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12月华师大网络学院复习备考题库..docVIP

2010年12月华师大网络学院复习备考题库..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0年12月华师大网络学院复习备考题库.

全国教师教育网络联盟入学联考 (专科起点升本科) 大学语文复习备考题库 2011年 1.《氓》从表现方法上说是一首( ) A: 劝诫诗; B: 叙事诗; C: 抒情诗; D: 讽谏诗 2. 孟子和孔子同属( ) A: ; B: ; C: ; D: A 3. “天下为公”出自( ) A: 《礼记·礼运》; B: 《礼记·大学》 C: 《礼记·中庸》; D: 《论语·为政》 4.《季氏将伐颛臾》以驳论为主,展开的形式是( ) A: 人物对话 ; B: 叙述历史; C: 成语格言; D: 现实事例 5.庄子《秋水》篇中没有运用的论证方法是( ) A: 演绎法; B: 归纳法; C: 类比法; D: 对比法 ( )7.选出下面几句中直接描写将士们英勇作战的诗句( ) A: 霾两轮兮絷四马; B: 援玉枹兮击鸣鼓 C: 天时怼兮威灵怒; D: 严杀尽兮弃原野8.《冯谖客孟尝君》通过“焚券市义”“营造三窟”的典型情节来刻画人物的性格,对孟尝君的言行描写在这里主要是( ) A: 衬托; B: 反讽; C: 隐喻; D: 类比 ( ) A: ; B: ; C: ; D: 10.被鲁迅誉为“改造文章的祖师”的是( ) A: 曹操; B: 谢灵运; C: 韩愈; D: 欧阳修 11.被苏轼赞为“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的诗人是( )A: 王维; B: 孟郊; C: 李白; D: 贾岛12.我国诗歌史上其诗被称为“诗史”的诗人是( )A: 屈原; B: 杜甫; C: 白居易; D: 陆游 D 13.杜甫诗歌的风格特点主要是( ) A: 豪放飘逸; B: 慷慨悲凉; C: 自然平淡; D: 沉郁顿挫 14.白居易《杜陵叟》中由第三人称叙述开始改为用第一人称直接控诉的诗句是( ) A: 虐人害物即豺狼。何必钩爪锯牙食人肉; B: 剥我身上帛, 夺我口中粟 C: 虐人害物即豺狼,何必钩爪锯牙食人肉; D: 不知何人奏皇帝,帝心恻隐知人弊 15.“九月降霜秋早寒, 禾穗未熟皆青乾。长吏明知不申破, 急敛暴征求考课。”这首诗的作者是( ) A: 柳宗元; B: 杜甫; C: 白居易; D: 李商隐 16.《种树郭橐驼传》中运用的主要方法是( ) A: 夸张; B: 对比; C: 讽刺; D: 象征 ( ) C 18.北宋文学家欧阳修晚年号( )A: 醉翁; B: 永叔; C: 六一居士; D: 易安居士 19.柳永的词集是( ) A: 《乐章集》; B: 《漱玉词》; C: 《淮海词》; D: 《珠玉集》 20.柳永《八声甘州》中表达思归情感委婉曲折的词句是( ) 21.《乐章集》的作者是( ) A: ; B: ; C: ; D: B 22.柳永《八声甘州》“对潇潇暮雨洒江天”着力抒写的思想情绪是( )( )( )( )( )27.宋代女词人李清照后期的代表作是( ) A: 《声声慢》(寻寻觅觅); B: 《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 C: 《渔家傲》(天接云涛连晓雾); D: 《永遇乐》(落日熔金) D 28.《稼轩长短句》的作者是( ) ( )( )( )( )( )( )( ) ( )( )( )39.苏轼的《前赤壁赋》中,因听到洞箫的呜咽之声而引出的关于人生无常的观点,表现了作者( ) A: 悲观的人生态度; B: 遗世独立,羽化登仙的理想C: 寄情诗酒,放浪山水的人生追求; D: 尽情享受自然的生活态度 ( )( )( )( )44.《天净沙·秋思》,《天净沙》是( )A: 套曲名; B: 杂剧名; C: 词牌名;

文档评论(0)

fglgf11gf21gI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