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古代史检测.docVIP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5古代史检测

中国古代史七年级部分 满分:100分 时间:50分钟 第I卷 选择题(75分) 要求:圈出关键字;选项写到题号前边后涂卡 一、选择题:(每小题1.5分,共75分) ( )1、右图的陶制炊具距今约有: A、一百七十万年 B、六七千年 C、四千多年 D、两千多年 ( )2、一代伟人孙中山诗句:“中华开国五千年,神州轩辕自古传”, 反映了我们经常讲的“上下五千年”的历史是从下面哪一人物开始的: A、黄帝 B、炎帝 C、舜 D禹 ( )3、山东地区又称齐鲁,这种称谓源自于古代的什么制度: A、禅让制 B、分封制 C、世袭制 D、郡县制 ( )4、“水旱从人,不知饥馑,时无荒年,天下谓之‘天府’也。”“天府”的由来直接得益于: A、铁器和牛耕的推广 B、都江堰的修建 C、商鞅变法的实施 D、秦朝统一的完成 ( )5、下列诸侯国中,既是“春秋五霸”霸主国家又是“战国七雄”的是 A、齐国 B、晋国 C、 燕国 D、 赵国 ( )6、牛耕的使用开始于: A、春秋时期 B、秦朝时期 C、西汉时期 D、东汉时期 ( )7、从“千耦其耘到个体农耕”这一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石制工具 B、木制工具 C、青铜工具的出现 D、铁器、牛耕的使用和推广 ( )8、《史记》记载的“公作则迟”、“分地则速”现象发生在: A、商朝 B、西周 C、春秋战国 D、秦朝 ( )9、战国时期,商鞅变法的措施中,最能触动奴隶主贵族特权的措施是: A、承认土地私有 B、允许土地自由买卖 C、奖励耕战 D、推行县制 ( )10、“封建亲戚、以藩屏周”反映的政治制度是: A、禅让制 B、分封制 C、郡县制 D、行省制 ( )11、李白诗:“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称颂的是秦始皇? A.统一中国????B.推行郡县制????C.修筑长城????D.抵御匈奴? ( )12、下列有关孔子的说法错误的是 A、曾创办私学 B、主张“有教无类” C、教学时注意因材施教 D、著有《论语》 ( )13、战国时期社会大变革的最主要表现是 A.争霸战争频繁??? B.铁器、牛耕使用??? C.封建制度确立? D.诸子百家争鸣 ( )14、凡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向汉武帝提出这一建议的是 A.李斯 B.主父偃 C.张骞 D、董仲舒 ( )15、山东地区又称齐鲁,这种称谓源自于古代的什么制度 A、禅让制 B、分封制 C、世袭制 D、郡县制 ( )16、公元前21世纪比公元前16世纪 A、晚500年 B、早5000年 C、早500年 D、晚5000年 ( )17、下列典故和晋楚争霸有关的是 A、老马识途 B、 退避三舍 C、 卧薪尝胆 D、 尊王攘夷 ( )18、下列哪次战役结束后,东方六国再也无力抵御秦军的进攻? A牧野之战 B城濮之战 C马陵之战 D长平之战 ( )19、秦统一的原因有: ①统一成为趋势 ②商鞅变法使秦国成为最强的国家 ③长平之战后六国皆无力抗秦 ④“挟天子以令诸侯” A、①②③ B、①②③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 )20、秦朝开创的对后世影响深远的制度是 A、王位世袭制 B、分封制 C、土地私有制 D、中央集权制 ( )21、郭沫若说:“春秋末年以来,蓬蓬勃勃的自由思索的那种精神,事实上因此而遭受了一次致命的打击。”“致命的打击”缘于 A.商鞅变法??B.秦始皇“焚书坑儒” C.陈胜吴广起义? ?D.汉武帝削弱封国 ( )22、史书载:“主父偃说上曰:‘愿陛下令诸侯得推恩分子弟以地,侯之!’于是上从其计。” “上从其计”的目的是 A、吸取秦亡的教训 B、推行儒学教育 C、破格录用人才 D、削弱诸侯国力 ( )23、董仲舒对“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指意不同”的形势,建议汉武帝 A、修养生息 B、独尊儒术 C、削弱诸侯国 D

文档评论(0)

UGvSesardh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