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专题总复习(四)中国历代土地和赋税度制度.
历史高考备 专题总复习(四)
中国历代土地和赋税度制度
中国历代土地的演变
一、原始社会:土地氏族公社所有制。土地归氏族公社所有。
二、奴隶社会:井田制,奴隶社会的土地国有制,实质是国王私有制,即所谓“普天之下,莫非王土”。?
过程:在商朝时已经存在,西周时在黄河中下游地区进一步推广。土地所有权属于国王,诸侯臣下只能世代享用,奴隶主驱使奴隶集体耕种并剥夺奴隶的劳动果实。井田制是土地私有制不发达的产物,春秋后期,随着土地私有制的发展,井田制逐渐瓦解,封建剥削制度确立起来。
三、封建社会:地主土地所有制、封建国家土地所有制和自耕农土地所有制三种形式。
1、地主土地所有制(我国封建社会最主要的土地制度,占支配地位,是封建生产关系的基础)
①确立:战国时期,商鞅变法标志着封建地主土地私有制的确立
(商鞅变法规定:废除井田制,以法律形式确立土地私有制,允许土地自由买卖)。
②影响:对中国封建经济的发展,社会经济繁荣起过积极作用,但其闭塞性和自给自足的特点严重阻碍了商品经济的发展,尤其是阻碍了明清时期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造成中国社会的长期贫困和落后。
③废除:1950年新中国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彻底废除了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
2、封建国家土地所有制
(1)形式:
①屯田制:西汉、东汉、曹魏、蜀、金朝、元朝、明朝、清初等实行过屯田制,屯田制的推行,安置了大批无地农民,促进了农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有利于稳定社会秩序和社会经济的发展。
②均田制:始于北魏(孝文帝改革),流行隋唐,且被日本借鉴、吸取,其影响深远。后随着土地兼并的严重,唐玄宗时国家无地可分,均田制崩溃(这是实行两税法的原因之一)。
③更名田:1669年,康熙帝宣布把原来明朝藩王的土地,归现耕种人所有,叫“更名田”
(2)其主要特点有:①社会上存在大量的无主荒地和劳动力,这是均田制实行的前提条件;
②政府把掌握的土地分配给农民,并不触动贵族地主的利益;
③受田农民必须纳租调服役,贵族地主却无此负担。
3、自耕农土地所有制(个体农民土地所有制):其特点是男耕女织、自给自足。
(它虽不占主要地位,但却是汪洋大海。春秋时期,一部分奴隶和平民以及在权力斗争中失败的贵族自己垦荒种地,获得了小块土地的私有权,成为一家一户的自耕农。这种小农经济同地主制经济一样,是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建立和长期存在的重要基础。)
四、中国近代的土地制度
1、太平天国运动时期:《天朝亩田制度》。
(1)内容: ①土地问题:以户为单位,不论男女,按人口和年龄平均分配土地。
②分配问题:每户留足口粮,其余归圣库。
(2)特点:绝对的平均主义。 (3)评价:突出反映了农民阶级要求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的强烈愿望,是几千年以来农民反封建斗争的结晶,但这种绝对平均分配产品的方案,违背了社会发展规律,根本无法实施。
2、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孙中山在三民主义中提出平均地权(含有“国民共享”之目的)。
①内容:核定全国地价,现有地价归原主所有,革命后因社会进步所增涨的地价归国家所有,由国民共享。
②评价:表明资产阶级已开始注意解决农民的土地问题,从根本上触动封建土地所有制,但未彻底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
3、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中共的土地政策)总论:中国共产党制定土地政策的一个主要内容就是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土地所有制,如1931年的土地政策,
1947年的《中国土地大纲》,1950年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但抗日战争时土地政策是个例外。由于终日民族矛盾尖锐,当时采取“农民交租交息,地主减租减息”的土地政策,有利于联合地主阶级抗日。
(1)农民运动:(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
①地点:广东、湖南
②内容:打倒土豪劣绅和不法地主,推翻地主政权和武装
③作用:为巩固广东革命根据地和支援北伐战争准备了群众基础
(2)1931年土地革命路线:(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
①内容:依靠贫农、雇农,联合中农,限制富农,保护中小工商业者,消灭地主阶级,变封建半封建的土地所有制为
农民的土地的有制。
②意义:使广大贫雇农政治上翻了身,经济上分到土地,生活上得到保证,提高了农民的生产和革命的积极性,巩
固了共产党的群众基础,推动了革命的发展。
(3)抗日战争时期实行“双减双交”的土地政策。(抗日战争时期)
①地主减租减息,农民交租交息
②作用:提高了农民抗日和生产的积极性,也利于联合地主阶级一致抗日。
(4)1947年《中国土地大纲》:(解放战争时期)
①内容:“没收地主土地,废除封建剥削的土地制度,实行耕者有其田的土地制度,按农村人口分配土地”
②结果:一亿多农民获得了土地,翻身农民踊跃参军。支援前线,成为解放战争胜利的一个可靠保证
五、建国后的土地政策:土地政策的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汽修公司汽车修理汽车保养突发环境应急预案.docx VIP
- 某水库除险加固工程施工组织设计.doc VIP
- 全国预防接种技能竞赛理论训练题库及答案(中华人民共和国疫苗管理法212题).docx VIP
- 2025年(完整)人教精通版小学英语3-6年级单词词汇表 .pdf VIP
- 天翼云认证解决方案架构师考试题及答案(新版).doc VIP
- 港迪HF659系列变频器使用说明书V100(G20200812).pdf VIP
- 水库除险加固工程施工组织设计120页.doc VIP
- 《农业政策热点培训》课件.ppt VIP
- 申凌门机NSFC01-01A控制器操作手册.pdf
- 从大食物观角度出发的中国饲料粮供给安全问题探讨.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