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晓华吸痰的相关知识2分解.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呼吸道粘膜损伤 发病原因 吸痰管质量差,质地僵硬、粗糙、管径过大; 操作不当、缺乏技巧,例如动作粗暴、插管次数过多、插管过深、用力过猛、吸引时间过长、负压过大; 鼻腔粘膜柔嫩,血管丰富,充血、干燥; 烦燥不安、不合作; 呼吸道粘膜炎症水肿患者。 临床表现 气道粘膜受损可吸出血性痰; 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可见受损处粘膜糜烂、充血肿胀、渗血甚至出血; 口唇粘膜受损,可见表皮破溃,甚至出血。 呼吸道粘膜损伤 预防 吸痰前在生理盐水中润滑吸痰管; 选择合适的吸痰管; 吸痰管插入长度合适,禁止带负压插管,抽吸严禁提插; 每次吸痰时间不超过15秒; 吸痰前调节合适压力,在NS中并检查是否通畅; 不合作的患儿,取得家长的合作,固定好患儿头部; 呼吸道粘膜损伤 处理 口腔粘膜损伤,用口泰、双氧水、碳酸氢钠洗口防感染; 鼻粘膜损伤,可外涂四环素软膏; 气道粘膜损伤,雾化。 呼吸道粘膜损伤 发病原因 没有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 经口吸痰造成失去了鼻腔对空气的加温、清洁、加湿作用; 各种导致呼吸道粘膜受损的原因,严重时均可引起感染。 感染 临床表现 局部粘膜充血、肿胀、疼痛,甚至有脓性分泌物; 寒颤、高热、痰多、粘液痰或脓痰,听诊肺部有湿啰音,X线检查可发现散在或片状阴影,痰培养可找到致病菌。 感染 预防 采用无菌一次性吸痰管; 戴无菌手套; 生理盐水或灭菌用水冲洗液现用现开,用后立即丢弃; 吸引瓶内吸出液及时更换,不超过2/3满; 每次吸痰后用清水冲洗连接管; 痰液粘稠者,遵医嘱行雾化,翻身、拍背后吸痰等; 加强口腔护理。 感染 处理 发生局部感染者,予以对症处理; 出现全身感染时,行血培养,做药物敏感试验,遵医嘱合理使用抗生素。 感染 发病原因 反复吸引时间长引起缺氧和二氧化碳蓄积; 吸痰管插入过深,反复刺激气管隆突引起迷走神经反射,严重时致呼吸心跳 停止; 吸痰刺激,儿茶酚胺释放增多或导管插入气管刺激其感受器所致; 各种导致低氧血症的原因,严重时均可引起心律失常,甚至心跳停止。 心律失常 临床表现 吸痰过程中患者出现各种快速型或缓慢型心律失常; 乏力、头晕; 诱发或加重心绞痛、心力衰竭; 心律不规则,脉搏间歇缺如; 心跳骤停; 确诊有赖于心电图。 心律失常 预防及处理 防止低氧血症; 一旦发生心律失常,立即停止吸痰,给氧或加大吸氧浓度; 一旦发生心跳骤停,立即停止吸痰,行胸外心脏按压,开放静脉通道准备复苏药物,持续心电监测等 心律失常 发病原因 吸痰管外径过大; 吸痰时间过长、压力过高; 痰痂阻塞造成无效吸痰。 阻塞性肺不张 临床表现 咳嗽、喘鸣、咳血、脓痰、畏寒和发热; 唇、甲紫绀; X线胸片呈按肺叶、段分布的致密影。 阻塞性肺不张 预 防 选择合适的吸痰管; 采用间歇吸引法,减少对气道的刺激; 每次操作最多吸引3次,每次时间不超过15秒,同时避免压力过高,吸引管拔出边旋转边退出; 随时检查吸痰管是否通畅,防止无效吸痰; 1-2小时协助翻身叩背,使痰液排出,防止痰痂形成,遵医嘱雾化稀释痰液; 密切观察病人呼吸频率、深度、氧饱和度等。 阻塞性肺不张 阻塞性肺不张 处理 一经明确肺不张,遵医嘱充分灌洗,必要时气管切开,排除气道阻塞,并嘱病人深呼吸以促进肺复张; 合并感染者,遵医嘱合理使用抗生素。 发病原因 有哮喘病史长期发作的患者,因插管刺激使气管痉挛加重缺氧。 气道痉挛 临床表现 呼吸困难 喘鸣 咳嗽 气道痉挛 预防及处理 对气道高度敏感的病人,可遵医嘱于吸引前用1%利多卡因少量滴入,或给予组胺拮抗剂如扑尔敏 气道痉挛发作时,暂停吸痰,遵医嘱给予β2受体兴奋剂吸入,舒喘灵 。 气道痉挛 密闭式吸痰管的使用 优点 无需终止机械通气,密闭式吸痰管通过透明三通与人工气道、机械通气相连成一密闭系统,气道压力不受影响,改变了传统吸痰致使患者缺氧的状态 避免污染和交叉感染,密闭式吸痰管减少外源感染机会,避免了开放式吸痰管操作不慎时的污染,从而降低肺部感染发生几率 避免吸痰时引起病人呛咳时的痰液四溅,污染医护人员的手及床单位、空气,以减少交叉感染,尤其是传染性疾病 ?? 操作简单、方便、省时、及时满足患者需求,使用密闭式吸痰管可在24小事内连续反复多次使用,每次不需要更换吸痰管,一个人即可完成吸痰过程,减轻护理人员劳动强度,同时也降低呼吸机相关肺炎的发生率,减少病人住院天数 * 张晓华 2015.3.18 吸痰的相关知识 学习内容 吸痰的目的、时机、方法及操作流程 吸痰的注意事项 吸痰的操作并发症 吸痰法 是一项重要的急救护理技术,是经口、鼻腔、人工气道将呼吸道的分泌物吸出,以保证呼吸道通畅,预防吸入性肺炎、肺不张、窒息等并发症的一种方法。 临床主要用于年老体弱、危重、昏迷、麻醉未清醒前等各种原因引起的

文档评论(0)

337771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