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11A027TDD及WLAN系统双极化天线设备规范V100
目 录
前 言 IV
1 范围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 术语、定义和缩略语 3
4 双极化智能天线阵列的结构、原理 3
4.1 双极化智能天线的结构 3
4.2 双极化智能天线的原理 4
4.3 双极化智能天线支持的频段 4
5 电气性能要求 5
5.1 电气性能指标要求 5
5.1.1 可支持LTE频段的双极化智能天线电气性能指标 5
5.1.2 内置合路器智能天线电气性能指标 8
5.1.3 可独立电调智能天线电气性能指标 10
5.1.4 单D频段电调智能天线 12
5.1.5 高增益小型化智能天线电气性能指标 13
5.1.6 低增益小型化智能天线天线电气性能指标 15
5.1.7 可涵盖DCS1800和TDD系统的宽频双通道天线电气性能指标 16
5.2 匹配要求 17
5.3 广播波束宽度的约定 17
5.4 广播波束权值的约定 18
6 接口要求 18
6.1 电调天线接口功能要求 19
6.1.1 支持的无线电标准 19
6.1.2 传输距离 20
6.1.3 线速率 20
6.2 电调天线接口物理层 20
6.2.1 电调天线驱动器(RCU)与RRU的接口 20
6.2.2 接口驱动能力 23
6.2.3 可靠性 23
6.2.4 RCU空闲状态要求 23
6.3 电调天线接口数据链路层 23
6.3.1 Unique ID 23
6.3.2 帧格式 24
6.3.3 支持的帧类型 24
6.3.4 连接状态模型 24
6.3.5 XID协商 25
6.3.6 XID帧格式 25
6.3.7 设备扫描 25
6.3.8 地址分配 26
6.3.9 重启设备 27
6.3.10 协议版本协商 27
6.3.11 HDLC参数协商 28
6.3.12 建立连接 29
6.3.13 断开连接 29
6.3.14 时间要求 29
6.3.15 调整流程 29
6.4 应用层CM流程 29
6.4.1 关键流程说明 29
6.4.2 电调天线处理流程 31
6.4.3 单天线模式 43
7 天线校准网络要求 62
8 机械性能指标要求 62
8.1 N型天线端口设计要求 62
8.2 盲插端口设计要求及机械固定结构要求 63
8.2.1 BMA盲插端口结构 63
8.2.2 机械固定结构 64
8.2.3 安装要求 71
8.3 集束电缆端口设计要求及机械固定结构要求 71
8.3.1 多同轴集束电缆连接器端口结构 71
8.3.2 机械固定结构 73
8.3.3 安装要求 74
8.4 其它机械指标要求 74
9 环境指标要求及适应性要求 76
9.1 工作环境条件 76
9.2 环境适用性要求 76
10 可靠性要求 76
11 编制历史 77
附录A 验收要求 77
附录B 电性能和环境测试要求 80
B.1. 电性能要求 80
B.1.1. 增益测量 80
B.1.2. 方向图圆度(全向天线)、半功率波束宽度、前后比、副瓣电平的测量 82
B.1.3. 天线电下倾角测量 83
B.1.4. 驻波比测量 84
B.1.5. 隔离度测量 85
B.1.6. 校准电路参数测量 86
B.1.7. 功率容限测量 86
B.2. 环境测试要求 88
附录C 各类天线安装指导要求 90
附录D 资料性附录 90
D.1附录1 90
D.2 附录2 90
D.3 电调天线与BBU的消息交互的示例 91
附录E 检测、标志、包装、运输、贮存 92
E.1. 检验规则 92
E.1.1. 型式检验 92
E.1.2. 出厂检验 93
E.2. 标志、包装、运输、贮存 93
E.2.1. 标志 93
E.2.2. 包装 94
E.2.3. 运输 94
E.2.4. 贮存 94
前 言
本标准旨在明确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对天线设备的技术要求,并为相关设备的集中采购和网络建设提供技术参考。
本标准主要包括天线电气性能、校准网络、机械性能、环境指标、可靠性要求等方面的内容TDD系统一体化智能天线通用盲插接口规范1.1.0》的内容进行整合和修订;同时将《TD-SCDMA智能天线设备规范V2.0.0》的低增益智能天线相关内容合并进来。
若相应内容与本标准冲突,则以本标准为准。
本标准的附录为规范性附录
本标准由中国移动通信公司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移动通信基站天线的常用术语、定义、电气性能、机械性能、环境条件、试验方法、检验规则以及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工作频段本标准是中国移动通信公司及其子公司制定移动通信天线产品标准在选型及工程验收所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和最低要求。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新能源汽车维护与保养学习单元1-5新车交付检查.pptx VIP
- 分布式光伏电站运维与检修.pptx VIP
- CNG及LNG加气站风险管控资料.docx VIP
- 山东省济南市章丘区2024-2025学年上学期第一次质量检测九年级数学试卷 .docx VIP
- 显示器色彩分析仪CA-410测头+PC软体CA-S40-KonicaMinolta.pdf VIP
- LNG加气站安全风险分析与防控.docx VIP
- 品質異常反饋與處理實戰.pptx VIP
- 品質異常處理流程.ppt VIP
- 2 《中国人首次进入自己的空间站》.pptx VIP
- 2025-2030年药膳市场现状供需分析及投资评估规划分析研究报告.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