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5怎样对待孤独
如何正确看待孤独 导读:孤独,看起来有寂寞还有可怜,有解释说孤独是一种圆融的状态 ,真正的孤独是高贵的,孤独者都是思想者,当一个人孤独的时候,他的思想是自由的,他面对的是真正的自己,人类的思想一切都源与此处。然而,我并不全然这么认为,因为大部分的人害怕孤独,也因为各种原因导致他们产生孤独,终上所述,孤独的人终究需要被拯救。? 经典案例:几乎没人能在孤独实验中坚守3天以上? 上世纪50年代,美国做过一项孤独实验。测试对象是一批雇来的学生。 实验开始,为了制造出极端的孤独状态,实验者将这些学生关在有隔音装置的小房间里,让他们戴上半透明的护目镜,以尽可能地减少视觉刺激。接着,又让他们戴上木棉手套,并在他们的袖口处套上了一个长长的圆筒。为了限制各种触觉刺激,实验者在每个测试对象的头下垫上一个充气胶枕。除了进餐和排泄以外,测试对象必须24小时都躺在床上,这样,令测试对象进入一种所有感觉都被剥夺的状态。 结果,尽管参加测试的报酬很高,却几乎没人能在这项孤独实验中坚守3天以上。据说,到第4天时,测试对象会出现双手发抖,不能笔直走路,应答速度迟缓,对疼痛敏感及出现幻觉等症状。 对测试对象来说,最初的8小时好歹还能撑住,之后,就有人吹起了口哨或者自言自语,表现出烦躁不安。在这种状态下,即使实验结束后让他做一些简单的事情,他也会频频出错,精神无法集中。据说,实验后要3天以上的时间,才能回到原来的状态。 这个实验使我们明白了一点:人的身心要想保持正常,就需要不断地接受来自外界的刺激。有些职业,如跑长途的司机,经常处于轻微的感觉剥夺状态,他们有时会看见实际上不存在的东西,从而引发事故。当那些家在高层住宅里的专职主妇在毫无声响的房间里独处时,会突然感觉到强烈的不安,这也是感觉剥夺状态下的孤独感带来的。? 孤独的产生原因: 1.情感缺乏 在一切成熟的人际关系中,都免不了失望的成分。每个人都应该学会面对失望。但为什么有人做不到呢?心理治疗师莫·勒阿在巴黎主持一家心理咖啡馆,她解释说 :“罪魁祸首就是这句抱怨:‘没人喜欢我’。”在她看来,这样的抱怨总是来自那些童年时期缺乏爱,或至少觉得没有得到足够爱的人。她认为:“没有哪家父母不爱自己的孩子,但可惜有很多父母并不懂得如何表达他们的爱。”? 2.溺爱 那么溺爱呢?“被溺爱的孩子也会造成同样的后果:溺爱环境下长大的孩子习惯了有人宠护着。成年之后,他们会向别人成倍地索求,觉得人人都该对他好。”他们对爱的无度索求和永不满足,往往吓跑身边的人。当然,毫不奇怪,其他人的这种反应更是让他们确信:“没人喜欢我!”? 3.自恋 不习惯在自己身上找原因,而总是归罪于他人,怪别人没有对自己付出更多,这就会形成恶性循环。勒巴斯蒂认为:“他们对一切的解释都是从自己出发的。”在这种自我中心的背后,隐藏着深深的自我陶醉和过度敏感。艾丽·昂贝则认为,对他们来说,被人爱总意味着:“最受宠爱”。她说:“他们寻求的不是爱,而是最爱。”为了保护自己,这种人往往不自觉地将自己的遭遇归咎于人,就像勒巴斯蒂所说:“跟自责相比,责怪他人不爱自己当然更为容易。”? 4.缺乏自信 抱怨“没人喜欢我”的人永远需要更多的赞美来肯定自己。这种对爱的依恋其实是缺乏自信的表现。莫·勒阿认为:“如果父母给了孩子足够的支持和肯定,那他们就能顺利地构建自我,而不需要他人额外的肯定。” 孤独类型分析: 日本心理学家箱崎总一认为,孤独,是性格决定的。他将容易产生孤独性格的人分为12类:? 1.立即反抗型。这种人采取利己的方式进行自我防卫,会形成攻击性格,令周围的人厌恶,而走上孤独之路。? 2.寄生型。这类人老于世故,物欲强,且不择手段。? 3.情绪易变型。这种人情绪大起大落,易得罪朋友,最终使自己陷于孤独。? 4.评论家型。对事物一知半解却妄加品评,为他人耻笑,悲剧因此而生。? 5.瞑想型。这类人离群孤居,总是沉溺于自我封闭的思索中,其孤独感最强。? 6.不平不满型。对一切都不满意,始终扮演着消极的妨害者角色,为孤独所困。? 7.独乐型。喜欢卖弄自己,为表现自已,不惜伤害他人,最终令众人反感,陷自己于孤独。? 8.善于计算型。斤斤计较,处处考虑个人得失,但计算力太强却难免造成障碍,而阻塞了自己的路。? 9.张狂型。这种人貌似看破红尘,实际是自我催眠,与四周环境形成对立,而陷入孤独。? 10.固执规则型。太拘泥于形式和习惯,不善变通,令人敬而远之。? 11.溺爱宠物型。无法或不善于在人际关系中满足,退而在自养的小动物上寻找乐趣。? 12.自我美化型。一个人自我美化的倾向越强,其孤独心理也就越强。? 实际上,并非所有的孤独都无益。孤独感的人在思想上、行为上的体现,大致有两种情形:? 一种是消极的孤独,是为失助、孤寂、渴望理解、渴望知己等情绪所困扰的情感体验。 大部分的孤独者都受到孤独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