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课先秦儒家与两汉经学
第1课 先秦儒家与两汉经学
一、儒家思想综述
1.儒家思想(孔子思想)产生的背景
(1)儒家学派是乱世求治中产生的学术思想流派
(2)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处在变革、转型阶段,礼崩乐坏、列国纷争,连年战乱
A政治领域变革(分裂到统一,封邦建国制向中央集权制转化)
礼崩乐坏,王室衰微,诸侯争霸,国家分裂,社会动荡;列国进行富国强兵的内政改革
B经济领域变革:
铁制农具和犁耕技术为代表的新生产力把农业经济提高到新水平;井田制崩溃,土地被大量开垦、转让买卖和争夺;各国奖励耕战争策促进自耕农和新型地主产生(他们推动内政改革);私人手工业、商业活跃。社会出现追逐利益、实力竞争的新局面。
C文化领域:百家争鸣,学术思想灿烂活跃
2儒家思想的地位、影响
(1)我国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
儒学地位的演变具体过程:在春秋战国时受到冷遇不受重视,在秦朝遭到打压焚书坑儒,在汉武帝以后逐渐上升为统治思想。由私学提升为官学。
(2)儒家文化(礼乐文化)是我国传统文化最主要部分,影响广泛、深远。
表现在:
A儒学形成一套伦理政治思想体系。中国传统政治、法律、伦理道德、教育、建筑、服饰、习俗等各个领域都受儒家思想影响。
政治:皇帝和中央集权制(大一统);仁政(民本);德治、礼治
法律:以礼入法,维护皇权、等级制度
伦理:“仁”是最高道德准则,三纲五常
教育:儒学、教育、做官相结合,太学、郡县学都以儒家经典为主要研习内容;因材施教等教学方法
生活习俗:建筑、称谓、服饰等各方面都体现儒家提倡的等级森严。
B儒学传到日本、朝鲜等国,对这些国家的发展产生重要影响,形成东亚文化圈(儒家文化圈)。
C儒家经典在新航路开辟后传到西方,受到启蒙思想家的推崇或批判(成为其批判封建专制、天主教会的武器)
D近代洋务运动的中体西用思想、维新思想、新文化运动、中西文化论战等都与儒家思想有关。(维护、利用、批判儒家思想)
E当今社会儒家思想中的精华部分(如道德自律、和而不同等)再度受到重视,成为构建和谐世界、和谐社会的良方(精神财富)
3 儒家思想的内容:
(1)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变化:
孔孟之道—— 两汉经学(儒学经学化、神学化、官学化)—— 宋明理学(儒学理学化、哲学化)
(2 )一脉相承的是:提倡礼制和德政;重视道德自律、伦理纲常
4 孔子的学说为什么称为仁学?
仁——思想核心
克己复礼(礼治、德治)——政治理想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处理人际关系的准则
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对执政者的施政要求
在孔子看来,仁和礼是相辅相成的,“仁”是礼的继承与发展,只有把仁注入礼,礼才能永葆青春(学者樊树志的观点)
孔子把仁作为执政者必须遵循的伦理道德规范和准则。孔子以仁为核心,构建了一个政治伦理思想体系,具有普遍的永恒的价值(如同罗马法治精神,希腊哲学追求真理都具有普世价值)
二、孔孟之道
(一)孔子思想
1.孔孟之道产生的时代背景:同儒家诞生背景
A春秋战国时期,中国社会处在变革、转型阶段 ;礼崩乐坏、列国纷争,连年战乱
B 孔子为解决礼崩乐坏、动荡纷争的社会问题,提出治国救世的主张。
(注意:孔子积极入世、救世,而非消极避世,比较释迦牟尼)
(联系第二次社会大转型时期,为解决列强侵略、君主专制、经济思想落后、百姓困苦问题,实现民族独立、民主政治、民生幸福、国家富强,各派提出不同的济世良方:中体西用、维新进化、三民主义、民主科学、毛泽东思想)
2.孔子的治国救世主张:复礼、仁、义
(1)恢复礼制(复礼):
A内涵(方式):重建周礼的权威,遵循宗法制度的原则,以“礼”的规范约束人们的一切言行,使社会成员安分守己,恪守传统的等级秩序。
B目的:消除人欲横流、名分紊乱的时弊,规范社会秩序、协调人际关系 (看小字)。
孔子认为春秋社会动荡的根源——人们不守本分、出于私欲而争权夺利
解决办法:正名(原因:名不正、言不顺;言不顺,事不成;事不成,礼乐不兴”),即根据宗法制度的原则,辨正礼制等级的名称、名分,使人人明白自己的身份、地位、责任、义务,严守等级秩序(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做到父慈子孝、君仁臣忠——权利、义务都是双向的
(2)提出“仁”的概念
A仁的地位:仁是儒家思想的核心,“复礼”的关键,“仁”是最高的道德准则
B 仁的内涵:“仁者爱人”“克己复礼为仁”等
“仁者,爱人”的内涵:爱人尤其要爱自己的亲人,从最亲近的血缘关系入手,孝顺父母、敬爱兄长,然后由近及远,推而广之( 别亲疏,不同于兼爱、博爱,君主要爱民如子)
C仁(爱人)的目的(理想结果):恢复礼制,实现社会秩序的安定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血透室护士在医疗行为中的职业暴露与职业防护专家讲座.pptx VIP
- 水利工程事故应急方案【精选资料】.doc VIP
- 西奥扶梯XO-9800电气原理图纸.pdf
- 2025年中级注册安全工程师《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考试真题及答案解析.docx VIP
- 配送中食材卫生保障措施.docx VIP
- 国家科学技术学术著作出版基金资助力度与科技学术著作出版成本初探.pdf VIP
- DBJ50T-323-2019 滨江步道技术标准 .docx VIP
- 2025年电竞教育机构运营模式与盈利分析.docx
- 5.2染色体变异课件(共47张PPT)人教版(2019)高中生物学必修2(内嵌音频+视频).pptx VIP
- 【复习资料】00642传播学概论(章节复习要点).doc VIP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