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钢筋施工准备标准化
钢筋工程现场管理
3.1钢筋进场
3.1.1钢材(含钢筋、钢丝、预应力筋、型钢及焊条、焊剂等)应符合国家规范、标准和有关规定。
3.1.2钢筋进场应进行外观检查,应平直、无损伤,表面补的有裂纹、油污、颗粒状或片状老锈。
3.1.3钢筋工程原材料应有入出库管理制度,建立入出库台账。
3.1.4钢筋及有关材料(含钢筋机械连接套筒)应有出厂合格证、出厂检验报告和进场复试报告。若出厂合格证为复印件,应与原件内容一致,注明炉批号、原件存放单位、使用部位、进场数量、抄件人、抄件日期,并加盖原件存放单位公章。进场的每批钢筋的炉牌号(榧子)应收齐全,并应与钢筋的质量合格证对应一致。
3.2钢筋原材管理
3.2.1钢筋堆放场地应硬化,采用C15素混凝土硬化,并设排水坡度;为防止钢筋锈蚀,设置钢筋混凝土地垄墙或枕垫。
3.2.2钢筋堆放应按进场批的级别、品种、直径、外形分垛堆放,妥善保管,并挂标识牌,注明产地、规格、品种、数量、复试报告单编号、检验状态(合格、不合格、待检)等。
3.2.3凡遇有中途停工或其他原因较长时间裸露在外钢筋应加防锈蚀保护。
3.3钢筋原材检验
3.3.1钢筋进场后按现行国家标准《钢筋混凝土用热扎带肋钢筋》、《钢筋混凝土用热扎光圆钢筋》的规定进行复试,钢筋复试合格前禁止使用。必检项目为力学性能和重量偏差检验,检验结果必须符合有关标准的规定。
3.3.2同一牌号、同一炉罐号、同一规格,每60t为一验收批,不足60t也按一批计。不同炉罐号可组成混合批,但哥炉罐号含碳量之差不大于0.02%,含锰量之差不大于0.15%。
3.3.3施工中发现钢筋脆断、焊接性能不良或力学性能显著不正常等现象时,应停止使用该批钢筋,并应对该批钢筋进行化学成分检验或其他专项检验。
3.3.4钢筋调直后应进行力学性能和重量偏差检验,其强度应符合有关标准的规定。采用无延伸功能的机械设备调直的钢筋,可不进行本条规定的检验。
3.4成品钢筋管理
箍筋加工合格后,应在指定地点按照使用部位、规格分类码放,并用垫木垫放整齐,防止钢筋变形、锈蚀、油污。也可悬挂于钢管上,并做好标识,利于使用、检查。
钢筋加工
4.1钢筋配料
4.1.1国家构件配筋图,绘制出各种钢筋形状和规格的单根钢筋简图并加以编号,然后分别计算钢筋下料长度和根数,填写钢筋配料单,根据配料单加工。
4.1.2钢筋的下料长度应结合钢筋保护层厚度、钢筋弯曲、弯钩等规定,然后根据钢筋放样图中尺寸进行加工。
4.2钢筋调直
4.2.1钢筋采用无延伸功能的机械设备进行调直,并根据钢筋直径选用调直模和传送压辊,并正确掌握调直模的偏移量和压辊的压紧程度。
4.2.2钢筋调直过程不应损伤带肋钢筋的横肋。调直后的钢筋应平直,不应有就不弯折。
4.2.3钢筋调直机采用带自动定尺切断功能的调直机,有利于控制钢筋废料率。
4.3钢筋切断
4.3.1钢筋切断配料时,应以钢筋料单提供的钢筋规格、形状和断料长度为依据,在工作台上标出尺寸刻度线,并设置控制断料尺寸的挡板,保证断料尺寸。
4.3.2当纵向受力钢筋接头采用对焊(电渣压力焊、闪光对焊等)或机械连接(套筒挤压、直螺纹等连接)时,采用无齿锯下料,不得用电焊、气焊等热加工方法,保证端头平直,直径椭圆,端部切口无有碍于套丝质量的斜口、马蹄口或扁头。
4.4钢筋弯曲成型
4.4.1受力钢筋
HPB235、HPB300级钢筋末端应做1800弯钩,其弯弧内直径不应小于钢筋直径的2.5倍,弯钩的弯后平直部分长度不应小于根据直径的3倍。
当设计要求钢筋末端需做1350弯钩时,HRB335级、HRB400级钢筋的弯弧内直径不应小于钢筋直径的4倍,弯钩的弯后平直部分长度应符合设计要求。
钢筋做不大于900的弯折时,弯折处的弯弧内直径不应小于钢筋直径的5倍。
500MPa级带肋钢筋,当直径为28mm以下时不应小于钢筋直径的6倍,当直径为28mm及以上时弯弧内直径不应小于钢筋直径的7倍。
位于框架结构顶层端节点处的梁上部纵向钢筋和柱外侧纵向钢筋,在节点角部弯折处,当钢筋直径为28mm以下时弯弧内直径不宜小于钢筋直径的12倍,当钢筋直径为28mm及以上时弯弧内直径不宜小于钢筋直径的16倍。
箍筋弯折处尚不应小于纵向受力钢筋直径;箍筋弯折处纵向受力钢筋为搭接钢筋或并筋时,应按钢筋实际排布情况确定钢筋弯弧内直径。
4.4.2箍筋
除焊接封闭箍筋外,箍筋的末端应做弯钩。弯钩的形式应符合设计要求。
飞抗震设计时,箍筋末端做不小于900的弯钩,箍筋弯后平直段长度不应小于钢筋直径的5倍;对有抗震设防要求或设计有专门要求的结构构件,钢筋弯钩的弯折角度不应小于1350,弯折后平直段长度不应小于箍筋直径的10倍和75mm两者之中的较大值。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标准图集-10J301-地下建筑防水构造.pdf VIP
- 2025辽宁丹东市元宝区社区专职工作者招聘23人笔试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 VIP
- 第14课+明清时期的经济、科技与文化【中职专用】《中国历史》(高教版2023基础模块).pptx VIP
- 文明交通,携手共创——全国交通安全日主题班会-【中职专用】主题班会课件.pptx
- 2024年中国老年人听力损失与助听器应用调研报告.pdf VIP
- 防范酒驾醉驾及黄赌毒.pptx VIP
- 2021年:历年人大附中新初一分班考试数学部分真题.pdf VIP
- 建设单位风电项目专业标准清单.docx VIP
- CJJT261-2017 城市照明合同能源管理技术规程.docx VIP
- GB+39800.1-2020个体防护装备配备规范 第1部分:总则.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