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清学鉴定实验_培训课件.ppt

  1. 1、本文档共3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59种沙门氏菌的血清列表 O1 O2 O4 O5 O7 O8 O9 O10 O11 O14 O15 O19 O20 O27 O34 O46 O3,19 Ha Hb Hc Hd Hf Hg Hh Hi Hk Hm Hn Hp Hr Hs Ht Hu Hv Hw Hx Hy Hz Hz6 Hz10 Hz13 Hz15 Hz28 Hz29 H2 H5 H6 H7 Heh Hgp Hlv HA HB HC HD Vi A-F群多价O A-F群多价O Henx H1.2.3.5 血清学实验材料分配 分组 4人 /组 菌种 待测菌种一支 诊断血清 1盒 /组 写实验报告 写明实验判定结果(即阴性或阳性),并描述整个实验过程及注意事项。 * * * * O抗原: 1.一个菌体可有几种O抗原成分(看考夫曼-怀特表),以小写阿拉伯数字表示。 2. 将具有共同O抗原(群因子)的各个血清型菌归入一群,以大写英文字母表示。目前已发现的全部沙门氏菌可分为A,B,C1~C4,D1~D3,E1~E4,F,G1~G2,H……Z和O51~O63以及O65~O67计51个O群,包括58种O抗原。 H抗原: 1.H抗原可分为第1相和第2相两种 2. 第1相抗原以小写英文字母表示,其特异性高,仅为少数沙门氏菌株所具有,故曾称为特异相 3. 第2相抗原用阿拉伯数字表示,但少数是用小写英文字母表示的,其特异性低,常为许多沙门氏菌所共有,曾称为非特异相 4. 多数沙门氏菌具有第1和第2两相H抗原,称做双相菌,并常发生位相变异。少数沙门菌只有其中一相H抗原,称为单相菌。 Vi 抗原: 1. 对可能有Vi抗原的菌株还须用Vi抗血清进行鉴定。 2. 具有Vi抗原的菌型有:伤寒沙门氏菌,丙型副伤寒沙门氏菌,都柏林沙门氏菌。 3. 有Vi抗原可写在O抗原之后,如都柏林沙门氏菌血清型为1,9,12[Vi]:g,P:-。 * 1. 这里只讲常见血清型的鉴定。因为根据菌型调查的结果,95%以上的沙门氏菌都属于A~F六个O群之内。 2. 具体做法:在洁净玻片上滴一滴血清,然后取1个菌落与血清混匀,轻轻摇动玻片,于2分钟内呈现明显的凝聚反应为阳性,呈均匀混浊的为阴性发,阳性时应以生理盐水作对照试验。 * 1.如果HA、HB、HC、HD四种多价H血清检查都没有凝聚时,可以再对菌株进一步纯化后,再进行试验。 2.解释一下两个名词:位相变异和单相菌。 * * * 血清学实验 《临床微生物学检验》实验 医学检验技术教研室 血清学诊断:是指用已知细菌的特异性抗原检测患者血清中相应抗体的方法,以诊断感染性疾病。(用已知抗原检测血清中的特异性抗体) 血清学鉴定:即采用含有已知特异性抗体的免疫血清(诊断血清)与分离培养出的未知纯种细菌或标本中的抗原进行血清学反应,以确定病原菌的种或型。 (用已知抗体鉴定未知的细菌或标本中的抗原) 微生物抗原成分-----细菌抗原成分 菌体抗原:革兰氏阴性菌的菌体抗原称O抗原---脂多糖蛋白质的复合物 鞭毛抗原称为H抗原 表面抗原:不同细菌的表抗原名称不同.大肠杆菌的表面抗原称为封套抗原或K抗原,肺炎双球菌的叫荚膜抗原,伤寒沙门氏菌的表面抗原称为Vi抗原 细菌抗原 细菌的各种抗原 抗原抗体反应 抗原抗体反应(antigen-antibodyreaction)是指抗原与相应抗体之间所发生的特异性结合反应。可发生于体内(invivo),也可发生于体外(invitro)。体内反应可介导吞噬、溶菌、杀菌、中和毒素等作用;体外反应则根据抗原的物理性状、抗体的类型及参与反应的介质(例如电解质、补体、固相载体等)不同,可出现凝集反应、沉淀反应、补体参与的反应及中和反应等各种不同的反应类型。因抗体主要存在于血清中,在抗原或抗体的检测中多采用血清作试验,所以体外抗原抗体反应亦称为血清反应(erologicreaction)。 抗原抗体反应条件 抗原 抗体 3. 环境因素: (1)电介质:0.85%NaCI; (2)温度:37或56 (3)pH值:7.0 (4)振荡:适当的机械振 (5)反应时间 抗原抗体反应的特点 特异性和交叉性 若两种抗原之间含有部分共同抗原时,则发生交叉反应。亲缘关系越近,交叉反应的程度也越高 。 反应的可逆性 抗原与抗体的结合为分子表面的结合,结合的适宜温度为0~40℃、pH在4.0~9.0范围内。如温度超过60℃或pH降到3.0以下,或加入解离剂台硫氰化钾、尿素等,则抗原抗体复合物又可重新解离,解离后的抗原或抗体性质不改变。 抗原抗体反应特点 最适比和带现象 只有抗原与抗体呈适当比例时,才可出现可见的结合反应。 当抗原过多或抗体过多,则抗原抗体的结合不能形成

文档评论(0)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