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预防艾滋病教育_培训课件.ppt

  1. 1、本文档共4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下列情况不会传播AIDS 日常生活接触,如:握手、一起学习或工作、一起玩、一起用餐; 食物、水、共用茶杯、马桶垫、游泳池、毛巾或咳嗽、打喷嚏; 蚊虫叮咬(HIV不能在昆虫的细胞中生存); 血液、医疗器械等经过严格检验和消毒。 防 艾 教 育 内 容 (一)抗HIV病毒药物:叠氮胸苷,双脱氧胞苷,双脱氧肌苷,双脱氧胸苷,苏拉明,三氮唑核苷,磷甲酸盐 (二)免疫调节药物:a一干扰素,白细胞介素一2,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 CSF)和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 ,自体和异体的骨髓移植、胸腺移植、输注淋巴细胞、胸腺素、转移因子、丙种球蛋白等,借用替代疗法改善机体的免疫功能,但往往由于排斥反应、过敏反应导致其效果短暂或难以肯定。 防 艾 教 育 内 容 艾滋的病治疗 (三)机会性感染疾病的治疗 1.抗原虫感染的治疗:卡氏肺囊虫肺炎,复方新诺明,戊烷脒,弓形体病,乙胺嘧啶,磺胺嘧啶,乙胺嘧啶加复方新诺明或加氯林可霉素。 2.抗病毒感染的治疗:无环鸟苷,丙氧鸟苷,磷甲酸盐,干扰素。 3.抗真菌感染的治疗:二性霉素B,5一氟胞嘧啶,脒康唑,氟康唑。 4.抗细菌感染的治疗:氧哌嗪青霉素,头孢唑啉,头孢氨噻污;绿脓杆菌感染,复达酸,环丙氟哌酸,头孢第二代,先锋美他醇,万古霉素,环丙氟哌酸,利福平,乙胺丁醇,异烟肼,吡嗪酰胺,多粘菌素B,庆大霉素。   防 艾 教 育 内 容 (四)抗肿瘤治疗:鬼臼毒素,长春花碱,长春新碱,博莱霉素,a一干扰素,环磷酰胺。 (五)中医药治疗 (六)手术治疗 (七)对症治疗:进食困难者可用鼻胃管或静脉注入高营养,贫血或白细胞、血小板减少者可输血,血浆蛋白较低者可输入白蛋白或血浆。还应注意给氧、补液和纠正电解质平衡。有绝望情绪和精神症状者,应进行心理和精神方面的安抚治疗。有口腔溃疡或皮肤损害者需加强洗洁等护理工作。 (八)疫苗疗法 防 艾 教 育 内 容 预防艾滋病的十条基本知识 艾滋病是一种病死率极高的严重传染病,目前还没有治愈的药物和方法,但可以预防。 艾滋病主要通过性、血液和母婴三种途径传播。 与艾滋病人及艾滋病毒感染者做日常生活和工作接触不会感染艾滋病毒。 洁身自爱、遵守性道德是预防经性途径传染艾滋病的根本措施。 正确使用安全套不仅能避孕,还能减少感染艾滋病、性病的危险。 防 艾 教 育 内 容 及早治疗并治愈性病可减少感染艾滋病的危险。 共用注射器吸毒是传播艾滋病的重要途径,因此要拒绝毒品,珍爱生命。 避免不必要的输血和注射,使用经艾滋病毒抗体检测的血液和血液制品。 关心、帮助和不歧视艾滋病人、艾滋病毒感染者是预防与控制艾滋病的重要内容。 艾滋病威胁着每一个人和每一个家庭,预防艾滋病是全社会的责任。 防 艾 教 育 内 容 “你处于危险之中吗?” 请同学思考感染HIV的高危行为有哪些? 思考自己是否曾有感染HIV的高危行为? 在生活中,有些时候自己的一些行为可以使感染HIV的危险度增加,在一些危险情景下,你能正确处理做出决策么? 防 艾 教 育 方 法 渴望生存 期盼的目光 曼谷的志愿者 爱的传递 喂药 纪念世界艾滋病的游行 ???????????????????????????????????????????????????????????????????????????????????????????????????????????????????????? 我们不应该歧视他们,我们应该做的是帮助他们,我愿意跟他做朋友,我愿意我和他之间没有隔阂。 防艾专家—桂希恩 防 艾 教 育 方 法 性病性病.doc 防 艾 教 育 方 法 谢谢! 学校预防艾滋病教育基本知识与内容 艾滋病发源于非洲,1979年在海地青年中也有散发,后由移民带入美国。 1981年6月5日,美国亚特兰大市疾病控制中心,首次在《发病率与死亡率周刊》上简要的介绍了他们发现的五例艾滋病病人的病史。 1982年正式将此病命名为艾滋病。以后不久,艾滋病迅速蔓延到了各大洲。 1985年6月,由上海入境的一名美籍阿根廷青年男性游客因艾滋病住院,治愈无效,死于我国境内,这是出现在我国的首例艾滋病。 艾滋病自1985年进入我国至今已有近万人为艾滋病病毒携带者。据有关部门推测,在今后几年内艾滋病发展趋势是:发达中国家是呈下降趋势,而发展中国家则呈急剧上升趋势 艾 滋 病 与 教 育 预防艾滋病时不我

文档评论(0)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