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一章 博客的兴起与发展独乐乐不如众乐乐 人文学院 郭琛晖 guochenhui@ 513872 一、博客的兴起 掐指一算,作为新生事物的“博客”(blog)已经在我们生活中成长了十多年。十多年间从无到有,从少数人的游戏到大众化的运动,博客作为一种看起来并不起眼的传播手段,以其简易方便、自由随意、开放互动以及娱乐狂欢等诸多特点,正在迅速地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博客文学”也随之成为一种新生态的文学形式。 1、博客的含义 博客是个舶来品,是英语词汇blog的中文译名。Blog是webblog的简称,而webblog又是web和blog的组合词,web即网络,log原义是“航海日志”,后来通常指程式或系统运作时产生的记录档。 2001年底,美国新闻传播学教授吉尔摩(Dan Gillmor)到清华大学演讲,将blog概念引入中国,方兴东、王俊秀就把它翻译成中文“博客”(“网志”或“部落格”) 一种表达个人思想的网络链接,内容按照时间顺序排列,并且不断更新的出版方式。——《市场术语》Imorlgboy(美) 博客概念的内涵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频繁更新(frequency)、简洁明了(brevity)和个性化(personality)。——Pary创始人Evan willlams 博客是每周7天,每天24小时运转的言论网站,这种网站以其率真、野性、无保留、富于思想而奇怪的方式提供无拘无束的言论。——美国华尔街日报记者佩姬努南(Peggy Noonan) 快捷易用的知识管理系统 不停息的网上旅程 个人网上出版物(社区) 网络中的信息雷达系统 人工搜索引擎 专家过滤器 一个人未经编辑的声音 是网络时代的个人“读者文摘” 博客们当时在想什么的思想快照 信息奶牛,吃的是“信息草”,挤出来的是“信息奶” 博客种类 战争博客 日记博客 知识博客 新闻博客 专家博客 技术博客 群体博客 视频博客 音频博客 图片博客 法律博客 文摘博客 移动博客 2、博客的起源 1994年Justin Hall声名狼藉的“网上日记” / 1997年Jorn Barger在R首页上粘贴的每天进行更新的数十个超链接网页 1998年Jesse James Garrett发表在Camworld的网络旅行日记 1998年Yahoo GeoCities开始提供免费网页服务 1998-1999年,Jesse James Garrett收集Blog网站名单,并升级成一个收集blog超链接的入口与分类目录 1999年7月,P开始提供免费的blog服务 Pyra lab推出Blogger跟进 3、博客的发展过程 第一阶段(20世纪90年代中期到90年代末期):萌芽阶段,或者称为启蒙阶段 第二阶段(2000年——2006年左右):初级阶段,或称为崛起期 截止2007年4月,全球博客7000万,平均每天新增博客12万个,每秒新增1.4个,博客上每天新增文章150万篇,每秒17篇。全球最受欢迎的100家网站中有22家为博客网站。——Technorati公布的有关博客的报告 第三阶段(2007年——)成长阶段,或称为发展期 4、博客在中国的发展现状 目前国内著名的博客网络平台有:博客中国,新浪,腾讯、搜狐、网易等。 博客作者拥有的博客账户数量(以下图片资料均来自2007年中国博客市场调查报告) 活跃博客作者的增长趋势 博客作者的性别比例 博客作者的学历构成 经常浏览的博客内容类别 博客作者使用过的博客功能或工具 浏览博客的目的分析 经常浏览哪些人的博客 二、博客的特征与功能 2002年5月13日,美国新闻周刊在显要位置刊出了一则耸人听闻的特稿:《博客将杀死传统媒体?》 流行在Blogger中的漫画,描绘了Blog对传统媒体的威胁 与美国的“博客”相比,中国“博客”有自己的特色。在美国,“博客”更多的是与总统选举、“9.11”事件等有关国计民生的大事件相联系;而在中国,“博客”则更多的是与隐私、裸露、窥视,甚至是身体体验式写作相联系。 1、博客的特征 第一,操作简易便捷 博客的五零特性(方中兴,2004) 零进入壁垒:第一次真正意义的个人传播自由解放 零体制:传统媒体工业模式;链接的力量 零个人技术:网页技术等 零成本:免费普及 零编辑:没有把关人 零形式:专注于表达 1、博客的特征 第二,个人性与公共性的统一 丰潭路口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