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4苏州夫妻拼装昊海生科豪赌
苏州夫妻“拼装”昊海生科 豪赌IPO2012年07月30日13:47周末金证券 5年买下三家公司玩起“人皮修复”上海昊海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称“昊海生科”)号称掌握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等药物的生产技术,并计划以此“叩开”创业板的大门。《金证券》记者发现,该公司不仅在“人皮修复”上有建树,在突击并购、包装上市的资本运营中,更是技术了得。苏州老板蒋伟通过一系列资本操纵,先后收购了两块国有资产和一家私企,成功组建了“高科技”医药公司——昊海生科。从建立“空壳”公司,到包装成医药新秀推向资本市场,他仅用了5年时间。蒋氏帝国“辈分”有点乱7月16日,昊海生科在证监会网站预披露了其IPO招股书。蒋伟(持股38.83%)与其妻游捷(持股24.00%)共同为公司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据悉,蒋伟是苏州吴中人,历任上海平安针织服装厂厂长,上海东元精细化工有限公司执行董事和昊海化工执行董事,经营的事业和生物医药并无多大关联。《金证券》记者注意到,蒋伟的投资版图中,多以化工企业为主。而昊海生科却是一家生产创面修复、止血、防粘连等生物医用材料的医药类企业,其核心技术为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等药物的生产技术。公司此次上市的三大募投项目中,就有外用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扩产新建项目。据招股书披露,蒋伟夫妇直接或间接控制的其他企业包括昊海化工、上海昊洋化工有限公司、上海联合气雾制品灌装有限公司、上海东元精细化工有限公司、上海海锡聚氨酯制造有限公司、昊海科技(长兴)有限公司、昊海集团有限公司等11家公司。然而奇怪的是,昊海生科的上述说辞与公司官网相左。昊海集团官方网站显示,“昊海集团是以生产聚氨酯材料和气雾剂产品为核心的民营科技型企业。集团拥有三家公司:上海昊海化工有限公司﹑上海东元精细化工有限公司和上海海锡聚氨酯制造有限公司。”而昊海生科招股书却声称,“昊海集团成立于2006年5月30日,注册地为香港。截至招股说明书签署之日,昊海集团有限公司除持有昊海科技(长兴)有限公司49%的股权外,未开展其他生产经营活动。”公司招股书和官网显示的公司控制关系如此不一致,究竟谁在说假话?拼装合体的高新药企蒋老板家大业大,通过一系列高超的资本运作,他在短短五年内“拼装”一家医药新秀并推向资本市场的财技,令人叹服。《金证券》记者注意到,作为医药类生产企业的昊海生科,组建时间并不长,其前身昊海有限成立于2007年,实际为一空壳公司。2007年1月19日,上海昊海化工有限公司(蒋伟持股80%)和蒋伟分别以货币出资1800万元和200万元,设立昊海有限。但实际上,公司股东实际出资仅400万元,直到2008年12月9日,剩余的1600万出资额才缴足。作为账面只有400万元的“空壳”公司,昊海有限如何摇身一变成为“医药新秀”?招股说明书显示,昊海有限成立时未实际开展生产、经营活动,主要资产为股东实缴的400万货币资金。2007年4月,昊海有限并购了松江生物制药厂,最终收购成本为3300万元;2007年12月,昊海有限受让了上海其胜生物100%股权,价款合计5498.89万元;第三家收购的是民营企业上海利康瑞生物工程有限公司,成本支出最终为1780万元。收购上述资产,昊海有限总计花费大概在1.05亿元,花时约两年。2010年8月2日,昊海有限整体变更为昊海生科,冲刺上市。2011年,昊海生科实现账面每股收益0.68元,如能顺利过会,按照创业板平均45倍的发行市盈率测算,发行价或在22.95元/股,总市值将达36亿元。仅用5年时间,就通过资产收购拼装成上市公司,公司价值翻了30余倍,昊海生科当初的收购可谓超级划算。巧取国资财技了得回顾昊海生科的成长史,账面资金只有400万元的昊海有限,究竟是怎样撬动亿元资金收购三家药企的?《金证券》记者注意到,昊海有限成立后,第一个收购的是华源生科旗下的松江生物制药厂资产。华源生科实际控制人为国资委,松江生物制药厂实际为国有资产。资料显示,松江生物制药厂成立于2005年7月22日,主要从事透明质酸钠凝胶、玻璃酸钠注射液和外用冻干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的生产、销售。因华源生科和松江生物制药厂生产经营困难,2007年,华源生科计划将松江生物制药厂资产进行处置。当年4月29日,昊海有限增资5242.13万元,华源生科以松江生物制药厂整体资产认缴增资3242.13万元,蒋伟认缴200万元、昊海化工认缴1800万元。一个月后,2007年5月31日,华源生科便将其所持昊海有限44.77%的股权在上海联合产权交易所公开挂牌转让。最终,昊海化工以3300万元的挂牌价摘得这部分股权。根据上海东洲资产评估有限公司出具的资产评估报告,截至2007年5月31日,昊海有限净资产评估值只有3609.69万元,主要原因就是股东昊海化工及蒋伟尚有3600万注册资本未缴纳。由于账面资金“亏空”,20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