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一、H9N2病原特性
1.病毒分类
流感病毒属于正粘病毒科,根据流感病毒核蛋白和基质蛋白的抗原性不同,可将流感病毒分为A、B、C 三个型(或称为甲、乙、丙三个型),三个型之间没有共同抗原,可通过琼脂免疫扩散试验鉴别。其中A型易发生变异,可以引起禽、鸟类、人、猪、马和海洋哺乳动物暴发流行;B型变异缓慢,只感染人,流行比较局限;C型很少变异,在人类和猪中存在,但病毒相对温和,不常发生。A型与B型在形态特征和分子生物学特征方面更相似,而C型与两者之间的差别较大;A型和B型都具有8个核酸片段,而C型的基因组只有7个片段。A型流感病毒可根据囊膜糖蛋白的血凝素和神经氨酸酶抗原性不同又可分为很多亚型(即子型),目前已发现15种HA抗原(H1~H15)和9种NA抗原(N1~N9)。目前,从禽类中已分离到所有15种HA抗原和9种NA抗原的流感病毒。而引起发病的禽流感病毒主要有H5N1、H5N2、H9N2、H7N7、H7N1、H7N3、H1N1、H6N1、H6N2、H6N8、H3N2、H4N8。我国从病禽中分离的主要为低致病性的H9N2,占90%以上,还有H5N1、H4N6、H3N2、HINI、H3N8,并在国际上首次从病鸡群中分离到H14N5。
2.病毒的形态、结构与功能
流感病毒为单股负链RNA的多形性病毒,典型的A型流感病毒粒子呈球型,直径为80-120nm,平均为100nm。从家禽分离的流感病毒,有些毒株主要为球形,而有些毒株为多形性,并且大小差异很大,有的呈长丝状,有的为奇形怪状的颗粒。流感病毒的多形性是一种遗传特征,在病毒遗传学研究中可作为一种遗传标志。但初分离的多形态的病毒粒子,经过鸡胚或细胞培养物连续传代后主要变为球形。
流感病毒具有囊膜,在囊膜表面有许多放射状排列的突起,即为纤突或刺突(Spike),这种表面纤突可分为两类,一类呈棒状,由血凝素(HA)分子的三聚体构成;另一种呈蘑菇状,由神经氨酸酶(NA)的四聚体构成。病毒表面糖蛋白HA和NA是病毒的两种主要保护性抗原。HA在病毒吸附及穿膜过程中起关键作用,刺激机体产生的中和抗体可中和病毒的感染,从而可以阻止禽流感的发生,HA在感染过程中可被水解为两条肽链HA1和HA2,是感染细胞的先决条件。NA刺激机体产生的抗体虽然不能中和病毒的感染,但可使病毒的释放量减少,进而使禽流感发生的严重程度大大降低。HA变异率高,是病毒发生抗原变异的主要原因,具有亚型特异性;NA具有比HA基因变异速度慢的特点。
流感病毒的囊膜由纤突、双层类脂膜和基质蛋白构成。基质蛋白是病毒粒子内的主要蛋白成分,其形成的基质膜紧贴在类脂双层内面包围着核衣壳,,是维持病毒形态的结构蛋白。流感病毒的核衣壳呈螺旋对称,分为大小不同的8个片段,核酸外被螺旋排列的壳粒,主要由核蛋白(NP)构成。
3.流感病毒命名
根据1980年世界卫生组织公布的流感病毒命名方法,一株流感病毒的名称包括以下几项内容:型别/宿主/分离地点/毒株序号/分离年代(血凝素亚型和神经氨酸酶亚型)。如A/Chicken/ HK/220/97(H5N1)表示97年一株从香港分离自鸡的A型禽流感病毒,毒株序号为220,亚型为H5N1。
4.病毒的致病力
A型流感病毒因致病力不同又可分为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Highly Pathognic Avain Influenza Virus,HPAIV)和低致病性禽流感病毒。高致病力毒株的判定标准是:(1)用无菌的感染性鸡胚尿囊液1:10稀释后,静脉接种8羽4-8周龄的SPF鸡,每羽0.2毫升,若接种后10天内死亡率75%,可判定该分离物为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2)分离物符合上述标准后,其他鸡群可根据流行病学、临床症状及相同亚型血凝素抗体的检测来确定是否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3)如在致病力试验中,致死率低于75%的H5或H7亚型病毒,还需进一步试验;(4)如分离到的禽流感病毒只能致死1-5只/8只接种鸡,但能在没有胰酶存在条件下在细胞培养物上生长,并能产生细胞病变或形成蚀斑,则必须测定其HA相关多肽的氨基酸序列,然后才能宣布该分离物是否为高致病性禽流感毒株。
目前,只有禽流感的H5和H7两个亚型能够导致高致病性禽流感,并可能对家禽养殖造成毁灭性打击和引起人类严重的健康问题,因为高致病性禽流感流行危害大而被世界卫生组织列为A类动物疫病,我国将其列为一类动物疫病。高致病性禽流感已经在世界范围内多次暴发流行并因为感染人发病而引起了严重公共卫生问题。
二、当前H9N2亚型禽流感的流行新动态
1.仍为当前禽流感流行的主型
H9N2亚型禽流感呈地方性流行、持续存在,严重危害我国养禽业的发展:传染源的存在及疫源地的根除十分不易,疫情隐患长期存在;市场开放、流通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