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广州市区入侵动物
福寿螺
学名: Pomacea canaliculata
别名:大瓶螺, 苹果螺, 雪螺
分类:软体动物门(Mollusca) 、腹足纲(Gastropoda) 、瓶螺科(Ampullariidae) 、 瓶螺属 Pomacea
原产地:美洲
引进的原因:1981年作为食用螺
形态特征:
贝壳较薄,卵圆形,黄褐色或黑色,光滑;螺旋部短圆锥形,体螺层占壳高的5/6。脐孔大而深。喜栖于缓流河川及阴湿通气的沟渠、溪河及水田等处。1只雌性福寿螺通常1年产卵2400个-8700个,孵化率可高达90%,繁殖速度快。卵圆形,直径2mm,初产卵粉红色至鲜红色,7-10天后变为灰白色至褐色,孵化成幼螺。
雌螺壳口单薄,外唇直或略弯,厣周缘平展。
雄螺增厚,外唇向外反翘,厣外缘的中部略隆起,上下缘向软体部凹。
习性:1.福寿螺喜欢生活在水质清新、饵料充足的淡水中,多集群栖息于池边浅水区,或吸附在水生植物茎叶上,或浮于水面,能离开水体短暂生活,遇干旱则紧闭壳盖。最适宜生长水温为25-32℃,最高临界水温为45℃。
2.福寿螺食性广,是以植物性饵料为主的杂食性螺类,主食浮萍、蔬菜、瓜果等,也爱吃水中的动物腐肉。
3.夜间产卵于离水面一定距离的干燥物体或植株的表面,如茎秆、沟壁、墙壁、田埂、杂草等上,吞食浮游生物等。幼螺发育3-4个月后性成熟。
传播及危害:作为高蛋白质食物最先被引入台湾;1981年引入广东,后又被引入到其他省份养殖。但由于养殖过度,口味不佳,市场并不好,而被大量遗弃或逃逸,并很快从农田扩散到天然湿地。
福寿螺食量极大,并可啃食很粗糙的植物,还能刮食藻类,其排泄物能污染水体,危害水生植物和水体环境。它还是卷棘口吸虫、广州管圆线虫的中间宿主。
小龙虾
学名:Procambarus clarkii
别名:克氏原螯虾 ,红螯虾,淡水小龙虾
分类:节肢动物门Arthropoda ,甲壳纲Crustacea ,十足目Decapoda ,蜊蛄科 ,原螯虾属Procambarus
原产地:美国和墨西哥
引进的原因:最早由日本引进,出于小龙虾适应性强,在强烈污染水质中能生存的特点,日本人将它用于吸收污水中的 重金属元素。20世纪30年代小龙虾作为生物实验品,随同侵华日军一起入侵到中国并很快繁殖起来。
形态特征:小龙虾整个身体由头胸部和腹部共20节组成,除尾节无附肢外共有附肢19对,体表具有坚硬的甲壳。性成熟个体呈暗红色或深红色,未成熟个体淡褐色、黄褐色、红褐色不等,有时还见蓝色。头胸部圆筒形,前端有一额角,三角形。额角表面中部凹陷,两侧隆脊,尖端锐刺状。头胸甲中部有一弧形颈沟,两侧具粗糙颗粒。
小龙虾的头胸甲背面前部有4条脊突,这4条脊突是该虾与淡水螯虾区别的显著特征。体长一般在20cm-40cm之间 ,是世界上最大的虾 。
生活习性和行为:
1.小龙虾喜栖息于水草、树枝、石隙等隐蔽物中。
2.该虾昼伏夜出,不喜强光;有很强的趋水流性,喜新水活水;喜集群生活;生性好斗,在饲料不足或争栖息洞穴时,往往出现凌强欺弱、欺小怕大现象。
对本地生态的影响:
1.小龙虾食取水稻等水生、半水生作物的根系,破坏天然植被;
2.它能将鱼虾撕成碎片;
3.能把坚固的堤坝打穿。
严重的经济损失使它“荣登”我国最有危害的入侵物种之榜首。小龙虾的适应能力强,繁殖速度快,迁移迅速,喜掘洞,危害农作物、鱼类、甲壳类动物,对农田水利也有一定的破坏作用。
松材线虫
学名:?Bursaphelenchuh xylophilus
分类:线形动物门Nemathelminthes ,滑刃目(Aphelenchida)、滑刃亚目(Aphelenchina)、滑刃总科(Aphelenchoidoidea)、
滑刃科(Aphelenchoididae)、伞滑刃属 (Bursaphelenchus)
原产地:北美洲
引进的原因:随进货物的木质包装箱及携带的媒介天牛而无意引人亚洲的。
生活习性:雌雄虫都呈蠕虫形,虫体细长,长1mm左右。雌虫尾亚圆锥形,末端宽圆,少数有微小的尾尖突。雄虫交合刺大,弓状,成对,喙突显著,交合刺远端膨大如盘。雄虫尾似鸟爪,向腹面弯曲。
松墨天牛
习性:雌雄虫交尾后产卵,每只雌虫产卵约100粒。虫卵在温度25℃下30小时孵化。幼虫共4龄。生长繁殖的最适温度为25℃,低于10℃时不能发育,在33℃以上则不能繁殖。
传播及危害情况:
国内自19 82 年在南京首次发现。松材线虫主要危害松属植物,在植株体内寄生,取食薄壁组织,常导致成片松林死亡,形如火烧状,被称为松树上的癌症,是松树的一种毁灭性的的流行病 。受害严重地区的马尾松、黑松和赤松几乎全部被毁。
其发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企业工会助推企业高质量发展.docx VIP
- 细说通电直导线附近的场摘要:一无限长通电直导线,周围没有电场.DOC
- 昆山联江发纸业有限公司扩建项目.pdf
- 基于bp神经网络的引线键合模型 wire bonding model based on bp neural network.pdf VIP
- 透过“人车家”战略,看小米加码大家电对白电行业影响几何.pdf VIP
- 华师大版科学九年级上册 1-4章化学模块练习(含答案).doc VIP
- 绘本《小鹿历险记》.ppt VIP
- 八年级地理中国海洋资源.ppt VIP
- 纪念与象征——空间中的实体艺术.pptx VIP
- rca医疗案例分析ppt.ppt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