条直线上,并从左到右编号为1至n。每块土地的面积都相同,但是高度不一定相同。每块土地都拥有一个海拔高度值,这个值不超过1000000。如果一段相同高度土地的两边都比它低或者是农场的边界,那么这段土地将被称之为“山顶”。FJ希望通过搬走泥土来降低某些土地的海拔高度,使“山顶”的数目不超过k,其中1≤k≤25。在这一前提下,FJ希望搬运的泥土体积最小,也就是所有的土地减少的高度和最小。 解法分析 题目中要求了一个很奇怪的“削平山顶”的任务。一个或几个“山顶”往往由一个“山脊”支撑。值得注意的是,“山顶”被削平后有可能会使“山脊”变成“山顶”。 从解题的一般感觉上看,这似乎是一道动态规划的题目,尝试着用动态规划来解这道题目。根据一般的状态设计方法,我们用f(i,j)表示前i块土地留j个“山顶”的需要搬走泥土的最小体积。但是光用这两个值无法完全描述出当前土地的高度,因此也无法得知它们对以后状态的影响。为了能准确表述土地的高度,我们需要记录一个描述高度的序列集合,但存储这个集合的费用是让人无法忍受的。 换一种思维看问题,不妨把整个农场180度翻转,使“山顶”朝下。以下是翻转样例得到的图形: 一块土地按照高度被剖分成了最多n个层面,每个层面按照高度被染成了不同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fCxbdJPVdS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