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电热管排布示意图 3、炉堂宽度确定: 管状辐射元件由于在发热部分,沿管长方向的分布温度不均匀,两端辐射热量小,制品受热不均匀,为了保证炉堂边缘食品的辐射效果,达到整体炉堂烘烤均匀一致,炉堂宽度要比食品排列的宽度大些,一般超出100-150mm,即 B=b+(100~150) B-炉宽度(mm) b-食品排列宽(mm) 4、炉体的长度 L L总 L1 L1 隧道炉的炉长主要取决于生产能力,烘烤时间及输送装置的运行速度 1、根据生产能力确定炉长 烤炉的总长L总,由入炉端L1、加热区L和出炉端L2三部分组成。即:L总=L1+L+L2(M)其中L1、L2由炉体结构确定,而L可由生产能力计算得出: L= (m) ? 式中:G-生产能力(kg/h) t-烘烤时间(min) M-每公斤制品块数(块/kg) R-炉带纵向每米长度上制品排数(排/m) N-炉带横向宽度上制品个数(个) η-机械效率 2、根据成型机输出成胚速度和烘烤时间来确定炉长。 隧道炉一般与成型机械配套使用,组成连续生产线,因此要求炉排的传送速度必须与成型和生胚速度同步,则炉长为: L总=L1+L+L2 其中:L=V.T V-运输装备运动速度(m/min)(根据成型机输出能力而定。) T-烘烤时间(分)(烘烤时间与生胚配方、辐射强度、吸收系数、辐射距离、炉内温度等因素有关。一般通过实验或根据经验确定。) 炉长的选择还需注意的两个问题 ①、应与前级成型机相匹配,同时还应根据车间面积大小和布置确定长度。 ②、烤炉越长,产量越高,但炉体越长,载体运行速度越快,易产生跑偏,因此需综合考虑炉长及速度。 为了适应不同品种的需要,烤炉的传动机轴,常设有无级变速装置。在烤炉长度确定的条件下,通过调节速度来改变物料在炉内的停留时间,以取得好的焙烤效果。 例:设计一台生产能力为1400kg/h,网带宽1m的饼干烤炉。 已知:烘烤时间为4min,每公斤为200块,带枞向每米上饼干19排,横向宽度上为19块,成品为0.9,确定炉长。 解:L= 若取L1=L2=1m 则总长L=1+1+58=60m (三)炉体的保温 理想的保温效果,在烤炉正常工作时,炉外壁的温度不高于50℃。 为了提高热效率,减少热损失,所以在设计时应考虑以下几个问题: ①提高炉壁热阻。 ②加强炉内壁反射,减少辐射损失。 ③加强炉体密封,防止不必要的反射损失与对流损失。 ④尽量减少炉体尺寸和重量,以减少散热面积和自身蓄热。 ㈠、保温材料选择 炉体保温效果好坏,与保温材料性质有很大关系。一般说,导热系数小于0.2kcal/m2.h.℃的材料称为保温材料。 设计时应尽量选用容重轻、导热系数小的保温材料。 中、低温(600℃以下)隔热效果好的保温材料有:石棉、硅藻土、蛭石、矿渣棉、膨胀珍珠岩和耐火纤维等。 ㈡、保温层厚度的确定 保温层的厚度通常是利用平壁导热原理进行计算。其计算过程在化工原理中讲过。 在实际中炉体各个部分保温层的厚度不同,因为在炉内热气流是上升的,所以一般顶部的厚度比两侧和底部厚,具体尺寸可根据结构选择。底部为100-150mm,两侧为200-250mm,顶部为250-300mm。 (四)炉体密封 需要密封处 (1)每节炉体的接合部,通常采用有弹性密封垫。 作用:密封;缓冲炉体的热胀冷缩 (2)电热管道管处密封 密封处:炉门口,通常采用耐热硅橡胶 密封处 B、加热系统 辐射距离的确定 辐射距离是指管状元件的中心或板状元件的辐射涂层到烤盘底部或钢带上表面之间的距离。距离的大小直接影响远红外的辐射温度,还影响炉堂尺寸。根据照度定律可知,辐射能量的大小与距离的平方成反比,但在制作较好的炉堂中,由于多次反射其辐射能量与距离的1.25-1.5次方成反比。 总之,辐射强度随距离增加而衰减,距离越近,强度越大,辐射面小,加热效果越好。但辐射温度分布的不均匀性越显著,从而会因加热不均匀而影响产品质量。距离越大则与上情况相反,但辐射强度的分布趋向均匀。 辐射元件的间距确定 管状辐射元件的温度分布情况 当辐射距离不变时,只改变热元件间的距 离,温度场分布将发生变化。 热元件间距越小,温度分布越均匀,且温度越高; 热元件间距越大,温度分布越不均匀,且温度降低 管状元件的一般取:150-250mm * * 班级:食科13-4班 组别:第 五 组 成员: 引入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浙江省重点中学协作体2016届高三第三次联考化学试卷Word版含答案资料.doc
- 浙江新高考地理答题模版资料.doc
- 浙教版九年级6分支结构资料.ppt
- 浙教版九上科学第一章物质的变化详细知识点和笔记资料.doc
- 浙教版科学2015年中考复习《中考拐点》第2课时生物体的结构层次资料.ppt
- 浙教版科学2015年中考复习《中考拐点》第29课时空气、氧气、二氧化碳(一)资料.ppt
- 浙教版科学2015年中考复习《中考拐点》第38课时实验基本技能资料.ppt
- 浙教版科学九年级上册第一章第5节《酸和碱之间发生的反应》课件(共24张)资料.ppt
- 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上册第一章科学入门复习资料.ppt
- 浙科版教材第三章-细胞与能量课件资料.ppt
最近下载
- 2022年版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pdf
- 泸州白酒产业园区基础设施及公共服务配套设施改造项目—污水处理厂扩建工程项目环境影响报告.docx VIP
- 鼎捷SCM功能介绍.pdf VIP
- 深刻把握东西部协作和对口支援的丰富内涵与重大意义.docx VIP
- 机械工程导论.pptx VIP
- 车辆网卡实名登记方案查询.docx VIP
- 数据库系统概论第十一章并发控制.ppt
- 五年级语文下册 第四单元习作 他______了(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下册单元作文讲练(统编版).docx VIP
- 48号文要求编制的塔吊安拆专项施工方案.doc VIP
- 鼎捷MES软件操作手册-产品流程管理文档.docx VIP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